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孙维燕;赵鹏

关键词:硝苯地平, 撷沙坦,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
摘要:目的:对硝苯地平控释片与撷沙坦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A组70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撷沙坦治疗,B组70例使用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及血糖均有所下降,但A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撷沙坦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炎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和分析支气管炎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3例患者.甲乙两组患者都通过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进行治疗,甲组患者加用支气管炎片,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咳嗽评分以及肺功能.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的咳嗽评分少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的PEF水平高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的FEV1水平高于乙组患者,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支气管炎片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很好,患者治疗有效率很高,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咳嗽症状,并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赵鹏;孙维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生活饮用水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现代社会发展快速,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水质检测机构以及生产企业均要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对检验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根据检测结果来采取污染干预措施,确保我们的生活饮用水的品质和安全.本文就生活饮用水质量检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改善对策,这是水质检测服务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

    作者:潘冠英;党光艳;由桂宏;陈蕾;汪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2016年外科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了小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96例患者手术出血量、出血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比较,明显的研究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出血时间上明显减少,且术后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君华;鲁风坡;马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荔枝中萘乙酸农药残留量

    本文通过采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也即LC/MS/MS)来检测荔枝中萘乙酸这种农药的残余情况,结果显示,采用乙腈来提取荔枝中的萘乙酸,并展开LC/MS/MS检测,萘乙酸回收率高达86.2%至95.8%,相对标准偏差在0.8%至2.9%的范围内,说明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以及重现性良好等优势,可作为萘乙酸的一种重要检测方法.

    作者:孙明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脊柱骨折伴截瘫病人的卧床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护理措施

    目的:主要研究脊柱骨折伴截瘫病人的卧床并发症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46脊柱骨折伴截瘫病人,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病人23例,接受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病人23例,接受常规护理.本文在统计两组病人卧床并发症原因的基础上,对其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导致本组病人出现包括下肢皮肤感觉丧失(褥疮)、呼吸道梗阻(呼吸系统并发症)、排尿功能障碍引起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在对两组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发现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致脊柱骨折伴截瘫病人卧床并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临床上必须要针对并发症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才能切实保证病人预后.

    作者:王陈玲;尚蕾;史增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处方点评实施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点评中药处方实施的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5年8月中药处方702份,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对中药处方实施点评,从中药辨证施治、用药剂量、用药禁忌、用药配伍等方面,对药品的品种、数量、用途及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结果:通过对702份中药处方进行点评,点评出不合理中药处方15份,占总处方的2.13%,合理中药处方687份,占总处方的97.86%.结论:随着我院对中药处方进行点评以来,有效提高了我院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对中药处方点评是必要的,能有效促进临床合理、规范应用中药,为以后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工作留下宝贵的经验及理论数据,因此,加大对中药处方点评力度,对提高中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丽;李翔;黄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观察预防跌倒细节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意外骨折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意外骨折进行预防跌倒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到我院诊治的意外骨折老年患者236例,分为两组,1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18例试验组进行预防跌倒细节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意外骨折的发生率、护理后的满意度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患者意外骨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意外骨折进行预防跌倒细节护理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刘晓黎;赵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度近视患者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高度近视患者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误诊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20例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早期诊断准确率及误诊因素.结果:本组患者确诊为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1例,误诊为白内障1例、视疲劳2例、慢性结膜炎3例、高度近视屈光度进展3例,误诊率45%.结论:对于临床检查眼压处于正常范围的高度近视患者,也要注意眼光眼的检查,早期重视诊断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利于早期诊断,降低视功能损伤.

    作者:吾尔尼沙·喀哈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媒体时代医院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究

    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爆炸式数据的出现,医院图书馆面临着发展与挑战.本文探讨新媒体时代医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人力资源及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包括资源数字化与特色化、资源整合利用、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展定题服务、平台信息推送服务等,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小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JOA评分较之护理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较之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腰椎功能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臧迪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护理

    急性心梗病人的症状一般以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口服硝酸甘油后不缓解,同时伴有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心肌酶增高,患者发病时露出焦虑、恐惧,有濒死感,这是一种应激产生的情绪反应.在抢救时,要动作敏捷,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准确地予以治疗,一方面要加强心理护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作者:张秀;于琨;孙淑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创介入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综合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微创介入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常规组采取硬通道微创治疗,实验组采取软通道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与82.35%,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与应激激素血清水平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软通道微创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张英华;陈晓晶;张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QO L评分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肺癌患者14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通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癌性疼痛得分(3.551.7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33.05)分,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70例中经护理后生活质量总优良率87.14%(61/70)显现低于对照组的48.57%(34/70),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疼痛程度.

    作者:朱相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对比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40例腹外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2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术后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25.00%、5.00%)与对照组患者(50.00%、20.00%)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应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患者的效果更佳.

    作者:王运利;宋远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米索前列醇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催产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红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瘤腔结扎加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60例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瘤腔结扎联合平阳霉素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的60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平阳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瘤腔结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概率数据(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值小于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为(87.81±3.2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瘤腔结扎配合平阳霉素在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痛苦,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剂量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门诊行无痛人流的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Ⅰ组),对照组(Ⅱ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0.05㎎/㎏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对照组采用0.1μg/㎏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术中观察并记录MAP、HR、SpO2,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MAP、HR、SpO2,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发生呼吸抑制的比例明显高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应用于无痛人流均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小剂量地佐辛对呼吸抑制更小,更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会敏;杨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所有颅内血肿,广泛脑挫裂伤,颅脑外伤后昏迷 12 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它具有病情急、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复杂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特点.一、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意识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及脑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之一.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不仅要了解有无意识障碍,还应注意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瞳孔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的灵敏度及两侧是否对称、边缘是否整齐.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合称为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常收集的也是重要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护士应遵循医嘱随时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过程中发现异常,如:出现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提示脑疝的可能,血压下降,呼吸深慢,脉搏缓慢常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作者:岳晓燕;向美丽;王爱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种植体支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法,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国玺;张海英;黄万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信息技术在设备维修方面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信息技术在医院设备维修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14年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故障,根据分析结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维修中,比较信息技术应用前后我院医疗设备故障发生情况、设备维修、设备安装、计量检定及设备使用效益.结果:信息技术应用后设备短路、断裂、接触不良等高频故障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技术应用后设备故障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率低于应用前,但设备维修率、安装成功率及计量检定合格率均高于应用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技术应用后单台设备平均诊疗人次、维修费用及业务收入均高于应用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技术能大限度保障医疗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及维修成本,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益.

    作者:周晓辉;王维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