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活血利水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观察

佟蔷;王文君;王志华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气虚血瘀型, 益气活血利水通络法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联合利水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予中药汤剂内服联合膏贴外敷,对照组予综合消肿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气虚血瘀型具有较好疗效.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40例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结果:舒张压、收缩压、眩晕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效果较好.

    作者:秦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铺灸八髎穴区治疗风湿痹阻型足跟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铺灸八髎穴区治疗足跟痛的效果.方法: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治疗组用铺灸八髎穴区治疗,对照组给予抗骨增生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15%,对照组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灸八髎穴区治疗治疗风湿痹阻型足跟痛疗效显著.

    作者:李梅;秦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64例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88%、对照组81.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作者:耿洪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总结

    近几年,糖尿病肾病越来越常见,逐渐损害肾功能,甚至发生肾衰竭,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为尽量避免发展成肾衰竭,笔者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96例,均为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44~76岁、平均(59.7±6.4)岁,糖尿病病程9~18年、平均(12.21±4.2)年,糖尿病肾病病程3~8年、平均(5.8±1.8)年.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60.1±6.0)岁,糖尿病病程8~17年、平均(11.91±3.2)年,糖尿病肾病病程4~8年、平均(6.1±2.0)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颜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足胻消肿汤加味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体会

    导师李引刚主任医师认为膝关节慢性滑膜炎临床证型无非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多因寒湿侵袭,阻滞筋络而成,寒湿侵袭膝关节,水湿停聚,筋脉不通,则出现关节肿胀、疼痛.临床表现除肿胀、疼痛之外,寒湿侵袭者还表现为膝关节局部怕冷甚至冰渗感,治常采用散寒除湿、行气利水通络之法.脾肾阳虚者多表现为局部无发热、发凉,患者无明显寒热倾向,故治疗常以补益脾肾、行气散瘀、利水消肿.足胻消肿汤系焦树德教授经验方[1],本方据《证治准绳》鸡鸣散加减而成.方中以槟榔辛温降气,破滞行水为主药;辅以茯苓、紫苏散寒行气,辟秽祛湿;佐以生薏苡仁、木瓜理脾行湿,舒筋活络,苍术、黄柏、防已益肾祛水,吴茱萸温肝肾、燥湿浊,桔梗宣肺气而利水;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为使药.全方共奏降气行水、祛湿消肿、舒筋活络,散寒温经之功效.李引刚将原方稍作变动用以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吴凯;李引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结局[1],早期合理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2].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3].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心衰”病名首见于《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文中描述的“心衰”表现与现代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联系.《内经》“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是以身重少气也”,是对心衰症状的初的表述.《景岳全书·喘促》所指:“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等均是对心衰呼吸困难、乏力、体液潴留等临床表现的形象描述.中医认为心衰病的发生多因外感、劳累、情志因素诱发,久之影响及心,心气衰弱,气不行血,瘀水互结,心阴心阳不足,气血衰败,发为心衰.心衰久之则内生瘀滞,累及肺、脾、肾,使水液输布运化发生障碍[4-5].《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4》中提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心衰的基本证候[6].因此,补虚泻实、标本兼顾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根本大法,被多数医家所认可[7].

    作者:巩倩惠;石立鹏;祁鹏;刘明怀;李新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感染后咳嗽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宣肺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97.83%、对照组8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而观察症状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感染疗效显著,且起效迅速.

    作者:黄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道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34例,两组均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结果:腹腔镜组住院费用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切口小于开腹组(P<0.05),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腹腔镜组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疗效好.

    作者:陈江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口服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组加用健脾清胃汤加减治疗.结果:愈显率观察组75.0%、对照组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转阴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较好,能有效清除Hp.

    作者:何炜;王素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夏氏升白方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夏氏升白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夏氏升白方治疗,对照组用利可君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客观疗效及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夏氏升白方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静;张雪;张飞;夏中和;周锡国;李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刺配合心理调护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心理调护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针刺配合心理调护,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量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心理调护治疗中风后失眠效果较好.

    作者:宋剑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健脾化湿汤口服配合灌肠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汤口服配合灌肠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型的疗效.方法: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及地塞米松和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组口服健脾化湿汤及灌肠方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0%、对照组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CRP,ESR,血清NO,BPC,D-二聚体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组CR.P、ESR、BPC、D-二聚体、血清NO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1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健脾化湿汤方口服配合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型疗效较好.

    作者:韩维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积雪苷片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积雪苷片内服联合热敷药外敷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的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都给予服用积雪苷片口服,对照组用肝素钠软膏涂抹,观察组用中药外敷.结果:皮肤硬度、关节疼痛以及关节功能积分改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愈显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雪苷片内服,联合热敷药外敷治疗局限性硬皮病效果显著,可改善皮肤硬度和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廖金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及中医辅助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心脏多种疾病所致的心肌损伤,导致心功能与结构发生改变,后引起心肌的舒缩功能障碍.对于CHF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改善心室重构等.中医治疗CHF,在调畅情志、预防反复、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较好[1].CHF属中医“心衰病”范畴.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心脏门》首次提出“心衰”这一病名,在其他古籍中也有对其症状体征的记载.如肩息、气喘、不能平卧,与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所言“上气”大致相同.《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这与治疗CHF用利尿剂不谋而合.《素问·逆调论》中提到“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这一症侯与左心衰肺瘀血所引起的端坐呼吸大致相同.

    作者:董肖;凌洁;刘斌;盛儒丹;黄璐梅;杨德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结直肠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直肠或结肠的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发病年龄主要为17~40岁[1].发病与免疫系统紊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微生物感染因素相关.现将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西洋;梅浙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药浸泡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浸泡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中药浸泡,对照组用常规换药.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治疗组63%、对照组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浸泡治疗糠尿病足能更好的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疗程,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郑红波;刘毅斌;周伟;李永文;刘强;冯穗;龙智铨;谢珍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汤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62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方法:62例内服益气活血汤,15天为一疗程.结果:治愈37例(59.68%),好转21例(33.87%),未愈4例(6.45%),总有效率93.55%.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效果显著.

    作者:黄清旭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6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参照组实施单纯电针治疗,观察组实施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治疗成效总有效率.结果:膝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显著缓解疼痛,加强膝关节功能.

    作者:刘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肾性高血压伴蛋白尿对血PRA、Ang Ⅱ和ALD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肾性高血压伴蛋白尿的效果及对血清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醛固酮(ALD)水平的影响.方法: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加用百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PRA、AngⅡ、AL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PRA、AngⅡ、AL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可有效降低肾性高血压伴蛋白尿相关危险因子水平,减轻肾脏损伤,有利于病情转归.

    作者:赵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胃苏颗粒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用胃苏颗粒治疗,对照组用多潘立酮片治疗.结果:腹痛、腹胀、反酸、嗳气以及上腹不适等症状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苏颗粒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

    作者:许秋霞;张璋;黄学勤;张瑞辉;曹火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