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张恩芳;苑瑶;封颜芬

关键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灶切除, 子宫内膜组织, 剖宫产术后, 效果满意, 术后随诊, 手术治疗, 护理体会, 发生率, 临床, 复发
摘要: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国外报道,此症于剖宫产术后的发生率为0.03%~0.45%[2].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对我院共收治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术后随诊,无一例复发,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期服用苯二氮革类药物对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苯二氮革类药物(benzodiazepine drugs,BZD)正式面市以来,因其安全、有效,迅速取代了巴比妥类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其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但易形成依赖性和戒断症状,一个长期纵向调查显示,长期应用BZD可增加认知功能减退的发生风险[1].本文对34例长期、小剂量使用BZD的患者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 MSE)[2]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程茂巧;过亚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超短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或多因性的炎症性肠病,多认为与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炎症递质生成增多、氧自由基损伤、遗传及精神因素等有关.此病病程长且易复发,因缺乏特异的治疗手段,治疗十分困难.笔者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超短波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洪英;刘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西酞普兰与万拉法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西酞普兰与万拉法新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8例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患者被随机分为西酞普兰治疗组(n=30例)与万拉法新治疗组(n=28例),西酞普兰组服用剂量20-30mg/d,万拉法新组服用剂量50~200mg/d.观察4周,分别在治疗0、2、4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总分及7个因子分,在治疗4周末评定均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3.3%(西酞普兰组)和92.9%(万拉法新组),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格局大体相似,程度轻微,患者均能较好耐受,且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得以改善.结论:西酞普兰和万拉法新抗精神分裂症抑郁作用相似,不良反应轻微,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李庆丽;刘德奇;苏大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全瓷冠桥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全瓷冠桥修复在牙列美容的应用价值.方法:随访观察和检查100件全瓷冠桥的颜色、颈部黑线、牙龈炎症、崩瓷情况.结果:全瓷冠桥颜色逼真,边缘密合,没有颈部变色和牙龈炎症,崩瓷也较少.结论:全瓷冠桥的前牙美容修复具有满意的临床应用效果,是值得推广的牙科修复材料.

    作者:吴恒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护理经验

    2005年6月~2008年2月,我科对66例变应性鼻炎进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并跟踪随访1年以上,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董彦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护理工作中的道德问题

    作为职业道德的护理道德,是整个社会职业道德的组成部分,它受着社会道德和医德规范的制约和影响.护理职业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身心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具有更高的需求和境界.

    作者:王彦芳;王保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腺肿块500例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肿块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疾病种类繁多,包括肿瘤、瘤样病变及炎症,尤以良恶性的鉴别更为重要.因此,早期发现、诊断、正确治疗乳腺肿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我院近4年来诊治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乳腺肿块的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张素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164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那些高龄或身患各种疾病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手段常较难选择.现对2003~2007年我院收治的1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永花;刘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中老年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致残率高,7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重度致残达35%以上;且病死率高,与冠心病、恶性肿瘤一起构成了我国人口的三大死因.经药物治疗后,偏瘫的康复也成为社会、家庭及患者的迫切要求.

    作者:赵迎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短波、温热磁、中频电并配以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5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超短波、温热磁并中频电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两个疗程总有效率分别为92.44%、73.45%.结论:在治疗组中用超短波、温热磁、中频电并配以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安全、副作用小、无痛苦.

    作者:张瑞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

    我科采用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u)10例20次,取得较好疗效.甲氨喋呤(MTX)是一种叶酸拮抗剂,通过抑制核酸的合成而抑制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作者:林济香;陈常录;张瑞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护理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指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硬化,造成下肢远端组织缺血表现,临床症状是跛行、静息性疼痛、溃疡,甚而坏疽致截肢术.如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足部病变的发生、发展,降低截肢率,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王光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临床分析与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护理手段.方法:对116例长期住院精神病人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情感、行为、智能障碍及躯体疾病的发生频度,随住院时间的延长及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针对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临床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康复护理措施,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建玲;古俊蕊;付文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导管持续引流并注射博来霉素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目的:观察导管持续引流并博来霉素心包腔内注射对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31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后,心包腔内注射博来霉素.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心包积液引流并发症低、引流彻底,同时腔内注射博来霉素疗效好、副作用小.结论: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并腔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作者:寇卫政;牛红蕊;王颖;路平;苗战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国外报道,此症于剖宫产术后的发生率为0.03%~0.45%[2].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对我院共收治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术后随诊,无一例复发,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恩芳;苑瑶;封颜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桉黄生肌止痒软膏治疗烫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对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分别外用高、中、低剂量桉黄生肌止痒软膏.以凡士林为阴性对照组,磺胺嘧啶银为阳性对照组.记录创面愈合时间,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愈后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高、中、低剂量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均可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创面愈合后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优于凡士林对照组,其中高、中剂量组与磺胺嘧啶银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对烫伤创面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弘扬祖国医学,发挥中医特色

    祖国医学中医已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祖国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独特朴素的理论和别具一格的治疗方式方法,多年以来,在诊断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董玉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MECT治疗抑郁性木僵一例

    1病例简介患者,男,28岁,公务员,少语、少动、情绪低落3个月,闭门不出10余天,近两天不语不动、不吃不喝、平卧床上、被动违拗、肌张力增高、表情淡漠,居家未经治疗急送人院.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发现.血常规、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诊断抑郁性木僵,行MECT治疗1次后,病人症状有缓解,治疗3次后病人能自动穿衣吃饭、入厕.治疗6次后病情明显好转,遂停MECT治疗,继续药物巩固治疗.

    作者:李金福;付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48例诱因及预后分析

    肝性脑病(HE)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发病时常有诱因.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文对我科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凡一丁;樊秀丽;周艳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93例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AMI)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党亚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