学术投稿

10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外科治疗

刘华彦;李龙;唐运鹏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 动力髋螺钉固定, 髓内针固定, 中空拉力钉固定
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人群常见的外伤性损伤之一,据文献报告,美国每年有30万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其中90%为65岁以上年龄的粗隆间骨折[1].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肠钡餐造影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小肠运动功能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IBS进行小肠钡餐造影,观察其小肠运动功能,并与15例正常组对照.结果 小肠运动力≤2 h 36例(78.2%),2~6 h 9例(19.6%),>6 h 1例(2.2%);张力增高、黏膜皱襞收缩为主21例(45.7%),张力减低、黏膜皱襞舒张为主2例(4.3%),两者相间14例(30.4%);分泌增多27例(58.7%),小肠积气3例(6.5%).结论 IBS的小肠钡餐造影有功能性X线改变,这对临床诊断有帮助.

    作者:游剑雄;韦雄;黄训;谢群仙;李冲;许家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50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院前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急性缺氧性脑病及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损害,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如不及时救治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阮海林;黄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公共卫生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科技档案是科技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完整地保存和管理科技档案,是科研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信息和宝贵财富,也是评价公共卫生体系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作者:杨桂湘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23例诊断分析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症候群,常因产后大出血引起.因临床表现为多种靶腺激素的缺乏,症状复杂,易被漏诊误诊,重者可发生垂体危象,危及生命.我院1998年5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23例,报告如下.

    作者:陆新虹;温玉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Gamma钉内固定治疗涉及股骨粗隆部的股骨多段骨折15例

    股骨多段骨折是一种较严重的创伤,对于同时累及股骨颈或股骨粗隆合并股骨干的骨折,难以用一般髓内钉、DHS钉等内固定治疗.我院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应用Gamma钉治疗涉及股骨粗隆部的股骨多段骨折1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永壮;韩春;吴坤芳;覃文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30例的体会

    股骨髁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腓肠肌起点以上2~4 cm范围内的骨折,多是由高能量损伤造成的严重骨折,常波及膝关节,治疗难度大, 如处理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肢功能.我院2002~2006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德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腓骨移植治疗8例下肢长段骨缺损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下肢长管骨大段骨缺损,采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进行修复疗效显著[1,2].我院1986年12月至2003年7月采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长段骨缺损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路灯;董桂甫;兰天露;李云峰;陆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型副伤寒45例临床分析

    2006年11月富川县某镇中学发生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截止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4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13~16岁,平均14.6岁.

    作者:周炳科;韦玉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两种服药方法抗早孕效果比较

    我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比较两种口服方法两种方法的安全性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传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谈临床护理教学中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需求的变化,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已由单纯的功能制护理转为整体护理模式,新的形势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综合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这些变化,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使她们毕业后尽快进入护士角色,能够独立在护理岗位上为患者提供一系列良好的整体护理服务,是摆在临床护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黄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室内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

    少突胶质细胞瘤起源于少突胶质细胞,好发于脑实质,位置表浅,以团块状钙化为特征,成年人多见.发生于脑室内比较罕见,我院曾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宾精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10例报告

    目的 总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的成功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0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成功经验.结果 10例肝移植术手术均成功,平均无肝期39.7 min.胆道并发症其成功1例,腹腔出血3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术后全部恢复A级肝功,存活均超过1年.结论 肝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可缩短无肝期,预防流出道梗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朱慧如;陈景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广西中医学校2005级和2006级新生体检视力比较

    目的 了解新生的视力状况,对学生视力不良提出科学、可行的指导性建议.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的常规方法对新生进行视力测定. 结果城乡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的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P<0.05),2006级的视力不良率高于2005级(P<0.05).结论 学校应针对引发近视的原因,改善学习环境,预防和控制视力不良.

    作者:江育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重症中暑20例的救治体会

    2006年7~8月重庆市遭遇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持久高热酷暑,室外温度均在35℃以上,高时达42℃,导致中暑患者骤增,2个月内我院共收重症中暑2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成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成人法洛四联症27例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提高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治疗成功率.方法 对27例成人法洛四联症施行根治手术.27例患者均行跨肺动脉瓣环切开右室流出道至左肺动脉开口,切除右室流出道的隔壁束.8例使用涤伦片扩宽右室流出道.19例使用心包片(戊二醇固定).室间隔缺损经右房或右室流出道或两者混合方式修补,11例使用涤伦片修补,另16例使用心包片(戊二醇固定).结果 手术死亡1例,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7.48%.二次开胸止血2例,残余分流5例,1例2年后行残余分流修补,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1例(压差<30 mmHg).结论 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畸形纠正满意,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邓盛;刘邕波;彭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危重患者手术后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46例的体会

    重症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后死亡的病例约50%与呼吸功能衰竭有关[1].随着对呼吸生理认识的提高,机械通气机理和技术的进展,临床呼吸治疗效果不断提高,重症患者术后呼吸衰竭死亡率明显下降.

    作者:莫彩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假体置入即刻乳房再造的研究

    目的 研究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加术后假体置入即刻乳房再造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可行性和推广这种术式的可能性.方法 对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或者低度恶性肿瘤的病人,实施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手术.术前检查明确有无手术指征,常规实施保留胸大肌和胸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术,按自愿选择的原则采用即刻乳房再造手术.根据术后病理情况及其他预后指标决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评价即刻乳房再造手术的美容效果.结果 共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假体置入即刻乳房再造手术15例,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手术病人的2.2%.肿瘤直径1.5~11.0 cm,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11例,黏液腺癌1例,叶状囊肉瘤3例.全部病例随访未发现复发和转移,1例术后出现轻度假体移位,1例放疗后出现假体轻度萎缩,美容效果不理想.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加术后假体置入即刻乳房再造手术美容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傅建民;刘立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AO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32例急性锁骨远端骨折(Neer Ⅱ)的患者.结果 32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AO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莫宗永;庞宏谋;梁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胆道结石再手术18例治疗分析

    我院1998年1月至今共收治胆道结石再手术病人18例,现就胆道结石再手术的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中,男7例,女11例;年龄31~76岁,平均41.7岁;本次手术与前次手术间隔为6~22年,平均7.6年.

    作者:杨向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在原有糖尿病基础上合并妊娠者,或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者,或妊娠期出现糖尿病者,均属高危妊娠,其发生率为1%~6.6% [1].

    作者:兰惠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