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月琴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干预的早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骨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腰椎管狭窄手术治疗患者3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15例予单纯后路椎管减压干预,钉棒系统内固定组23例予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早中期疗效.结果 钉棒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0.9)h和(235.8±35.2)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钉棒组总有效率为91.30%(21/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9/15),钉棒组比传统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1).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钉棒组患者术后12个月、24个月评分分别为(25.6±3.1)分和(25.0±3.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腰椎管狭窄治疗中使用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其作用不仅提高了骨融合率,同时还改善了患者的长期疗效.
作者:罗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3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保肝、对症处理及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肝脏Child-pugh评分变化情况,检查HBV-DNA定量,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ALB、TBiL等肝功能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HBV-DNA阴转率为82.4%(40/48),对照组的阴转率为62.2%(28/45),两组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HBV-DNA水平、Child-Pugh分级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可耐受的并发症.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能增加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41例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观察组21例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则予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肝功能改变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并行两组1年内生存曲线统计.结果 治疗后1周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亦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皮肤黄染、巩膜黄染和皮肤瘙痒的消退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的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应加强随访,一旦可能发生黄疸者,果断实施根治性手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作者:梁如诗;李上宇;李仁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观察组9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5~7 d.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成芳;李官林;农玉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提高其救治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收治的2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存活患者和死亡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发生休克人数、受伤至入院时间、受伤距手术时间、白细胞计数和血糖升高人数等项目.结果 患者存活215例(77.9%),其中恢复良好132例,中残46例,重残29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61例(22.1%).死亡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低于存活组患者,休克人数多于存活组,受伤至入院时间和受伤距手术时间较存活组多,白细胞计数和血糖升高人数比存活组多(P<0.001).结论 基层医院应充分发挥急救中心的作用,规范和优化颅脑损伤的救治模式,不断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大限度地保障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
作者:黄东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1itis,NEC)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临床上以腹胀、呕吐、血便、严重休克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本病患儿的病死率为10%~50%[1].绝大部分NEC患儿早期经过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均良好,但重症NEC(如Bell分期的NECⅢ期[2])需手术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中常采用的手术方式为肠造瘘术、肠切除吻合术、肠管减压腹腔引流术,其中肠造瘘术在控制性损伤意义上对该类疾病重症患儿的救治中应用颇广.现就本科室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行肠造瘘救治的32例NE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易庆;梁彪;李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桂西铝工业基地居民血清铝(Al)、锌(Zn)、铬(Cr)、镁(Mg)含量与2型糖尿病(T2DM)慢性并发症的关系,分析其在T2DM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居住在桂西铝工业基地的初诊T2DM患者(A组)38例与T2DM并慢性并发症(B组)67例和健康成人(C组)87例的血清Al、Zn、Cr、Mg的含量,通过t检验比较两组间平均水平差异.并通过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Al、Zn、Cr、Mg在T2DM慢性并发症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①与C组比较,B组Al含量均偏高,Zn、Cr、Mg含量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A组和B组Zn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A组比较,B组的2个亚组的Zn及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DPN)组的Cr含量均偏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在B组的2个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将Al、Zn、Cr、Mg纳入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提示Zn、Cr可能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桂西铝工业基地居民血清Zn、Cr水平下降可能与糖尿病并慢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适当补充Zn、Cr可能对防治T2DM慢性并发症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韦华;吴标良;蒙连新;刘虹兵;杨大伟;罗桂情;欧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指骨骨折是手外科中常见骨折,由于手部功能的特殊性,如何做好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和功能恢复受到临床的重视.恰当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优劣和劳动能力的恢复.石膏外固定复位法和克氏针内固定法是早期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这两种治疗方法均存在缺点,因骨折部位固定不确定会导致患处出现骨畸形或骨不连的现象,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早期康复,达不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微型钛钢板应用于掌指骨骨折的治疗,满足了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可靠和早期康复训练三个原则,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1].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微型钛钢板治疗的掌指骨骨折患者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劲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产前诊断健康教育是减少或避免胎儿发生各种生理缺陷的有效措施.孕妇在孕期若是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则可能导致胎儿生长畸形,或患上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这种胎儿一旦出生,对于家庭及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产前筛查作为一项优生保障措施,可以有效地检出胎儿是否患有神经管畸形、21-三体及18-三体综合征[1].但很多高风险孕妇在行产前筛查后,由于顾虑较多而不愿接受进一步的产前诊断,从而有可能娩出缺陷胎儿.因此,产前筛查时开展科学、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消除孕妇的担忧,减轻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产前诊断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灿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单边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17例L4~5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患者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根管减压椎间Cage融合术(A组),17例L4~5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者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切除减压椎间Cage融合术(B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拍摄X线测量腰椎间隙高度的变化,融合节段融合率的变化,按日本外科矫形学会(JOA)的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下腰部疼痛、下肢根性疼痛症状得到缓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8个月随访时两组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两组JOA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减压椎间Cage融合术,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根管减压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疗效明显、费用降低、创伤小、愈合快,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可靠方法.
作者:王鹏;袁峰;王健;唐晓波;胡勇;陈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慢性化是我国卫生健康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截至2009年,全球约有3.5亿慢性HBV感染者,而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为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例[1].我国可用于治疗CHB的药物有干扰素及口服核苷(酸)类药物(NAs),但合适的治疗终点并不明确,目前亚太肝病组织与欧洲肝病协会的HBV管理指南[2~4]推荐将HBsAg转阴作为CHB治疗的理想终点,并推荐HBsAg转阴后可停药,推荐意见赋予了这个古老的HBV病毒标志物新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美金;蔡少航;黄其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手外伤约占创伤急诊患者总数的35%[1],手腕掌部严重切割伤可致神经、肌腱、血管损伤,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手外伤术后的治疗效果,除了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技巧外,还与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密切相关[2].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21例腕掌部严重切割伤急诊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海燕;刘爱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高级生命支持的影响.方法将8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成功恢复患者心跳后,对照组在30 min内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后续治疗,观察组则在10 min内进行全身亚低温处理,比较两组患者血乳酸水平及复苏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观察组复苏后12 h、24 h和48 h的血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GOS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复苏成功后10 min内进行24 h亚低温处理有利于提高复苏质量.
作者:文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使用高频超声来评估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程度,为临床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诊断提供依据,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 对46例糖尿病足患者(共59侧,A组)和健康志愿者89例(共178侧,B组)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测量踝管处胫后动脉内径、胫后动脉血流速度、胫神经横截面积.结果 胫后动脉内径A组为(1.56±0.31)mm,B组为(2.21±0.49)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胫后动脉血流速度A组为(33.53±13.33) cm/s,B组为(47.6±9.44)c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胫神经横截面积A组为(3.55±0.58)mm2,B组为(2.85±0.28)m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频超声检查提示:A组胫后动脉内径明显缩小、胫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低,胫神经水肿明显.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高频超声检查有明显胫后动脉内径缩小、胫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胫神经水肿者,内科治疗控制血糖后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郝晶晶;秦小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3岁,因肛周皮疹3个月就诊.患者自诉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肛周有2粒米粒大小的苍白色扁平丘疹,界限清楚,无明显瘙痒,当时未予重视.而后丘疹逐渐增大、增多,表面无破溃、糜烂、出血,伴恶臭,感轻度瘙痒,无明显疼痛,曾多次在当地诊治(不详),疗效不佳.
作者:唐秀生;姚婉玉;蒋远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1岁.因甲亢入院手术,患者于半年前发现甲亢,3个月前开始药物治疗,服用甲巯咪唑等药物1个月,症状缓解,一周前开始服用碘剂作术前准备.入院行B超常规检查,发现子宫增大,宫内孕单活胎,双顶径5.2 cm,股骨长3.3 cm,胎盘位于后壁,厚度2.6 cm,分级0级,羊水深约5.1 cm,胎心139次/min,羊水暗区漂浮物阴性,胎儿颈部见对称性肿大的甲状腺回声,两侧叶左右径约8 mm,前后径约11 mm,内见较丰富血流信号.除此外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超声诊断:①宫内妊娠约20+周,单活胎;②符合胎儿甲状腺肿大声像.
作者:李锐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将107例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6例)和临床蛋白尿组(28例),正常对照组(30例).同时检测四组患者的肌酐、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和Hcy.结果 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0.01),Hcy水平随UAER的升高而升高(P<0.01).结论 血清Hcy水平可作为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赵萍;周素娴;蒙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甲沟炎是指甲沟以及甲周组织的一种常见感染,表现为甲沟部位皮肤红、肿、疼痛,甚至继发甲下积脓、脓性指头炎、骨髓炎[1].化脓性嵌甲性甲沟炎是甲沟炎中较严重的一种,因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反复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行走及工作等特点,在身心上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多见于运动较剧烈的学生和年轻人,好发于足踇趾,发病原因有多种,如机械性损伤、挤压、碰撞及感染、撕脱肉刺,或修剪趾甲过深、鞋子过紧[2]等,有研究者认为还包括遗传因素[3].我科自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采用先拔甲,经换药一周后,再行部分甲床切除和部分甲旁软组织梭性切除后缝合及重建甲沟的手术方法治疗化脓性嵌甲性甲沟炎,共治疗22例(25足),无一例复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永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眠障碍和心血管疾病(cardiac vascular disease,CVD)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两者症状相互重叠,因此,睡眠障碍性疾病和CVD往往共存.睡眠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心血管的功能和病理.然而,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重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SAHS).SAHS可分为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性3型,其中大多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SAHS).因此,本文就OSAHS与CVD的主要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唐爱英;傅燕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结合双头式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Po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结合双头式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9例Pott骨折患者.结果 本组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个月.根据Baird和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9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4.9%.结论 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结合双头式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Pott骨折,可有效恢复踝关节正常形态并重建其稳定性,为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阮希圣;易志强;韦宝堂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