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检测及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

潘合跃;李洪亮;潘晨曦;王守勇

关键词:帕金森病病, 血尿酸, 检测
摘要: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到2016年间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血尿酸水平进行检测,并以同期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分别比较不同分期、不同性别患者及健康人血尿酸检测水平的区别.结果:比较各组受检者的血 UA检测结果可见,帕金森病组患者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均有 UA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情况,且总体上有男性 UA检测值高于女性的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帕金森患者的临床分期不同对其 UA值进行测定,则有早期患者高于中期患者高于晚期患者的情况,不同分期患者(除早期和中期女性帕金森患者的比较外)的 UA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帕金森病患者的重要诊断依据,并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提供指导,不同性别的患者检测结果也有区别,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两种不同的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70例义齿修复患者,并将其纳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义齿修复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在义齿修复中应用可塑纤维桩,对照组在义齿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对2组的义齿修复结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义齿修复成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义齿修复成率、满意度,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也有一定的差异,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乔玮;贺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讨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30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期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中筛选而出,随机将其分两组,15例对照组(接受外侧植骨融合术)和15例研究组(接受后路手术内固定术治疗),将两组患者 VAS评分、Cobb角、治疗效果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和Cobb角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 VAS评分和 Cobb 角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33%比对照组73.33%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苑德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某县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并分析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以促进工程场所卫生质量.方法:本文对2016年广饶县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及检测,调查的主要公共场所为公共浴室、娱乐场所、客房以及理发美容室用品用具,并以?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在860份检验样品中合格率为93.84%,合格率高为住宿场所,低为娱乐场所;公共浴室、娱乐场所、理发及美容室合格率明显低于住宿场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总数不合格项目构成比为85.0%,其次为大肠杆菌不合格项目构成比为15.0%.结论:广饶县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质量尚存在一定问题,今后应该加强对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监督及检测力度.

    作者:李元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脉血康胶囊联合抗风湿药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对脉血康胶囊联合抗风湿药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下简称 RA)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5年至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活动性 RA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抗风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7.80%,对照组总有效率70.73%,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胀、压痛关节数及晨僵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抗风湿药治疗活动性 RA患者,可有效改善病情,缓解关节肿痛、僵硬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娴;石颖;宋福学;李明秋;江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肿瘤科PICC置管化疗中纽曼护理模式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肿瘤科PICC置管化疗中纽曼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肿瘤科进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纽曼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肿瘤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在入院时、化疗完成后以及出院一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同时还要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进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化疗完成后以及出院一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是(37.54±10.25)(42.58±10.36)(43.69±9.25),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化疗完成后以及出院一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是(38.12±10.12)(39.28±10.19)(40.29±9.78);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化疗完成后以及出院一个月后的自我焦虑评分分别是(54.68±13.45)(39.57±10.37)(41.34±9.47),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化疗完成后以及出院一个月后的自我焦虑评分分别是(54.98±13.15)(50.25±10.48)(53.19±9.87),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科进行 PICC 置管治疗的患实施纽曼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助于各项治疗措施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肿瘤科病房中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肿瘤科病房中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0例肿瘤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依据对其护理措施的差异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实施疼痛护理模式(150例),B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150例).结果:A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肿瘤科患者中实施,患者满意度可以明显得到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玉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80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出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有效提高预后,在此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探讨计划生育手术中人工流产手术对妇女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中人工流产手术对妇女生理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行人工流产手术的764例妇女为人流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未行人工流产手术的735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组妇女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另采用健康调查表评价2组妇女生理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人流组 SAS、SDS评分升高(P<0.01),而健康调查表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社会功能评分降低(P<0.01).结论:计划生育手术中人工流产手术对妇女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一定伤害,应谨慎应用人工流产手术.

    作者:霍学青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及常规护理路径对临床诊治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常规护理路径与急诊护理路径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路径,而观察组则运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诊治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心肌梗死复发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住院、急诊抢救中断、急诊以及评估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复发率.

    作者:孔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应用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儿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52例患儿.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选择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其中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应用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效果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新生儿患者90例并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心率恢复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恢复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NCPAP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于秀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研究导致老年长者急性药性肝损伤的一般药品、临床症状、类别和预防,增加问诊和判断此症状的专业能力.方法:不断地来观察达到了诊断条件的三十位急性药性肝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结果:引发老年长者们患上急性药性肝损伤的药品里, 30%是中草药引起的,有九个;16.7%是抗生素引起的,有五个;13.3%他汀类药品引起的,有四个,10%是碘油造影剂造成的,有三个;6.7%是去热止痛品引起的,有两个;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占10%,有三个.在临床症状当中,73.3%体现在急性肝细胞上,有二十二个;16.7%是多种病情,有五个;急性胆汁积淀占10%,为三个.在这些病例当中,病人恢复健康的占70%,为二十一个;情况改善的好 占26.7%,为八个;病状加剧的占3.3%,为一个.总结:对药性肝病的治疗是十分之重要的,要好好地进行防治、会诊判断、医疗[1].

    作者:邵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栓塞患者介入取栓术的研究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栓塞患者介入取栓临床治疗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80例颅内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实验组患者手术中接受计量为0.4μg/(kg.h)右美托咪定持续进行泵注,对照组患者接受等量、浓度为0.9%氯化钠持续泵注.并对患者麻醉维持期间瑞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药物剂量使用情况,术毕麻醉苏醒时间、不良事件出现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麻醉维持期间所使用的瑞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药物剂量低于对照组;术毕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动脉栓塞介入取栓术,有助于减少患者麻醉维持期间麻醉药物的使用,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降低患者麻醉苏醒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杨嘉甫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预防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预防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名进行肝移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25例患者.对照组中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术后护理;对实验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中加入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记录患者的感染情况以及痊愈状况,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中实行预见性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中患者出现感染状况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荆永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的相关治疗,探讨其在危重症患者康复阶段的作用.方法:5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25例)、肠外营养(PN)组(25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EEN 组患者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均明显高于PN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索春秀;王艳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责任到位护理对肝胆手术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责任到位护理对肝胆手术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肝胆手术置管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责任到位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结果:观察组肝胆手术置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肝胆手术置管患者予以责任到位护理可降低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散光型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临床探讨

    目的:探究散光型人工晶体在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并对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球面人工晶体(IOL)植入手术的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散光型人工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植入手术,经过手术治疗和6月的复诊随访检查,对两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6月后,视力均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散光型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来说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有效矫正患者的规则角膜散光,从而使得患者的视觉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并且该种方法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在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尹江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氯沙坦、天麻钩藤饮联合运用于肾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

    目的:分析肾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氯沙坦、天麻钩藤饮联合运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肾性高血压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西药氯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氯沙坦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14%(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分别为(125.2±10.3)mmHg、(78.0±4.5)mmHg,对照组分别为(138.5±11.4)mmHg、(89.7±4.4)mmHg(P<0.05).结论:肾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氯沙坦、天麻钩藤饮联合运用的效果优于单一西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1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组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大骨瓣开颅术,研究组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9%,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 NIHSS 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有效的改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连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接收的颈腰椎盘突出症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借助等离子刀髓核消融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 VA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 VA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JO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90.91%高于对照组78.79%(P<0.05).结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好,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推广应用.

    作者:刘素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