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华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防治脑梗塞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功能超声显像仪,对10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其管径、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态、数量及血流参数等。并同时观察80例同期门诊查体者的颈动脉情况,做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塞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 T )与颈总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脑梗塞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77.8%,以低回声及等回声斑块为主(74.9%),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入口处和起始处(83.6%)。108例脑梗塞患者中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19.4%,以中重度狭窄为主(占81%)。另外,脑梗塞组的颈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ICA/CCA比值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并准确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评估血管狭窄程度,不仅对已发生脑梗塞的患者提供各项有重要价值的指标,而且对无症状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检出和监测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客观依据,以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
作者:许建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美托洛尔联合坎地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高达96.7%的总有效率,而对照组有73.3%的总有效率,由此可知,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积极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坎地沙坦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世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本院术后1W表现为粘连性肠梗阻的7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加味大承气汤100ml鼻饲,100ml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对照组90%,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7d治愈24例,7-14d治愈13例,14-30d例治愈7例;对照组7d治愈12例,7-14d治愈4例,14-30d例治愈8例。治疗组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大承气汤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商俊彦;单新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讨论拇外翻的微创手术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拇外翻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结构性畸形,呈进行性加重,并经常引起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我科均采用拇外翻微创手术治疗,行第1跖趾关节囊外侧松解,第1跖骨头内侧骨赘切除,跖骨头颈斜形截骨,术后“8”字绷带包扎。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
作者:盛博;张晓磊;沈俊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本文通过回顾性调查32例慢性乙型肝炎并发甲亢病例,并对照35例慢性乙型肝炎无并发甲亢患者,比较合并症患者区别于无合并症患者的一些特点,并给出了合并症患者的护理工作。
作者:郭小林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护理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只有1例输液反应和1例摔伤,风险发生率为4%,明显好于对照组的36%,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红恩;杨丽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诊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采用拜糖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均出现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餐后两小时血糖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空腹血糖下降水平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中有10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1例腹泻和9例腹胀、排气次数增多;对照组中有8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1例腹泻和7例腹胀、排气次数增多,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药物副作用均比较低,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张益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特点,以便临床加强控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738例下呼吸道感染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分离出783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549株占70.1%,革兰阳性菌189株占24.1%,真菌45株占5.7%;检出率高的4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1.8%、肺炎克雷伯菌占16.1%、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6.1%和大肠埃希菌占12.6%;真菌多在混合感染中检出。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预防上要加强管理,规范操作,加强用药监测。
作者:韩爱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I型脑血管周围间隙C T表现与基底节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被误诊的32例I型脑血管周围间隙C T表现和临床资料。32例均行CT检查,其中18例在外院行MRI检查,21例复查三次,11例复查二次,相距检查时间均大于一年。结果:本组32例,共有病灶50个,单侧发病14例,双侧病灶18例,双侧病灶基本对称者15例,形态呈三角状、逗点状、裂隙状及类圆形状。病灶大径约0.2-1.3cm不等。结论:I型脑血管周围间隙的发生与病人的年龄没有直接关系,其表现与基底节陈旧性腔梗相似,结合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症状、通过对照多次不同时间的检查结果均能做出合理的诊断。
作者:范兵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门诊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发生率及症状消失时间等。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4%,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P<0.05),试验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结论: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要优于红霉素,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秀桩;廖嫦玉;李敏薇;姚秋燕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比观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这两种药物在治疗老年冠心病上的临床效果,从中选出效果佳的一种用于临床治疗。方法:病例选择的是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这段期间接受诊断、治疗的老年冠心病者,从中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平行分组,1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2组接受氯吡格雷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组显效2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00%,1组显效13例,有效2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00%。2组总有效率优于1组。结论:老年冠心病者采用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极大提高治疗有效率,应该大力推广。
作者:韩丽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中医接骨法在儿童前壁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前壁骨折患儿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2例)实施普通钢板固定治疗,研究组(22例)实施中医接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45% vs72.73%),且在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43.07±10.61vs92.27±12.58,7.08±1.46vs12.37±2.08),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接骨法治疗儿童前臂骨折,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促进骨折愈合与前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董胜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未婚也占有相当大一部分。灌洗可以清洁阴道,利于药物和阴道黏膜接触而促进吸收。现将26例未婚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用2%~4%碳酸氢钠液阴道灌后,达克宁栓1枚放入阴道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秦莉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心脏科室,承担着医院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和发放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否密切相关。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持续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地防范风险的发生,确保各类物品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作者:范轶钊;杨秀珍;于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究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分娩时间讲的患者分为剖宫产组与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组。再综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剖宫产组与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出院时间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适的晚期妊娠患者行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手术,可增强手术安全性,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总结2008年7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6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临床经验。结果:出院时按GCS评价:死亡7例,中残6例,生活基本能自理3例。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发生原因及时手术、术后正确地治疗,可有效地减少和减轻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强;王晓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1病例摘要患者27岁,因“1、G2P2孕30周死胎顺产后;2、宫腔感染”于2013年1月31日19:20入院。产妇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2年7月5日,预产期:2013年4月12日。孕期在外院产检2次,我院2次,无异常发现。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到我院妇科就诊,以“先兆流产收住”,住院治疗一周后出院。出院后患者到曲靖市妇幼医院就诊,再次以“保胎”治疗一周,治愈出院。自感无胎动一周。1月30日17:00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阵痛,未诊治。今日05:00自感阴道流水,量少,色清,未引起重视。入院前10分钟自娩一死女婴。入院查:体温36.4。C ,脉搏13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90/60mmHg ,神志清楚,皮肤黏膜苍白,无瘀点,心肺(-),腹软,宫底平脐,阴道活动性流血,色暗红,胎盘、胎膜自娩,胎盘可见五分之一早剥面,胎盘与胎膜分离,胎膜增厚明显,宫腔热,宫缩差。立即给吸氧,开通静脉,静脉穿刺困难,多次失败,请麻醉科值班医师行深静脉穿刺成功,快速补液抗休克。按摩子宫,肌注缩宫素针20u ,静滴20u ,益母草针2毫升宫颈注射,卡前列甲酯栓2枚直肠给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肌注,宫缩仍差。持续按摩子宫,再次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 ,至20:50宫缩稍好转,估计失血约2400毫升,急诊输红细胞800毫升,血浆600毫升,冷沉淀2.25u(我院库存,已联系中心血站),留置尿管无小便。急诊血细胞示:白细胞14.3x109/L ,中性细胞比率91.3%,红细胞3.24x1012/L ,血红蛋白99g/L ,血小板139x109/L ,凝血分析:PT不凝。至2月1日03:00患者情况好转,体温36.8。C ,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72mmHg ,血氧饱和度98%(吸氧下),心肺(-),腹软,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少,尿管畅,色清,量约500毫升,共失血约2800毫升,输液3500毫升,冷沉淀12.25u。继续吸氧、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2月1日11:00病情平稳,改特级护理为I级,进半流质饮食。复查血细胞分析、凝血分析、肝肾功及电解质,指导治疗。2月2日产后第二天,生命征平稳,血氧饱和度98%(持续鼻导管给氧下),不能脱氧,贫血貌明显,血红蛋白58g/L ,总蛋白46.7g/L ,白蛋白27g/L ,肝肾功、电解质无异常。继续防感染、缩宫治疗,再次输红细胞900毫升,血浆600毫升。2月3日08:30产后第三天,血氧饱和度98%(持续鼻导管给氧下),脱氧后75%,贫血貌不明显(血红蛋白92g/L ),双下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啰音,心率80次/分,未闻及杂音。腹胀,肠鸣音4次/分,宫缩好,阴道流血少,小便自解。患者不能脱氧,考虑:肺不张可能,腹胀原因待查。胸、腹片示:1、两下肺炎症并右侧少量胸腔积液;2、腹腔内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1、右肺上、中叶及左肺炎性病变;双侧胸腔积液;2、右肺下叶及左肺下叶后段肺不张。因我院条件有限,当日转上级医院治疗。1、G2P2孕30周死胎顺产后;2、宫腔感染;3、产后出血;4、肺炎肺不张双侧胸腔积液;5、肺梗塞?
作者:顾会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通过对艾滋病病人依从性现状的了解,分析影响艾滋病病人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支持、药物不良反应等,并进一步提出提高艾滋病病人依从性的对策,加大健康教育力度、给予正确的用药指导、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作者:蒙琪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分层级强化培训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14人、同期住院病员1625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15人、同期住院病员198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均于住院期间采集病人满意率、护理差错事件率、护理人员理论考核合格率、技术操作合格率,对护理人员分层级强化培训的效果予以测评。结果:观察组病员对护理技术满意率提高3.5%,护理差错事件明显降低,护理理论合格率提高4.4%、业务技术操作合格率提高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分层级强化培训能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吴红英;朱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医院的管理不同一般制造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管理,它的管理处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之下,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也要不断扩展范围,实现全面、科学管理。在大力提高医疗工作者医疗水平、扩大医院规模、更新医疗设备的同时,要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使得医院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每一个职工都对档案管理工作有明确的认识,将档案管理工作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医院也要适时地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的档案管理体系,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和医疗业务工作的同步化。
作者:彭冬云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