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两种服药方法抗早孕效果比较

邓传芳

关键词:早孕,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摘要:我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比较两种口服方法两种方法的安全性效果,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0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PAE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300株PAE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来所监测的8种抗菌药物对PAE的敏感性保持稳定状态,敏感性>70%,其中敏感性>90%有亚胺培南、哌啦西林、阿米卡星. 结论应注意加强对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头孢他啶、哌啦西林、阿米卡星对PAE敏感性高,应作为治疗该菌感染的首选药;亚胺培南应限制性使用,以减缓PAE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李静;零培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37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ICM心力衰竭患者,37例服用曲美他嗪片20 mg,3次/d;常规治疗组37例.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其测量治疗前后EDD、EDV、ESD、ESV、FS、SV、LVEF,并观测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 评价心脏收缩功能及运动耐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入选时两组资料有可比性.用药3个月后,曲美他嗪组的ESD、ESV、FS、SV、LVEF及6min步行距离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常规治疗组除去失访1例,因心力衰竭的加重再住院13例(占35.1%).曲美他嗪组因心力衰竭的加重再住院4例(占10.8%).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再住院率,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杨顺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联合小剂量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小剂量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常规平喘治疗及吸入布地奈德1 200 μg/d;治疗组42例常规平喘治疗及吸入布地奈德600 μg/d、孟鲁司特10 mg/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哮喘控制率66%,对照组哮喘控制率62%,两组哮喘症状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可减少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用量.

    作者:王海燕;张继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型副伤寒45例临床分析

    2006年11月富川县某镇中学发生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截止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4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13~16岁,平均14.6岁.

    作者:周炳科;韦玉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02例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用常规方法对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培养获得的102株呼吸道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G+菌36株(占35.3%),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表皮葡萄球菌(13株)和溶血葡萄球菌(5株)为主;G-菌59株(占57.8%),其中以大肠埃希氏菌(27株)、肺炎克雷伯氏菌(21株)和鲍曼不动杆菌(7株)为主;真菌7株(占6.9%).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3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占40.7%,产ESBLs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占42.9%.结论 及时检测病原菌,并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和ESBLs菌株进行监测,有利于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缩短病程.

    作者:曾令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对住院时间≥24 h的27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7.0%,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19.7%,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呼吸道感染多,占50.0% ;其次口腔感染,占40.9%.病原主要为真菌.意识障碍重、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长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我们应积极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丽萍;吴伟;洪冬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艾滋病定点医院健康教育与干预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定点医院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方法 对AIDS住院病人1 092例次、咨询门诊病人185例次,采取不同的方法及教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使住院病人能够在适当时候进行抗病毒治疗,门诊病人能够定期复查并坚持抗病毒治疗,药物依从性达95%,使AIDS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生命得到了延长.结论 医院是指导患者建立积极健康习惯的好场所,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AIDS重要的策略之一.

    作者:唐勤;苏春雄;杜丽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52例老年腹痛原因待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腹痛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152例老年腹痛原因待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2例都能确诊.他们存在的共同特点是与主要疾病有关的症状体征不典型,既往史复杂,并存疾病多,导致伴随症状多.结论 老年腹痛的病因很复杂,但只要我们熟悉各种可引起腹痛的疾病,同时做到耐心询问,细心体查,配合适当辅助检查就能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郑晓人;毛应然;吴妙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10例报告

    目的 总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的成功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0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成功经验.结果 10例肝移植术手术均成功,平均无肝期39.7 min.胆道并发症其成功1例,腹腔出血3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术后全部恢复A级肝功,存活均超过1年.结论 肝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可缩短无肝期,预防流出道梗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朱慧如;陈景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在30例早期痛风性肾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技术(血透)治疗早期痛风肾病伴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30例早期痛风肾病伴尿路结石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治疗后尿酸水平下降,肾功能有不程度改善, 28例有结石排出,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血透治疗早期痛风肾病伴尿路结石溶石疗效安全、有效,并可改善肾功能.

    作者:王洁;黄勇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常见并发症的探讨

    带锁髓内钉以其防旋、固定稳固、可早期活动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如应用不当亦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作者:程世茂;谢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的疗效观察

    我院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循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皮瓣移植在18例指背软组织缺损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指背软组织缺损性断指因合并有皮肤和小静脉的缺损,过去常采用缩短指骨的方法进行再植,术后功能及外形均不满意.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多种皮瓣已被应用来解决这难题.

    作者:胡进;赵劲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态血氧饱和度和睡眠结构改变的研究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睡眠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COPD的吸氧或无创通气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中、重度COPD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各30例,检测其血氧饱和度及睡眠结构.结果 COPD患者夜间血氧饱和度较白天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COPD及OSAS患者Ⅲ+Ⅳ期睡眠减少,快动眼睡眠期减少,觉醒次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COPD患者血氧饱和度处于持续低水平状态,夜间睡眠结构改变与OSAS患者相似,COPD患者应持续的低流量吸氧或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

    作者:刘剑梅;苏红;龙淑珍;黎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手术患儿亲属术前焦虑程度的影响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对接受手术的患儿亲属焦虑程度的影响,为心理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手术患儿亲属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心理干预组由护士在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测定两组亲属术前和术晨循环系统的变化,应用Zung氏焦虑状态自测量表(SAS)测定焦虑值.结果 术前1 d未进行心理干预前两组亲属的循环系统和焦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晨干预组的焦虑程度、循环系统方面的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患儿亲属的焦虑心理.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还应重视对接受手术的患儿亲属的心理干预,为家长提供人性化服务.

    作者:温秀芬;陈云超;高虹;张晖;张雪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1例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3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ens分型;Ⅰ型7例,Ⅱ型13例,Ⅲ型7例,Ⅳ型4例.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3~19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优27例,良4例.结论 单侧外固定支架操作简单,能有效地达到早期活动和避免长期卧床的目的,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颜五星;林春豪;陈庆;黄伟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思密达、抗病毒口服液、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小儿腹泻60例

    我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联合思密达、抗病毒口服液、山莨菪碱治疗小儿腹泻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卫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少见的骨折,严重移位发生率和粉碎程度高,治疗不当将影响肘关节功能.根据AO理论,关节的良好重建和牢固固定,以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得到良好结果的保证[1].

    作者:黄华;张增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南宁市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调查

    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要求,婴幼儿家长的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要求达到85%以上,为了解我市婴幼儿家长对科学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我们于2006年5月26日至6月1日在市区15家地段医院儿保门诊对3岁以下儿童家长进行了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武;刘伟;何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明原因晕厥50例直立倾斜试验分析

    目的 评价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和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NHUT)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50例不明原因晕厥的病人和5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BHUT和NHUT,观察血压、心率变化及晕厥发作等状况.结果 晕厥组BHUT阳性率为14.0%,NHUT阳性率为46.0%,总阳性率60.0%;健康组总阳性率4.0%.两组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立倾斜试验(HUT)后晕厥组阳性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百分比分别为(45.9±8.6)%、(35.7±8.7)%、(37.1±8.1)%,均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 VVS可能是自主神经调节障碍的结果,HUT对VVS有较高的诊断价值,NHUT能显著提高HUT的阳性率.

    作者:黄显南;陆克兴;黄照河;刘忠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