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张青春;赵青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手术室工作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了我院在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收治的 120 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优质护理,一段时间后对其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纠纷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88.33%),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98.4±2.4)分高于对照组(87.2±2.0)分,而护理纠纷发生率(1. 67%)却低于对照组(10.0%),此外,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3.33%),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任丽华;孟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性病变可呈急性或慢性病程.多种病毒可诱导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其中以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组病毒型(Coxsackie virusB, CVB3)为常见,被认为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原因[1],柯萨奇病毒B组 3 型 (coxsackie virus B3,CVB3)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 (enterovirus),通常感染后会使人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等感冒症状,但也可导致新生儿、婴幼儿以及免疫缺陷的成人出现严重的心脏、胰腺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目前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方面有诸多成果,现将近 10 年中医药治疗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便各位同仁学习研究.
作者:朱同刚;陈乙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主要压力进行研究,以此找到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 71 名乳腺癌患者,对这些患者术后压力来源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上述 71 名乳腺癌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不同的压力,通过护理,有 43 名患者显效,有 21 名患者有效,有 7 名患者无效.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之后,均会出现压力,但是只要通过有效的护理,患者的心理压力会大大缓解.
作者:刘丽娟;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述原发结外淋巴瘤诊断中PET-CT显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疑似原发结外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 例患者均给予PET-CT检查,根据 PET-CT 图像显像确诊原发结外淋巴瘤敏感性和特异性及确诊率.结果:80 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发现,有 72 例为原发结外淋巴瘤,经 PET-CT 诊断病例 65 例,BET-CT 敏感性为82.7%,特异性为 81.6%,准确率为 82.8%.结论:应用PET-CT诊断原发结外淋巴瘤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不过要注意结合患者病理进行鉴别诊断,才能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张嘉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劳动者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及行为认知.方法:选取某经济开发区 90 家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劳动者当作其调查对象,进行随机抽取,选取 90 家企业中 30 家企业劳动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每家企业中选取 10 名劳动者.将设计好的调查表发放给所有调查人员填写;培训 30 家企业中职业的卫生管理员,再由卫生管理员对企业劳动者进行培训,其后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劳动者对职业卫生知识掌握度不高,对卫生知识的获取途径中企业培训及资料发放的比例较低,而对卫生管理员再进行集中培训后再培训劳动者,明显可看到劳动者对卫生知识的掌握度明显提高.结论:现阶段劳动者对职业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够乐观,主要因为培训工作没有做到位.让企业卫生管理员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后,能使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掌握度有效提升.
作者:苑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估分析水痘预防1-5 岁儿童患水痘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以抽样调查方法,选择我市2013 年-2014 学年托幼儿童1-5 岁的1000 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00 名儿童经过调查显示,水痘疫苗接种率占79.58%,水痘患病率占 12.56%,水痘保护率达 86.12%.水痘疫苗对 1-5 岁儿童具有保护作用,可见,疫苗接种率与保护率呈正相关表现.结论:1-5岁儿童经过水痘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避免患水痘,控制水痘发病率效果理想.
作者:丁宝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和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 2014 年 9 月-2015 年 9 月收治的119 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4 例)与研究组(65 例),前者单纯予以常规保守治疗,后者在其基础上行依达拉奉和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脑水肿、血肿体积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脑水肿、血肿体积比对照组小(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干预模式预防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3 年 4 月~2015年4 月期间在本院行关节置换术的 64 例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 例)和观察组(32 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术中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 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是组间差异不显著 p>0 .0 5;观察组术后DVT 和 DVT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 p<0 .0 5.在术后水肿发生率、伤口感染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 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优质术中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张锐;陆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并进行相应分析.方法:选择 2013 年 6 月-2014 年 8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35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措施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接受相应治疗措施后,治疗总有效率为 94.29%,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对治疗有效率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兰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 56 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分析,保留肋间臂神经 25 例(治疗组),切除肋间臂神经 31 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上臂局部感觉障碍及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上臂局部感觉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手术质量和术后并发症无影响,对减轻患者术后上臂局部感觉障碍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鹏;辛庆锋;周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具有不开刀、不流血、创伤少、恢复快的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保留子宫或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的青睐.由于该治疗住院周期短,平均4~5 天,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宣教到位,才能取得患者的良好配合,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缩短治疗时间、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马海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路径效应在胸腹伤患者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4 年6 月-2015 年6 月收治的 128 例胸腹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70 例)与研究组(58 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予以护理路径效应,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康复技能展示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康复技能展示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护理路径效应在胸腹伤患者护理应用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技能恢复情况,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维宏;修相成;徐娜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面神经麻痹或原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是单侧面神经麻痹常见的原因,约占 50% ,每年 10 万人有 13~34 人发病.面神经麻痹常见的第二个原因是感染,约占 15% ,第三位原因是占位性病变,占 13.5%.占位性病变包括肿瘤,如长在脑底部的听神经瘤,每 10 万人有 1 人发病;腮腺肿瘤,每 10 万人有58 人发病[1].面麻痹可发生于所有年龄,但 15~45 岁常见,发病多于数小时或1~3d内达到高峰,病初可有病侧耳或下颌角后疼痛,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或闭合无力,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 Bell 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或吹口哨时漏气,进食时食物常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同时伴有流泪及流涎.
作者:邹德清;宋艳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音乐治疗干预自闭症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 例自闭症儿童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儿均接受正规的结构化教育训练,并对研究组患儿加用音乐疗法干预,观察自闭症儿童在研究干预前后的行为量表评估结果.结果:研究组的患儿在行为和情绪两项上的分值较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感知和社交的得分上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音乐疗法干预自闭症儿童,在行为及情绪上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何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2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2 例和对照组 30 例,治疗组以针刺配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两者康复治疗相同,10 次为 1 疗程,治疗 2 个疗程后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 96.9%,对照组 66.7%,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吞咽治疗仪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卢华锋;李洪涛;王海风;苏兆德;王鲁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我院 2011 年12 月至2014 年12 月收治的128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4 例采用吉西他滨及其美施康定镇痛等对症治疗.观察组 64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 20mL/d加入 2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71.88%,明显高于对照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观察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用于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少.
作者:冯广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门诊妇科阴道炎护理健康教育干预的实施意义.方法:选择 2014 年 6 月-2015 年 6 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 112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在全面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和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62.5%.复发率为 16.07%;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87.5%.复发率为 3.57% ,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除了能够提升阴道炎相关知识知晓率外,还能够消除患者不良心理,进而提升治疗疾病的依从性,终达到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的目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继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 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个组别.前两组单纯应用厄贝沙坦或氨氯地平治疗,第三组联合用药.观察三组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共计 38 例(95.0%),均高于对照组A的 32 例(80.0%)和对照组B的 31 例(77.5%);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 2 例(5.0%),低于对照组A的7 例(17.5%)和对照组B的6 例(15.0%),但差异不鲜明,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均有良好的效果,联合用药疗效更佳,能够促进血压稳步降低,减少毒副作用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刘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3 年基层卫生院的护理质量,基层卫生院对应急处理、护理记录、医院感染、分级护理、护理安全等方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经过 1 年护理安全管理,评估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情况.结果:2014 年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与 2013 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层卫生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华;李梅;崔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1 月胃癌根治术后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 例,研究组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照组为术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记录并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 7 天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结果:术后 24小时渐进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不耐受率低;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相比,明显缩短了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研究组术后并发生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根治术后 24 小时实施渐进式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耐受性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相比效果好,还可有效地预防和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高汉卿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