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宁;罗刚;刘幸福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6例行常规护理的肝胆外科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6例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肝胆外科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及管道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导尿管、胃管、中心静脉置管及腹腔引流管等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管道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肝胆外科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升患者管道护理知识水平.
作者:郭晓晶;赵玲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穴位埋线组24例,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普通针刺组24例,给予一般针刺穴位治疗;药物对照组24例,给予口服复方枣仁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0天.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睡眠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三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三组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穴位埋线组PSQI评分更低(P<0.01).治疗前三组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睡眠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治疗后三组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穴位埋线组睡眠时间更长(P<0.05或0.01).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效果优于普通针刺与口服复方枣仁胶囊,可以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改善睡眠质量,延长夜间睡眠时间.
作者:李伟鸿;陈杰东;赵茜;郭鹏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24例ESRD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按照人院顺序随机分为HFHD组与对照组各62例.HFHD组患者予以HFHD疗法,对照组则实施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小分子毒素[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中大分子毒素[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心脏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峰值比(E/A)]水平变化,分析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小分子毒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患者血清中大分子毒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FHD组患者LVEF及E/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HFHD治疗ESRD可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黄晓华;陈运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又称重型肝炎.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首要病因是嗜肝病毒感染(主要是HBV),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乙醇、化学制剂等).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肝衰竭可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四类,都属于终末期肝病范畴.肝衰竭病变复杂,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发生严重感染、肝性脑病脑水肿、肝肾综合征后病变难以逆转[2-3],病死率高达60%~80%.肝衰竭临床救治和护理都是医学的难点,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科收治了179例肝衰竭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温静;李嘉丽;王玫超;莫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2%米诺地尔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评估安全性.方法 收集斑秃患者9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患者32例.治疗组治疗方法:口服强的松片15 mg,每天1次,外用2%米诺地尔溶液,每天2次,连续治疗12周.对照l组治疗方法: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每天3次,外用2%米诺地尔溶液,每天2次,连续治疗12周.对照2组治疗方法:单纯外用2%米诺地尔溶液外用,连续治疗12周.结果 治疗6周后,三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2组(P<0.05).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2组(P<0.05).治疗6周后,三组斑秃严重程度(SAL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三组SAL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ALT评分低于对照2组(P<0.05).治疗12周后,三组SAL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三组SAL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ALT评分低于对照2组(P<0.05).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米诺地尔治疗斑秃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林映萍;李芳谷;蔡艳霞;王洁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CRP、IL-6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8月~2018年5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40例(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根据GOLD全球策略将AECOPD患者分为AE-1组和AE-2组各40例,同期收集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外周血CRP和IL-6浓度,采用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和ROC曲线评估CRP和IL-6在AECOPD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AECOPD患者CRP、IL-6表达水平均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且AE-2组高于AE-1组(P<0.05).总的AECOPD患者、AE-1组、AE-2组外周血CRP和IL-6水平均呈正相关(r=0.565,0.431,0.610;P<0.001),CRP和IL-6分别与FEV1% pred呈负相关(r=-0.409,-0.382;P<0.001).根据ROC曲线,CRP诊断AECOP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4(95% CI:0.648~0.839,P<0.001),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正确率分别为0.675、0.750、0.425和0.700;IL-6的AUC为0.682 (95%CI:0.582~0.782,P=0.001),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正确率分别为0.713、0.575、0.288和0.716;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750(95%CI:0.661~0.839,P=0.001),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正确率分别为0.650、0.750、0.400和0.683.结论 外周血CRP和IL-6表达水平可以反映AE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GOLD分级越重IL-6和CRP表达水平越高;二者联合诊断并不优于CRP单独诊断,CRP对AECOPD的临床诊断价值优于IL-6,可能成为COPD急性加重的有效监测指标.
作者:潘美妮;罗维贵;李林霖;曾叔兵;潘新梅;陆江玉;黄表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左室舒张末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17.78%),术后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水平(49.13+6.45) mm低于对照组(52.34+5.82) mm,左室射血分数(51.26±5.59)%高于对照组(43.61±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减少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对预后有利.
作者:席延召;胡要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红薯叶总黄酮对小鼠急性脑缺血缺氧的作用.方法 制备红薯叶总黄酮溶液,通过饱和MgCl2致小鼠急性脑缺血实验、NaNO2中毒性缺氧实验、常压耐缺氧实验和小鼠断头实验,检测急性脑缺血缺氧小鼠脑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各给药组脑指数和MDA含量均下降,T-SOD活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薯叶总黄酮溶液对脑缺血缺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敏;杨立轩;韦妮;冯洁;郭子鹏;凌秀孟;莫庸;韦金花;王俐;谢尤祥;冯雪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是来源于血管的中枢神经系统较少见的良性病变,占颅脑肿瘤不足3%[1],占临床病例的20%~ 25%,临床上以散发病例为主,少数为遗传性Von-Hippel-Lindau(VHL)相关的疾病.在影像学中,HB以囊性团块状为主,约占70%,而实性肿块较少见,不易与其他颅内肿瘤相鉴别[2],且易造成误诊.我院收治一例实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现综合文献作如下综述.
作者:林洁;黄炳臣;王娟;黄云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喉返神经人喉处解剖暴露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喉返神经解剖暴露操作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将采取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的58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采取喉返神经人喉处解剖暴露的58例患者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应用效果确切,手术损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身心康复,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陈乐;邵冲;张志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90例,并于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依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均较早,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均较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胃癌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尹仙玉;王小英;刘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相关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肝癌在我国死亡率位居第二[1],因此对于肝癌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仍是世界上共同关注与研究的方向.阿司匹林至今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近些年,由于大量实验及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具有预防及控制肿瘤发展的作用而备受大家关注,本文就近年来阿司匹林在肝癌的化学预防及治疗上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卢静;韦忠恒;赵立峰;邱丽芳;林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26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FAB分型),并与MICM综合诊断方法(WHO分型)相对比.结果 26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258例,确诊率为96.27%,误诊10例,误诊率为3.73%.13例骨髓原始细胞为21%~29%,根据WHO新的分型标准,将原FAB分型的MDS-RAEB-T归人急性白血病.10例骨髓细胞形态学难以分型,经骨髓细胞免疫分型、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而确诊.10例骨髓细胞形态学误诊的急性白血病中,6例FAB误诊为ALL的白血病,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其中3例形态似淋系,经单抗检测,伴有髓系、无淋系抗原表达而诊断为Mo;2例表达单核细胞抗原,无淋系抗原而诊断M5;1例L2和1例M1抗原表达髓系、淋系积分均>2分,定为杂合型白血病.另外,1例FAB误诊M5a患者,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仅有淋系CD19、CD10、CD22抗原表达而诊断为B-ALL.1例FAB诊断为M3b,经染色体核型和融合基因检测,诊断为AML伴t(8;21) (q22;q22)(国内为M2b分型).1例FAB诊断为M2b,经染色体核型和融合基因检测,诊断为APL.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是诊断急性白血病较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形态学分析的基础上,与细胞免疫分型、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MICM法可有效提高准确率.
作者:黄钜略;黄承乐;郑若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根据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从2015年起所有新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临床专硕”),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的住院医师,其临床培养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规培要求进行.因此,医教协同政策使我国实现了临床专硕培养的医学教育与规培的紧密衔接,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我校于2015年7月首次将临床专硕教育和规培并轨,开启了学校教育和行业培训“双轨合一”的新的培养模式,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既有一定成效,也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作者:潘征;覃富;庞雅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数据显示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已由2002年的19.8/10万增至2008年的28.7/10万[1].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增加、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增加以及婚育年龄的推迟、不孕不育患者的不断增多,子宫内膜癌出现发病率增高和发病年轻化的趋向,并且死亡率逐年增加.研究发现,在一些发达城市,子宫内膜癌已成为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宋晓[2]对北京协和医院30例子宫内膜癌病例资料的趋势分析表明,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国外报道小,且呈现整体发病年龄前移的趋势,未绝经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国外报道,且呈现继续增高趋势.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介入治疗等.近年来学者们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现就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张守桃;施桂玲;金明杨;黄爱民;归楠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是救治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机械通气对肺组织的牵张作用也可导致机械通气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VILI)[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通过对肺基底膜的重塑,参与VILI的生物伤过程,同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f 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是介导MMPs活性的重要受体,参与介导肺损伤过程的炎性细胞因子释放[2-3].本文综述MMPs、RAGE及它们在VILI中的互相作用.
作者:陈翔;黄霞;廖品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5月~2017年1月从河南省沁阳市中医院抽取6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后实施不同疗法:观察组33例实施肠内营养,对照组33例实施完全肠外营养,统计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发症.结果 治疗第2天、第14天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31.62±7.89)分和(24.96±5.27)分,对照组分别为(28.04±6.12)分和(18.24+5.6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gA、IgG、IgM、LY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天,两组之间除LYM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4天观察组的免疫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3%(10/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作用突出,能恢复免疫功能,预防并发症,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夏晓霞;任红娟;冯亚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前置胎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9例疑似前置胎盘孕妇先后进行经腹超声和经会阴超声检查,以产后观察情况作为确诊标准,比较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联合检查对前置胎盘的检出率(60例,96.77%)以及疑似前置胎盘诊断准确率(125例,96.90%)均明显高于 经腹超声和经会阴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7);联合检查对前置胎盘诊断的灵敏度(96.77%)、特异度(97.01%)、约登指数(0.938)、阳性预测值(96.77%)和阴性预测值(97.01%)均较高,其中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高于经腹超声和经会阴超声检查,阳性预测值高于经腹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经腹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可提高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及分型的准确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卢晓雪;侯晨星;王雅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静脉给药、皮埋给药和硬膜外给药三种途径的镇痛效果及对术后消化道功能的影响,为剖官产产妇术后镇痛给药途径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剖官产分娩的产妇1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别纳入静脉组、皮埋组和硬膜外组,各60例.静脉组术后采用静脉给药镇痛,皮埋组术后采用皮下给药镇痛,硬膜外组术后采用硬膜外给药镇痛,比较三组术后12h、24h、48 h时的疼痛程度和排气排便时间等级以及麻醉前、术后12h、术后24 h、术后48 h时的血清胃动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结果 硬膜外组术后12h、术后24h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皮埋组和静脉组(P<0.01).硬膜外组产妇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分级达I级、Ⅱ级的比例明显高于皮埋组和静脉组(P<0.01).硬膜外组腹胀、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皮埋组、静脉组(P<0.01).在术后12 h、24 h、48 h时,硬膜外组产妇血清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静脉组和皮埋组(P<0.01),TNF-α水平明显低于静脉组和皮埋组(P<0.01).结论 硬膜外给药镇痛除了在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上优于静脉镇痛和皮埋镇痛外,还能更有效抑制产妇机体炎症反应,增加胃动素分泌,促进其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
作者:高军宁;罗刚;刘幸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锁定板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HHR)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PHF)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104例老年P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接受切开复位锁定板固定治疗,观察组52例实施HHR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两组Constant评分、VAS评分、EQ-5D评分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nstant评分、VAS评分、EQ-5D评分指数均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EQ-5D评分指数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4/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7,P=0.400).结论 HHR治疗老年PHF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利于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昆;吴团营;贾五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