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商贵斌

关键词:骨科创伤, 感染创面, VSD治疗, 临床疗效,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采用VS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诊治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62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予VSD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引流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予VSD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医疗价值.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腰间盘脱出症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腰间盘脱出症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腰间盘突出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达到了92.50%,其中护理为显效的23例、好转14例、无效3例,对照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其护理总有效率为72.50%,护理为显效的17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腰间盘脱出症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邵有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剖宫产子宫切口疤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妊娠(CSP)的有效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诊治的20例实施剖宫产手术患者,回顾分析其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阴道彩超进行诊断,确诊后采用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皆治愈出院,无发生不良并发症情况与严重不良预后情况。结论:对CSP患者再次妊娠时,定期采用阴道彩超进行检查,在确诊后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对策对挽救患者生命,恢复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作者:刘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采用VS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诊治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62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予VSD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引流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予VSD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医疗价值.

    作者:商贵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后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对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后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行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后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乌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

    科学合理安全输血,输血风险的不断降低以及输血疗效的不断提高等特征是现代输血医学的重要标志[1]。成分输血则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血液成分制备是影响成分血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树立全面质量管理观念,加强对血液成分制备质量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制备质量,才能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作者:易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9例,两组均使用传统放疗,观察组另加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查胸片及对比临床受益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3%,观察组疗效显著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CT造影剂血管外渗的不同处理方法分析对比及对策

    目的::对CT造影剂血管外渗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并提出减少外渗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60例CT造影剂血管外渗患者,随机分成硫酸镁组与甘露醇组,每组各30例,硫酸镁组采用热湿敷方法,甘露醇组采用冷湿敷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处理效果.结果:硫酸镁组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明显长于甘露醇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T造影剂血管外渗患者采用甘露醇进行冷湿敷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缩短消肿时间.临床上应做好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措施,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顺利完成CT检查.

    作者:孙大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就诊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将48例患者分至开颅夹闭组,52例患者分至血管内栓塞组,比较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开颅夹闭组中的48例患者夹闭瘤颈成功,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过术后随访,对脑血管造影进行复查,发现有4例患者出现夹闭不全情况。血管内栓组中的52例患者均成功栓塞,其中患有多发动脉瘤的4名病患只成功栓塞一侧,有10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经过术后随访,没有出现瘤体复发、再发等现象。结论: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瘤都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体征选择合适的方式实施手术。

    作者:张胜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胆囊炎合并高血压的手术危险因素探究

    目的::探讨胆囊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手术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胆囊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手术危险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88例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患者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从表1可知,中转开腹患者的上腹部手术史、结石嵌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患者(P<0.05);中转开腹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胆囊壁厚度、WBC、ALT、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患者(P<0.05).结论:胆囊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手术风险因素较多,临床医师应在术前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因素,合理选用手术方式,以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孙凤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白求恩精神与医院文化建设

    做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伟大的白求恩精神,鼓舞激励着医务人员以他为楷模,沿着他的足迹前进。即使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卫生系统面临严峻挑战,白求恩精神仍是国际主义的一面旗帜,弘扬白求恩精神已成为卫生界的光荣传统,是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

    作者:郝保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下治疗鼻中隔偏曲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优越性.方法:8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研究组采用鼻内窥镜下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比两组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4.35%),明显高于对照组(4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治疗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王栋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CT、MRI在儿童体部肿瘤诊断中的评价

    目的::探讨CT、MRI在儿童体部肿瘤诊断中的评价,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对收治的50例儿童体部肿瘤患者进行了诊断研究,这些患者先后进行CT、MRI检查,观察其CT、MRI图像特征,以病理结果作为对照,评价CT、MRI在儿童体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研究发现CT对儿童体部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0%和76.0%,而 MRI对儿童体部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0%和90.0%;儿童体部良、恶性肿瘤ADC值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对儿童体部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CT可较好显示肿瘤范围,MRI在发现肿块及显示病变侵及范围上更为敏感、准确,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王树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文章讨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无创呼吸机治疗3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有显著效果19例,一般效果15例,无效患者4例,效果在87.2%,有29例患者治疗了2-5天后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9例患者病情转为严重并且改为气管插管性治疗的方式.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应用无创呼吸机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使临床的治疗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减少了并发症,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作者:姜汇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复剂量口服糖水对缓解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复剂量口服糖水对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12月90例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A、B、C组3组,每组30例,A组在穿刺前6分钟、4分钟、2分钟,B组在穿刺前4分钟、2分钟,C组在穿刺前2分钟分别口服25%蔗糖水2ml.分别在穿刺时及穿刺后5分钟对3组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及心率进行评估.结果:穿刺时A组疼痛评分、心率低于B组和C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剂量口服糖水比单次剂量口服糖水更能有效地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的疼痛.

    作者:熊秀兰;高翠娥;曾邦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环磷酰胺治疗的疗效和药理探析

    目的::对老年中重型溃疡结肠炎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年7月接收治疗的86例老年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中老年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环磷酰胺,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白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使用情况及处方分析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的临床使用情况,以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奥美拉唑使用情况,并对含有奥美拉唑的375张处方进行分析,探讨其用药合理性.结果:375张处方中包括奥美拉唑口服制剂125张,占33.33%;静脉注射制剂250例,占66.67%.其中口服制剂不合理用药38张,包括无指征用药20张、不合理联合用药18张.静脉注射制剂不合理用药12张,包括无指征用药2张、不合理联合用药10张.与静脉注射制剂比较,口服制剂不合理用药情况更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存在过度预防现象,且口服制剂不合理用药情况更严重,需加强对医师的药学知识继续教育,以促进奥美拉唑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病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宫颈癌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生殖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3例宫颈癌或CIN病患为研究组,181例非宫颈癌以及CIN病患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行HPV、CT、BV、HSV-2以及滴虫五项检测,分析宫颈癌、CIN同生殖道感染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研究组133例患者中宫颈癌、CINI、CINII、CINIII患者的HPV、CT、BV、HSV-2、滴虫感染率分别与对照组的感染率对应比较,研究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二者和生殖道感染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医师在进行诊断时,应给予其高度的关注.

    作者:任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不同类型外科病人的心理和情绪特征,探讨针对外科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以便更好地提升外科护理质量。方法:采取总结分析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外科患者的心理表现特征探讨研究针对性的护理举措。结果:通过有效地护理举措的实施,可以有效稳定患者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随着整体护理程度不断得到推广与应用,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重要作用,应当在外科护理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荆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并针对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护理措施,以便临床中更好的护理患者.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所有患者咯血早期征兆以及咯血期生理特点,对照组给予止血抗痨、抗感染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并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由护士对患者进行全程的健康知识宣讲、心理护理、生活极其饮食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的咯血情况和其它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病情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咯血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关信息,而治疗组患者在肺结核相关知识注意事项方面的了解掌握程度和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并对肺结核咯血窒息先兆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英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贫血常见相关因素与预防策略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贫血常见相关因素与预防策略.方法:于2013年1-12月收集在铁岭市银州区富州社区服务中心(二级综合医院)社区内参加儿童保健保偿的190例小儿贫血患儿资料,总结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本组患儿的贫血程度多为轻度,人工喂养患儿较母乳喂养患儿的发病率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贫血常见相关因素较多,各年龄段儿童的发病率和贫血程度不同,经采取预防策略,针对发病原因,及早诊治.

    作者:孙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