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L1R1基因多态性与黑衣壮几童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蔡旭龙;林玛丽;曹珊;林娜

关键词:IL1R1, 多态性, 哮喘, 黑衣壮
摘要:目的 研究白介素1受体Ⅰ型(Interleukin 1 receptor,typeⅠ,IL1R1)基因单核昔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558641和rs949963与哮喘易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广西百色地区属于壮族分支的黑衣壮人群,哮喘几童80例,健康几童100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对IL1R1的rs1558641和rs949963位点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IL1R1基因rs1558641位点检测出CC、CT、TT基因型,rs949963位点检测出AA、AG、GG基因型,两个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在哮喘和健康组中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HEsis软件计算连锁不平衡(LD)的系数,结果D'=1,r2=1.结论 IL1R1基因SNP位点rs1558641和rs949963有完全连锁现象,rs1558641和rs949963位点多态性可能是黑衣壮几童哮喘的易感因素.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黄碳酸氢钠联合微生态制剂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黄碳酸氢钠和微生态制剂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寻求一种减少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黄碳酸氢钠和微生态制剂进行肠道调节.统计所有患者入院后1、3、5、7、14天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恢复肠道内营养时间,1、7、14天GCS评分和肠道感染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在7天、14天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肠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肠道内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GC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大黄碳酸氢钠和微生态制剂能促进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并能减少其胃肠道并发症.

    作者:黄常坚;韦朝霞;岑远光;江南凯;温冬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延续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在德保县人民医院(70例)、田阳县人民医院(70例)、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40例)住院治疗的农村高血压患者,于干预前发放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依从性问卷调查表,针对调查结果给予延续干预,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再次发放依从性问卷调查表,比较干预前后依从性有无差异.结果 干预后意向、生活方式、态度、责任、药物治疗等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F=82.61,176.03,113.95,96.04,150.24,P<0.001).经比较,干预后以上各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干预6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吸烟得分低于干预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干预能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素轩;陆青梅;王玉梅;韦柳青;农金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双联金标试剂在无偿献血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HBsAg/TP)双联金标试剂的结果进行评价,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前进行HBsAg/TP双联金标试剂快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HBsAg/TP双联金标试剂试纸条法、HBsAg-ELISA和TP-ELISA法对88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平行检测评估;对百色市中心血站2012~2015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HBsAg/TP常规筛查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双联金标试纸条检测HBsAg/TP结果与ELISA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9.77%;采用HBsAg/TP双联金标试剂进行血液初筛后TP复检阳性率为0.72%,TP复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50,P<0.001).结论 采用HBsAg/TP双联金标试剂进行无偿献血前筛查,可有效减少不合格血液的采集以及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陆杰灵;周正东;马海燕;唐毓胜;李莹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内科胸腔镜对老年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对老年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90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观察镜下病变形态和病理结果.结果 90例患者中有80例确诊,诊断总阳性率为88.9%,46例恶性胸腔积液,确诊45例,确诊率为97.8%.3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确诊35例,确诊率为94.6%.肿瘤患者45例,结核患者35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及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的腺昔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显著高于肿瘤患者(P<0.001);而肿瘤患者血清及胸水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e antigen,CEA)显著高于结核患者(P<0.001).7例诊断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检查,并发症少.结论 内科胸腔镜对于老年胸腔积液诊断阳性率高,安全性好.

    作者:覃淑娟;谭泰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硬脑膜重建材料的研究进展

    硬脑膜是位于脑组织表面起到保护脑组织作用的厚巨坚韧的双层膜性结构,颅内肿瘤侵蚀、手术、创伤等因素均可造成硬脑膜缺损,此时往往需要采用硬膜修补术来预防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粘连以及保护颅内组织,研究表明10%~30%的脑部手术需要行硬膜修补术处理[1]. 目前临床上用作硬脑膜替代重建材料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无机材料、人工合成有机材料、天然生物膜及半合成材料等4大类共四十余种,各种材料临床效果各异巨各具优缺点,选择较为理想的硬脑膜重建材料仍是神经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硬脑膜重建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梁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右江流域壮族人群酒精依赖程度与ADH和ALDH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研究右江流域壮族人群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为筛选壮族酒精高易感性人群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右江流域壮族人群饮酒状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在分于生物学层面,检测对照组(100例)和酗酒组(90例)ADH和ALDH基因型并明确其在样本中的分布.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严重依赖酒精的占17.8%,月均饮酒量3000 ml以上的占16.7%;对照组ADH2基因型中异常纯合型(异纯型)32例,占32.0%,酗酒组ADH2基因型中异纯型6例,占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ALDH2基因型中纯合型20例,占20.0%,酗酒组ALDH2基因型中纯合型62例,占6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低异纯型ADH2基因频数和高纯合型ALDH2基因频数在壮族酗酒人群中具有特征性,可供筛选壮族酒精高易感性人群参考.

    作者:李克明;唐汉庆;赵玉峰;赵秋华;郑建宙;朱晓莹;窦锡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在全于宫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究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在全于宫切除术后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盆底康复科就诊的全于宫切除术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研究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后6个月观察两组问卷调查得分、盆底综合收缩力、盆腔器官脱垂分度、压力性尿失禁.结果 研究组性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111.4±9.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尿失禁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89.3±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盆底综合收缩力、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盆底综合收缩力、压力性尿失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改善全于宫切除术后患者的盆底综合收缩力、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陆兰英;马海兰;蓝雪琴;刘胡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目前,维持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血液透析( MHD ). 但是在由于肾脏中毒素的大量积累、代谢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和频繁的有创治疗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肾病患者成了医院感染易感人群. 该类人群的感染率在 14. 2% ~45.9%[1]. 医院感染对MHD 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时间有着较大的影响. MHD是慢性肾衰竭患者重要治疗方法[2]. 但是MHD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较弱,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体外血液循环,每班医务人员需要同时护理和照看多个患者,此时患者就很有可能会接触到各种病毒感染和播散等,导致他们成为各种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笔者针对MHD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以及预防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古贤君;王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单侧腰-硬联合阻滞在老年髓关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小剂量低浓度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阻滞在老年髓关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麻醉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拟行髓关节手术的80例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0.375%布比卡因2.0 ml轻比重组和0.375%布比卡因2.0 ml等比重组,每组40例.分别评定两组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运动阻滞消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比重组围手术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等比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低浓度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髓关节手术中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围手术期麻醉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蒙绍广;莫少萍;卢美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上颌塞手术入路的现状与进展

    上颌窦病变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 上颌窦手术入路的选择很多,传统的经典手术有通过唇龈处切开入路的柯-陆氏和 Denker 术式,甚至鼻侧切开、面中掀翻等都是以往上颌窦手术中经常采用的术式. 但上述术式存在术创较大、并发症相对较多等缺点,其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减少[ 1].

    作者:吴家森;殷海;郑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氧化物歧化酶联合细胞学检查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经临床确诊的200例胸腹水(其中恶性102例,结核性98例)的SOD含量,并与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细胞学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腹水中的检查结果得出的敏感性为68.6%,特异性为98.0%,准确度为83.0%;SOD法检测得出的敏感性为66.7%,特异度为59.2%,准确度为63.0%,这两种方法的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后经SOD联合细胞学检查分析得出的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99.2%,准确度为94.0%.结论 SOD检测方法可作为细胞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临床上应用SOD联合细胞学方法可以提高鉴别结核性胸腹水和恶性胸腹水的准确度.

    作者:覃海媚;王荣;王春芳;韦叶生;王茂水;王新锋;王俊玲;王俊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臀大肌下部肌皮瓣修复骰尾部压疮的体会

    截瘫、帕金森病和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是引起压疮的常见原因. 压疮伤口常常会有反复渗液、感染、迁延难愈合等特点,属于难愈性创面,给压疮病人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巨大压疮创面的修复也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难题. 负压封闭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技术自从 1994 年裘华德教授引进国内以来[1] ,该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部分医疗单位将该技术联合一些临床传统治疗方法(如骨质暴露骨面钻孔、邮票植皮术、皮瓣转移、肌皮瓣转移等)应用于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使得该技术得到延伸应用和发展. 2010年2月~2015年12月,我们应用VSD技术联合臀大肌下部肌皮瓣修复骰尾部压疮创面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书炎;林源;何中杰;庞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行动学习理念下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对检验与临床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

    近年来,医学检验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逐渐开展,同时检验医师岗位在不少大型三甲医院给予设立,医学检验转变为检验医学,在临床诊疗中成了重要诊断平台学科,这种转变使得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更加迫切和重要[ 1]. 但检验与临床沟通问题是长期存在巨未能有效解决的临床检验科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 如何对在读检验专业大学生、实习生及参加工作的年轻检验医师开展沟通培训的问题更加凸显. 角色扮演是利用演戏或想象创造情景,以启发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行为、信念、价值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2]. 笔者针对检验科实习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提出树立行动学习理念,实施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对检验与临床沟通能力培养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俊利;韦叶生;杨凤莲;王春芳;陈文成;邓益斌;韦贵将;元辉雄;覃海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钛激光碎石术后残留结石的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钛激光碎石术后残留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接受输尿管钛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361例,根据术后是否存在结石残留分为结石残留组(132例)和无结石残留组(229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等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61例患者结石残留率为36.6%;结石残留组患者的结石直径≥1 cm的比例、结石位置在上中段的比例、患侧肾功能受损的比例、术前有其他治疗史的比例明显高于无结石残留的患者(P<0.05或0.01),术后第2天尿量明显低于无结石残留患者(P<0.01).输尿管钛激光碎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为结石位置、患侧肾功能、术前治疗情况(P<0.01),保护因素为术后第1天尿量(P<0.01).结论 结石位置、患侧肾功能、术前是否接受治疗是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术后第1天尿量是结石残留的保护因素,故临床治疗此类结石时应重视这4个影响因素,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朝森;董阳阳;齐文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肺尖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肺尖孤立性结节的CT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尖结节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56个病灶中有32个肺癌,16个肺结核,8个炎性假瘤.发生率高的是肺癌,占57%(32/56),其次为肺结核,占29%(16/56).肺癌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集束征发生率较肺结核及炎性假瘤高.而肺结核空洞、钙化的发生率较肺癌及炎性假瘤高.肺癌、肺结核、炎性假瘤三者的各CT平扫征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提示肺癌及炎性假瘤以轻-中度强化为主,肺结核表现为轻度或无强化.肺癌、肺结核、炎性假瘤在CT增强扫描时,三者在CT增加值幅度<20 HU、21~40 HU、41~60 HU,>60 HU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463,P=0.002).结论 CT在肺尖孤立性结节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黄恩善;陈鹏;李瑞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拘地氯雷他定与自血疗法联合治疗自身免疫性尊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拘地氯雷他定与自血疗法联合治疗自身免疫性尊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18例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的慢性尊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照组口服拘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1组给予自血疗法,即抽取患者自身静脉血肌注,1次/周,观察2组在自血疗法的同时口服拘地氯雷他定片治疗,三组患者均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后痊痒程度、风团数量等(UAS评定、4级评定法)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9%,观察1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2组总有效率为92.11%,两个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与对照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身免疫性尊麻疹采用拘地氯雷他定与自血疗法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蒙金秋;蒙安定;简华慧;黄永通;杨善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嚏托漠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嚏托漠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嚏托漠铰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及用药过程的不良反应,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4周后、8周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观察组经治疗4周后、8周后FEV1、FVC、FEV1/FVC均逐步升高(P<0.01),对照组经治疗4周后、8周后FVC、FEV1/FVC均逐步升高(P<0.05或0.01).治疗4周后、8周后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嚏托漠铰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覃建民;唐艳媚;计贞;卢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家族性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一例

    2016年9月我院内分泌代谢内科收治1例家族性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normo KPP)的患者,查询现有的资料,这在我院及桂西地区乃至全国范围比较少见,与临床常见的周期性瘫痪类型—低钾周期性瘫痪(hypo KPP)相比,临床处理措施有完全相反之处,按照常见的类型hypo KPP来处理家族性Normo KPP会加重患者的病情,故有报道意义.

    作者:韦承杰;郭星荣;周兰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热缺血再灌注损伤(WIRI)早期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方法 建立SD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取再灌注30 min和再灌注1 h肝组织标本,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各组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确定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筛选出大鼠肝脏再灌注30 min、再灌注1 h两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有77条,其中表达上调56条,表达下调21条.再灌注30 min或1 h表达上调的基因数均多于表达下调基因数,再灌注1 h表达发生变化的基因总数多于再灌注30 min.结论 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伴随多基因的表达谱改变,再灌注损伤早期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肝脏WIRI的分于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李文川;高良奎;李浩航;许佐明;罗宗将;汪建初;陆涛;浦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半乳糖配体介导C-myc反义锁核酸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增殖相关基因(C-myc)第二外显于翻泽起始区的反义锁核酸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能特异性封闭C-myc基因mRNA第二外显于翻泽起始区的反义寡核昔酸、硫代寡核昔酸和锁核酸,分别以阳离于半乳糖配体介导转染HepG2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内C-myc的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C-myc的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MTT法检测反义锁核酸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 转染第5 d后,反义锁核酸组C-myc mRNA相对表达量为(0.335±0.016),明显低于对照组(1.014±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448±0.037),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细胞凋亡比例为(32±6)%,显著高于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针对C-myc第二外显于翻泽起始区的反义锁核酸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肖树荣;邓益斌;许桂丹;黄赞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