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滕元护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脑梗死, 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对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死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但治疗中易出现轻微并发症。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温馨之花喜绽放--防城港市防艾组织“温馨之家”纪事

    自2010年广西防城港市启动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以来,全面实施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治艾滋病健康干预与传染源管理及社会救助等10项专项工程如期实现“降两率”的总目标,通过了自治区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终期评估。其中,民间防艾组织“温馨之家”功不可没。

    作者:刘远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术是本医德是魂,赢得百姓好口碑

    “医术是本,医德是魂”,这八个字被印在山东省郓城县郭屯镇中心卫生院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胸牌上。“医术是立院根本,否则态度再好也白搭;而医德则是医护人员的从医之本,主要表现在对待患者的工作态度上。做医生是个良心活,既要医好患者的病,又要为他们节省每一分钱,这样的医院才是群众满意的医院。”这是郭屯镇中心卫生院魏登芹院长平时说得多的一句话。

    作者:边兆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澄城在创新中夯实医改

    陕西省澄城县自2014年被本省确定为“1市10县”医改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突出重点,统筹安排,攻坚克难,加快改革步伐,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医改先进县”和“全省1市10县综合医改试点先进县”称号。

    作者:王宏伟;李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改如何走群众路线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南省中牟县利用当地人口医疗需求“大数据”,采取以疾病谱配置医疗资源的方式,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在2013-2015年,该县通过投入6500余万元开展全民免费体检活动,调查全县住院病历和门诊病历100余万份,大致摸清和锁定了全县47万人的医疗需求状况。然后依据大数据资料,有针对性地拟定区域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建设了一批相应的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使得近90%患者的医疗需求在县域范围内得到了满足,不仅方便了群众就医,降低了医疗负担,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稳定、顺畅、规范的分级诊疗格局。

    作者:田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应用效果评估及报道

    目的:评估及报道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把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同时配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56.7%,手术总切除率76.7%,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0%,手术总切除率3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理想,能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手术总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燕;王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可定对颈动脉硬化患者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可定(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颈动脉硬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可定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所升高,但研究组各指标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斑块大小、斑块厚度以及血管中膜厚度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可定治疗颈动脉硬化,能有效的改善血脂,降低斑块厚度,且安全性高。

    作者:兰洪文;王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区县全科医师培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正式提出全科医师培训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时间较晚,在培训基地建设及培训内容等方面尚不成熟,培训工作一直在摸索中前行[1]。2011年,国务院在《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并发挥好其作用,对于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有效改善居民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自此,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各地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作者:赵刚;郭远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江苏好人”张元进

    张元进是江苏省扬中市兴隆镇双跃村卫生室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听说近日又获得了“江苏好人”荣誉称号,成为镇江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日前,笔者特地前往采访这位造福于村民的好人。

    作者:潘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患关系及护患沟通技巧

    在日常护理人际关系中,护患关系是基本、重要的一种,是护理工作中的首要问题。护患沟通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的全过程,其效果不仅影响护患关系、护理质量,而且涉及护理纠纷的产生和激化。如何解决好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治疗而起不到的作用,就需要护士在工作中重视和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做好护患沟通,减少护患纠纷,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董艳丽;孙桂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176例急诊晕厥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诊晕厥患者的临床特点,获取临床诊治前瞻性数据。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176例急诊晕厥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史、体格检查、心动图检查、生化检查等病历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患者的晕厥原因以及主要临床表现。结果:全部患者中,血管抑制型所占的比例高,要明显高于心脏抑制型与混合型,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患者血管抑制型晕厥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年龄≤50岁的患者,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晕厥患者所占的比例要显著高于脑源性晕厥、反射性晕厥,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为血管抑制型晕厥的高危人群,心脏性原因为晕厥发生的主要诱因,临床诊断应该综合利用心电图、脑电图检测,及时发现疾病诱因,为开展有效的临床治疗做好准备。

    作者:范存永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走进太行山调查中药资源--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武安慢病工作站在行动

    5月17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武安慢病工作站组织中医药专家、学者走进太行山深处--武安市管陶乡南扳山进行中药资源调查。参加调查的有全国著名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定专家、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与大健康工委会副秘书长孔增科等一行9人。

    作者:王增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观察心脏彩超应用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心脏彩超应用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效果,为今后临床监测提供可靠的借鉴。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对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记录分析,观察患者的检测阳性率,对心脏彩超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心脏彩超诊断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左室肥厚患者35例(35%),左室增大22例(22%),左房增大59例(59%),主动脉弹性减退56例(56%)。心电图诊断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左室肥厚22例(22%),左室增大15例(15%),左房增大27例(27%),心律失常21例(21%),ST段改变51例(51%)。心脏彩超左室肥厚以及左房增大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结论:心脏彩超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非常有效,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心电图,有更高的敏感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解永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在面部皮肤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研究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皮肤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102例面部皮肤癌患者进行ALA-PDT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完全缓解76例(74.6%),部分缓解19例(18.6%),无效7例(6.8%),复发13例(12.7%),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LA- PDT治疗皮肤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许云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重视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

    腹部手术是治疗急腹症及其它腹腔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通常可以采取开腹或腹腔镜手术两种方式,但不论哪种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腹腔倡导粘膜均可能造成损伤,导致肠梗阻的发生,不仅无法保证术后恢复质量,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病痛。由于患者已采取过手术治疗,因此在治疗肠梗阻时不宜二次手术,应该重视对非手术治疗方法的使用。本文即是对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肠梗阻发生的诱因,并说明了早期肠梗阻和EPⅡ的具体病症,终阐述了术后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任书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研究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50例我院同一时期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平分成两组,各75例。对照组单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进行治疗,均连续用药2周。定期复诊,对比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无增加,该联合用药是临床治疗急性肠胃炎更加有效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宗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加强前端控制目标“健康中国”

    报载,如今一些贫困地区“富贵病”高发,某贫困县县医院内科患者中八成是心脑血管病病人。所谓“富贵病”本指因生活“富贵”所致,鱼肉多了,营养过剩,脂肪堆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贫困县则是因生活拮据,肉、菜摄入少,不得已盐多才下饭,同样得“富贵病”。这里的“富贵病”原来是贫困病。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观察与短期随访

    目的:探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9例临床资料,将行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甲硝唑、头孢噻肟等抗生素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9.7%,对照组无复发情况,观察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手术治疗相比,抗生素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复发率,但大多数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其症状均可明显改善,但在使用抗生素保守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筛选,避免贻误佳手术时机。

    作者:安森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扎根山区献身医学”的快乐人生

    我叫钟志富,男,今年58岁。1980年10月毕业于四川省江津地区卫生学校西医士专业,同年10月分配到江津南部边远的山区四面山头道河伐木场职工医院工作;2004年10月合并到四面山卫生院,35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内科工作。

    作者:钟志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对宫外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方式对宫外孕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安全更高。

    作者:汤枫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对不同学历中医实习护生的带教体会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医护理学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并随着护理实践领域的开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护理理论体系。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科学的实习带教对于护生的临床实践十分重要,带教老师需要根据学生教育程度的不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的临床带教方法。

    作者:于娜;宫萍;黄雨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