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爱芬
黄花蒿(蒿属植物)原产于亚洲,现已在全世界许多地区种植,包括欧洲和美国.黄花蒿植株高达3.5尺.其初的医学应用记载是在公元前340年的中国急诊处方手册.民间传统用它治疗发烧.青蒿素,是一种带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烯内酯,1996年被命名,并由于其抗疟作用而一直被研究.
作者:施力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畸形疾病.据新的调查统计,存活新生儿中先心病发病率为0.07%~1.17%,且世界各国报道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作者:曾小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罗汉果组培苗生根所需的佳条件.方法在1/2 MS的培养基中分别附加植物激素IAA、IBA、NAA0.1 mg/L后,接入罗汉果无根小苗,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结果以附加NAA效果好,诱导率高,达到90%.培养温度对诱导生根和根伸长有影响,低温(16℃~22℃)有利于诱导发根,高温(30℃)于利于根伸长;在日夜变温(16℃~30℃)的培养条件下,罗汉果组培苗发根多,根较长,生长粗壮.结论在本试验中罗汉果组培苗以1/2 MS附加NAA0.1 mg·L-1,日夜变温(16℃~30℃)培养的的条件下生根好,诱导率高,根多、长,生长粗壮.
作者:蒙爱东;白隆华;蒲瑞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其核心思想是对患者诊疗做出决策时要使用新、佳证据.通过系统研究,将个人的经验与佳证据相结合,对患者诊疗作出决策时要诚实、尽责、明确、明智、果断的利用当前佳证据.针对儿科医生在诊疗小儿哮喘时关心的问题,基于随机对照研究(RCT)的系统评价或荟萃分析,我们将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讨论,作为指导小儿哮喘治疗的参考.
作者:朱曦怡;谢庆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五指毛桃是地道的民族用药,广西、广东、云南等多个民族有药用记载,主产广西、广东等地.为保证五指毛桃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正品、优质药材的种植已成为趋势.现对五指毛桃的品种考证、生物学特性、化学研究、栽培技术、产品开发等进行综述,以为其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董青松;欧彪;陈乾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重症监护中心(ICU)成立于2003年5月,病区环境宽敞,各种配置先进.通过对ICU采用洗必泰喷雾法消毒与层流净化装置空气消毒两种消毒方法,进行空气净化灭菌效果比较.
作者:龙懿;黎晓霜;黄善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前言药用植物资源指在一切能够提供物质原料以满足人类治疗疾病所需的并被认识和利用的植物资源的总称.药用植物资源从广义上说,可以包括农林栽培和野生可利用的植物在内,但通常所指的是野生原料植物.
作者:缪剑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宫颈癌已成为危害我国妇女健康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成为我国医务工作者保护妇女健康的主要任务之一.回顾我院8 053例宫颈刮片,以了解我区妇女的健康现状,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录找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作者:刘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防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延期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剖宫产术1 060例产妇采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等早期干预措施;随机选择同期行剖宫产的1 060例产妇,以常规方法作对照.对切口已发生感染或脂肪液化的142例产妇,随机选71例根据药敏结果使用二至三联抗菌素,加强营养等措施;另71例常规处理作对照.结果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处理的剖宫产患者的腹壁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延期愈合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已发生腹壁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的产妇采取干预措施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治疗、严格无菌操作等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延期愈合,对腹壁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早发现以及正确的治疗能促进切口愈合.
作者:黄金霞;杜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至今不明,发病机制不清,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确定.我科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突发性耳聋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海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全球结核发病率近期呈明显回升趋势,其中包括好发于手腕部的腱鞘结核.腱鞘结核缺乏早期特异性诊断依据,如处理不当,易造成病程迁延及功能障碍.自2000年2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腱鞘结核患者15例,采用手术结合系统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强初;林树体;黄家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3例小腿下段胫前、内外踝处创伤致软组织缺损,骨、钢板外露、烧伤后的疤痕、溃疡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大9 cm×13 cm,小3.5 cm×4.5 cm.结果23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为一可靠的皮瓣,该皮瓣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覆盖范围广,可有效地修复小腿下1/3、踝关节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方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进行产前超声检查2万余例,共检出各种胎儿畸形与异常27例,其中肾脏疾病9例,占所有畸形的33.33%,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坚;潘永寿;王高兴;秦蕾;熊思;赵孟林;袁榕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57年在研究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的作用时发现,在动物体内注射GH后产生了一种血源性的物质,此物质介导了GH的促生长作用,遂提出了生长介素学说.
作者:潘革;韦香妮;罗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一点红进行组织培养研究,探讨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一点红种苗的方法.方法以一点红带有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用MS+BA1.5 mg/L+NAA0.1mg/L培养基.结果经30 d诱导培养,可得丛生芽4~5个;小芽苗转入1/2MS+NAA1mg/L培养基上诱导生根,20 d后可长成具有3~4条根系的再生植株.结论此途径为人工栽培一点红提供优质种苗.
作者:刘园;吴庆华;覃文流;凌征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笔者对我院2000~2004年68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浩强;黄云旗;徐志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蔓性千斤拔种子试管萌发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不同的消毒处理方法、培养温度、发芽床和灭菌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培养.结果在30℃和20℃两个温度条件下,以30℃培养为好;种子经0.1%HgCl2表面消毒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出现吸胀速度减慢、露白时间推迟、发芽所需天数延长、发芽高峰拖后的现象;二次消毒法比一次消毒法灭菌效果好,污染率仅为2.0%,但种子发芽率只有一次消毒法(45.9%)的近一半,为22.4%;水和滤纸做成纸桥为发芽床种子发芽率达68.3%;1/2 MS+BA 1.0+NAA0.1+3%蔗糖的培养基上种子发芽率仅为45.0%.结论种子萌发可不需外界提供营养成分;30℃培养种子萌发率高;0.1%HgCl2灭菌剂消毒种子和二次消毒法使种子萌发率下降,消毒剂对种子的毒害作用有待进一步继续研究.
作者:蒙爱东;董青松;闫志刚;柯芳;马小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一种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于1982年由Tatemoto[1]等首次在猪脑中发现并分离提纯,由于它以脯氨酸残基作为氨基端,以酪氨酰胺作为羧基端,每个分子多肽又含有五个酪氨酸残基,所以,将其命名为NPY.
作者:赵艳琼;马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的梅毒,通常约在怀孕4个月经胎盘传染,胎儿可死亡或流产.早期先天性梅毒,在出生后不久即发病者多为早产儿,营养不良,生活力低下,可引起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的损害,造成功能障碍或死亡.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注意保暖,合理喂养等可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我科共收治新生儿先天性梅毒12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潘爱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药用植物的生产是我国中药生产中一大重要的产业,是许多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一项传统的支柱产业.它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作者:闫志刚;蒙爱东;刘园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