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和行为干预在常规肠镜检查中的价值

汤其英

关键词:心理干预, 行为干预, 肠镜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和行为干预在常规肠镜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将126例初次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检查前和检查中给予心理和行为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结果:干预组紧张恐惧程度、生理指标和对检查的反应评价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和行为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对常规肠镜检查的适应性.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咪达唑仑在俯卧位硬膜外麻醉腰椎手术的应用

    硬膜外麻醉是腰椎间盘手术应用较多的麻醉方法之一,多为俯卧位,患者常处于清醒状态,要达到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减少患者的焦虑与恐惧,常需要辅助其他药物.本文旨在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在硬膜外腰椎手术中镇静作用的效果和对呼吸的影响.

    作者:别超;谢潘潘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腰硬联合麻醉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术中配合方法.方法:对107例手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中预防性输液,配合麻醉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嘱其平卧,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CSEA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满意,术后仅有2例出现轻微头痛.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安全简单,并发症少.

    作者:孔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的因素及预防

    精神病患者出走是精神科常发生的事件,严重影响其自身和社会安全.因此,预防患者出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可能引起患者出走的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赵凤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胃镜下取病理活检的护理体会

    胃镜活检术是胃镜检查的重要内容,也是消化道疾病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一个手段.检查中胃黏膜活检标本的大小、深度以及检查中医护之间的配合直接影响到活检组织的准确性.我科从2006年1月~2008年12月活检多点取材,活检后将胃镜彻底消毒,且无一例交叉感染,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苟艳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老年人抗菌药物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监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特点.方法:分析28例老年患者经抗菌药物治疗后出现腹泻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粪便进行需氧、厌氧的主要菌种分析.结果:抗菌药物诱发的肠道菌群失衡,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即生理性细菌明显减少,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数量增加.结论:对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肠道菌群监测非常必要.

    作者:宫秀春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艾利克阴道冲洗保留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艾利克(聚维酮碘溶液)、斯皮仁诺短期用药对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102例念珠菌阴道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艾力克1:5稀释,以消毒海绵进行阴道冲洗保留,每日一次,连用3天;对照组给斯皮仁诺200mg,每晚餐后立即服用,连用3天.结果:停药3天和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及94.10%;对照组分别为94.10%及92.20%.停药3天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χ2=7.446,P<0.01);停药4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754,P>0.05).结论:艾利克稀释进行阴道冲洗保留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是比较好的短期治疗方法,更适用于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作者:李丙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实用性、安全性.方法:选择前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等为穿刺部位.结果:1 300例中新生儿穿刺成功1 250例(占96.15%),失败50例(占3.85%).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减轻新生儿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保护浅表静脉,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实用性.

    作者:秦社灵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急诊重症创伤的护理

    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144例重症创伤患者,现将有关急救和护理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44例,其中,男96例、女48例,年龄18~50岁;受伤前均为健康人,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时间或就诊时间分别是伤后10min~3h;交通事故伤101例,坠落伤43例.创伤指数均在15以上,均需入院或手术.

    作者:林小华;杨艳瑄;林丽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组及单用西酞普兰组各30例,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及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6周后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在第1周末合并用药组显效快,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

    作者:张丽娟;慈明塔;张红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老年胆道手术中胆心反射防治365例报告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囊切除术中胆心反射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65例老年人胆囊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术中死亡3例,预防有效302例,术中胆心反射得到控制60例,病死率0.82%.结论:术前排除原发性心脏病或对有明确严重胆心综合征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术中监控必要时加以药物干预、手术使用全身麻醉等减少术中胆心反射的发生.

    作者:朱辉琴;季连逸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电子病案是医院病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子病案是指计算机化的病案,电子病案是医疗信息发展的必然趋向,也是病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整个医疗成本,合理使用资源具有重要作用[1].应用电子病案提高临床效率和医疗质量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电子病案不仅是记录医疗过程的新工具,还将为医疗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

    作者:柳淑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丙泊酚伍用不同药物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寻找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人流)麻醉用药方案.方法:自愿行无痛人流30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丙泊酚+芬太尼+麻黄碱;B组:丙泊酚+芬太尼+利多卡因;C组:丙泊酚+芬太尼+麻黄碱+利多卡因.比较三组用药方案在缓解丙泊酚注射痛及对呼吸循环功能、麻醉效果及苏醒时间的影响.结果:C组较A、B组明显缓解丙泊酚注射痛,麻醉效果显著提高(P<0.05),且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显著减少,缩短了麻醉苏醒时间.结论:丙泊酚伍用小剂量麻黄碱、芬太尼、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更安全、有效,苏醒更快且无或仅轻微注射痛.

    作者:刘芳;李秋菊;姚宗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心理和行为干预在常规肠镜检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心理和行为干预在常规肠镜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将126例初次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检查前和检查中给予心理和行为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结果:干预组紧张恐惧程度、生理指标和对检查的反应评价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和行为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对常规肠镜检查的适应性.

    作者:汤其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产后出血60例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大致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生命.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防止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付四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不同术式对胫骨血运的影响

    临床实践中发现,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发生概率较高,胫骨的血液供应模式及骨折后血供模式的改变是影响其愈合的重要因素.因此,详细了解胫骨的血供及探讨佳手术方式,从而减少手术对胫骨血运的破坏,对于临床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胡晓光;王树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血常规检查通常取末稍血和静脉血.由于末梢血易受温度影响且采血量少或出血困难,往往使结果不太稳定.因此,许多大医院,特别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医院,血常规检查均采用静脉血.其优点是采血穿刺痛感轻、在自动化仪器上易于将标本混匀、人为影响因素小,从而使结果更加稳定和准确.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浅谈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尽管血液经过严格程序的筛查、检测等处理,但依然存在发生输血传播疾病及其它输血不良反应的可能.

    作者:冯筱敏;刘丽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浅析做好细菌学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措施

    细菌学检验是现代医疗诊治和卫生学评价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以手工操作的定性及定量实验为主.因此,人为因素对细菌学检验的影响至关重要.

    作者:李羡亭;陈秀香;翟庆桂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上海市虹梅街道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上海市徐汇区虹梅街道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应用一般健康问卷(GHQ)及自编问卷对虹梅街道的699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调查.结果:28.6%的外来务工人员可能有心理问题,未婚、月收入1500元以上、文化程度高、初次到上海感到紧张、人际关系欠佳、业余生活不丰富及倾诉对象少等外来务工人员为心理问题高发人群.结论: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今后应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心理卫生服务.

    作者:潘忠德;周荣山;沈文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回盲部肿瘤致急慢性阑尾炎误诊10例分析

    回盲部恶性肿瘤(以下简称回盲部肿瘤)由于部位特殊,在临床上误诊为阑尾炎、阑尾包块(脓肿、周围炎)时有发生.回盲部肿瘤易致穿孔以及肿瘤阻塞阑尾腔继发阑尾炎,而以阑尾炎就诊.据国内外文献记载,右半结肠肿瘤误诊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为10%~25%[1].

    作者:董锋;杨海才;王宏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