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兴;武淑芬
随着医疗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沟通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沟通也称为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包括意见、观点、情感、思考的交换过程,以此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李艳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精神问题自评问卷(SR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以及自拟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71例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并发焦虑等心理障碍进行调查、评定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为70.42%,心理障碍发生率为81.69%.相关因素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与认知偏差、残疾程度、神经质等因素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康复医学科患者中心理障碍,尤其焦虑症状发生率较高.焦虑障碍对于康复医学科患者预后的影响值得重视.
作者:李晋文;李菊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失眠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是睡眠障碍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为持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质量的不满足.全球约有1/3的成年人曾经或正在受到失眠的折磨.
作者:林琪芬;杨秀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猝死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7例急诊猝死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针对急诊患者家属不同的心理,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帮助家属渡过难关,稳定了家属的情绪,提高了满意度.结论:护士在做猝死患者护理的同时,应认真做好死者家属的人性化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本文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冠心病34例,就其诊治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王楠 刊期: 2009年第16期
85%~90%围绝经期妇女因不能适应内分泌的变化而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即以内分泌改变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1].
作者:王秀红;李长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深化老年人卫生保障与健康促进工作,对于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玉莹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在急性期、感染期基本控制后尽早应用营养支持治疗及心理护理.结果:通过营养支持使患者各项指标短期内恢复正常,一次脱机成功率增加.结论:改善了机体的营养状况,增强了机体的免疫能力.
作者:常玉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对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业务培训.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护理技术水平.结论: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的落实,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付晓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在我国已上升到女性癌中的第2位,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随着临床诊断水平提高,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比例逐渐增加,求治愈、保功能、要美观的治疗新观点渐为人们接受.
作者:颜太琼;徐文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血液输注是治疗疾病和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如果把不合格的血液应用于临床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传染疾病,甚至造成死亡.血站使用的药品试剂质量管理是确保血液质量的基础,多年来我站在药品试剂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方法如下:
作者:荣瑾宇;耿立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吞咽功能障碍系指从口腔经咽、食管至胃之间的通路因机械性梗阻或参与吞咽的神经、肌肉功能发生障碍,致使正常的吞咽功能不能进行而言.
作者:邵旭辉;韩淑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大学生风疹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1例大学生风疹患者采取精心的临床护理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结果:患者都在短期内治愈,且无并发症,未造成更多的大学生传染.结论:精心的临床护理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极为重要.
作者:王淑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全麻围插管期包括两段时间,一是麻醉诱导开始至插入气管导管这段时间;二是全麻结束患者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至呼吸完全平稳的这段时间.
作者:李敏;于寿勋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住院及门诊患者60例,分成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怡诺思)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6周,于疗前及疗后2、4、6周末分别以HAMD、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缓释剂)抗抑郁作用快,其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副反应轻.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起效快,副反应轻.
作者:李国宁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检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含量,探讨NT-proBNP在心衰发生发展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选择68例心功能不全患者,选择心功能正常者21例做对照,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与心功能分级、不同病因、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差别有显著性(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NT-proBNP不同,随NYHA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1).NT-proBNP同LVEF呈负相关(r=-0.71,P<0.01).不同病因CHF患者NT-proBNP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对照组,随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显著升高,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与病因无明显相关.NT-proBNP对于诊断及判断心功能不全的程度有参考意义.
作者:高伟勤;王忠;王立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把确诊为高血压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随访观察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前,氯氮平在我国已成为主要的抗精神病药物之一.氯氮平的问世是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又一里程碑,对精神症状的改善超过传统抗精神疾病药物的15%~20%,其使用频率超过氯丙嗪.
作者:杜春红;王成芳;邬培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牙合)垫是治疗夜磨牙症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加压成型机和透明塑胶片的使用,使治疗方法得以改进.本文采用全牙列软(牙合)垫,对严重的夜磨牙症进行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徐文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本文对福山区1990~2007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年均发病率38.83/10万,在法定传染病中居首位,男性高于女性,农民占半数以上,青壮年高发,15岁以下发病率降低,甲肝发病率高于其他型,提示应重点加强甲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姜淑霞;臧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