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腰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吴继华

关键词:硬-腰联合麻醉, 骨科手术, 下肢, 老年人
摘要:我院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对40例老年下肢手术病人采用硬-腰联合麻醉(CSEA),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50人妇产科护士和50人内科护士进行测评.结果 妇产科护士SCL-90各因子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内科护士和中国常模,其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科护士除了抑郁、焦虑两个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以外(P<0.05),其余SCL-90因子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问题既比内科护士严重,又比一般人群更加突出;内科护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针对妇产科护士的职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消除职业环境的不良影响.

    作者:杜飞燕;罗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9例的诊治体会

    我院1997~2004年收治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患者9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9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2~62岁,平均32.9岁.

    作者:司益武;李红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肝移植术后嗜血细胞综合征的初步观察

    目的 观察肝移植术后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结果.方法 对4例肝移植术后HPS的临床表现如发热、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如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高三酰甘油血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铁蛋白异常、骨髓检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57、24 d死亡,死亡原因为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经对症治疗后恢复健康.结论 肝移植术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要警惕HPS的发生,应及时检查骨髓及做相应的检查.

    作者:金哈斯;母立新;司今;梁雪飞;高静;李昕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附23例分析)

    髋臼骨折属关节内骨折,移位大,治疗较为困难.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2月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2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彦;尹东;梁斌;韦敏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少见的骨折,严重移位发生率和粉碎程度高,治疗不当将影响肘关节功能.根据AO理论,关节的良好重建和牢固固定,以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得到良好结果的保证[1].

    作者:黄华;张增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30%~70%,常发生于蛛网膜下腔积血较厚的区域,可表现为局限性、节段性或弥漫性痉挛,损害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其中有20%~30%可造成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DIND)和脑梗死,又称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是病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

    作者:庞刚;肖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9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

    本院1992年5月至2006年11月对9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变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思光;韦涌初;曾建业;阳世雄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0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外科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人群常见的外伤性损伤之一,据文献报告,美国每年有30万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其中90%为65岁以上年龄的粗隆间骨折[1].

    作者:刘华彦;李龙;唐运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腓骨移植治疗8例下肢长段骨缺损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下肢长管骨大段骨缺损,采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进行修复疗效显著[1,2].我院1986年12月至2003年7月采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长段骨缺损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路灯;董桂甫;兰天露;李云峰;陆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02例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用常规方法对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培养获得的102株呼吸道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G+菌36株(占35.3%),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表皮葡萄球菌(13株)和溶血葡萄球菌(5株)为主;G-菌59株(占57.8%),其中以大肠埃希氏菌(27株)、肺炎克雷伯氏菌(21株)和鲍曼不动杆菌(7株)为主;真菌7株(占6.9%).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3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占40.7%,产ESBLs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占42.9%.结论 及时检测病原菌,并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和ESBLs菌株进行监测,有利于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缩短病程.

    作者:曾令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73在卵巢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

    p53是至今为止分子生物领域研究为深入的经典抑癌基因之一,由于p53基因丢失、突变等原因导致其功能缺失是诱导卵巢癌耐药发生的重要机制.

    作者:刘媛媛;李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负荷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氯吡格雷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尿激酶静脉溶栓,氯吡格雷组尿激酶静脉容栓前口服300 mg氯吡格雷.观察溶栓后2 h内及溶栓后2周两组冠脉再通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溶栓后2 h内,两组冠脉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溶栓后2周,氯吡格雷组冠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2周内,两组不良事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尿激酶静脉容栓前口服300 mg氯吡格雷能显著提高溶栓后2周冠脉再通率,但不能提高溶栓后2 h内冠脉再通率;氯吡格雷不增加不良事件.

    作者:陈聿峰;梁志山;谭小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有限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中下1/3骨折32例疗效分析

    我科1998年4月至2005年4月,以有限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疗32例股骨中下1/3骨折患儿,取得优良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黄普高;黄朝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普外科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普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评价其合理性;提出合理使用、优化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案,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应用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对普外科出院病历286份填表登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存在选药品种过多、用药时机不当、持续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治疗用药存在药品的选择、联合用不恰当,使用方法不当等问题;另外,配合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也应重视相关药物的使用.结论 普外科使用抗菌药物尚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并重视优化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艳宁;高桂娥;朱尚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1例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3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ens分型;Ⅰ型7例,Ⅱ型13例,Ⅲ型7例,Ⅳ型4例.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3~19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优27例,良4例.结论 单侧外固定支架操作简单,能有效地达到早期活动和避免长期卧床的目的,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颜五星;林春豪;陈庆;黄伟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治疗半月板损伤32例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特殊结构,损伤后可致膝关节疼痛、交锁、打软腿等影响关节功能.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已成为一种标准手术,但由于传统的膝关节镜手术器械是以切割、刨削、打磨为主,在操作中可造成关节内结构的损伤,不能止血,半月板成形不整齐,处理不彻底.

    作者:范宁;黄德征;金先跃;罗一军;陈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的疗效观察

    我院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循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邻面龋充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重新充填的疗效观察

    龋病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在恒牙列中,下颌第一磨牙患龋的频率高,其次为下颌第二磨牙.其中邻面龋发生率高,因其发生隐蔽而不易被发现,常易导致牙髓的感染,而且充填技术要求高易导致充填失败,为临床疑难病之一.

    作者:陈燕;王少英;黄群珍;方萍;唐继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78例老年患者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观察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有临床应用报告[1].它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将该麻醉方法应用于78例老年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病人麻醉的并发症与防治

    目的 探讨老年人手术麻醉的并发症与防治.方法 分析4 025例老年人手术麻醉及术前合并疾病对循环呼吸功能和中枢神经等系统影响.结果 老年人术前合并疾病率较高,手术麻醉中易出现血压、心率下降,术后苏醒延迟和精神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 老年人手术麻醉风险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

    作者:黄燕娟;冉雪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