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骨转移瘤诊断的现状与进展

蒋炳辰

关键词:骨转移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
摘要:肿瘤骨转移是多种恶性肿瘤常发生的器官转移.当前,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及早发现骨转移对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存期都有重要意义.现将骨转移瘤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急演练在院前急救培训中的实践与探讨

    应急演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行政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及相关人员,根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活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果事先准备不充分,必然会出现反应迟缓甚至顾此失彼的情况,终造成不可挽同的损失.而应急演练正是检验、评价及保持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1].院前急救医疗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和致残率,而院前急救医疗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决定院前急救能力和急救质量的关键因素[2].

    作者:磨静佳;张剑锋;李超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可能会因此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休克、丧失生育功能,以及脑垂体坏死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故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减少和有效处理产后出血是产科医师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所以,诊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成为妇产科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了一些进展,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世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特点(附6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的临床特点及病程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13年3月间诊治的60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疾病的自然病程.结果 6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发病年龄21~90岁,中位发病年龄45.5岁,有出血症状者12例(20.0%),血栓症状者15例(25.0%),同时有出血及血栓者3例(5.0%),无症状者30例(50.0%).脾肿大35例(58.3%),肝大4例(6.7%).初诊时血小板计数(522~2384)×109/L,中位血小板计数1015×109/L,同时有白细胞升高者50例(83.3%),血红蛋白升高者20例(33.3%).51例患者做了骨髓活检,以大而多分叶的成熟巨核细胞增生为主,其中8例(15.7%)伴有网状纤维增生.48例行染色体核型检查,3例(6.3%)有异常.38例行JAK2V617F突变检测,30例(78.9%)阳性,8例(21.1%)阴性.随访时间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3例(6.7%)发展为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MF),1例转化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其余病情稳定.结论 ET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病程发展缓慢,临床症状以血栓和出血为主,无症状者比例较高,大多预后较好,主要进展为骨髓纤维化.

    作者:许蕾;庞丽萍;温娟娟;徐海婵;孙丽华;覃宝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在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2月~2014年1月就诊的42例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进行了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不同检测方法患儿的脱位准确率和旋转性脱位诊断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肯定脱位诊断率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层螺CT旋转性脱位诊断率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层螺旋CT对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X线,合理运用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率.

    作者:黄展坤;吴梦楠;黄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门诊婴幼儿静脉采血的护理体会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已成为抽血室的护理目标.婴幼儿血管细小且深藏,肉眼不易看到,且患儿不配合,家属要求高,希望一针见血,不理解护士的工作,容易引发医患冲突.我科通过对4352例患儿的观察与总结,在抽血过程中运用一些语言沟通与操作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穿刺成功率高,提高了患者家属满意度,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中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分离于阑尾组织细菌的97株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

    阑尾炎是阑尾组织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1].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阑尾穿孔致腹膜炎,甚至造成死亡[2].约10%的老年性急性阑尾炎患者就诊时已经形成周围脓肿[3].阑尾炎也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外科急腹症的25%[4].我院201 2年1 0月~201 4年1月送检的338份阑尾组织标本中,检测出阳性标本97份,均为单一菌株,阳性率为28.7%.现将97株细菌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光莉;张迪;杨云敏;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腹部超声诊断卵巢囊肿扭转的图像分析

    卵巢囊肿扭转为妇科急腹症之一,是指卵巢囊肿的供血血管发生扭曲.卵巢囊肿患者中约1 0%发生蒂扭转[1].目前,卵巢囊肿扭转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超声影像学检查,现将我院经超声诊断的40例卵巢囊肿扭转患者的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梁秋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后30min进食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后30 min进食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3年6~12月在消化内科住院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600例,单月检查的患者列入实验组(n=300),双月检查的患者列入对照组(n=300).实验组给予术后30 min进食,对照组给予术后2h进食.比较两组患者进食前焦虑、口渴及饥饿程度;进食前低血糖反应和低血容量发生率;检查前后大便隐血试验;进食后呛咳、误吸、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进食前焦虑、口渴、饥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000);实验组进食前低血糖反应低于对照组(P=0.0439);两组检查前后大便隐血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191、0.5210);两组患者进食后呛咳、误吸、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37).结论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后30 min进食,可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减轻焦虑、口渴、饥饿程度,降低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且不增加因进食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消化道出血症状,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素桢;黄明宜;尹毅霞;凌玉芳;李雯馨;陆晓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在B超导向下应用穿刺抽吸针抽出囊液,并注射硬化剂治疗,其中对照组硬化剂采用鱼肝油酸钠,注射量约为抽出囊液的25%,观察组硬化剂采用聚桂醇,在注入囊腔前反复冲入空气形成泡沫状,如囊肿直径约3 cm囊肿注射5 ml,直径为5 cm注射10 ml,均保留在囊内.随访并于手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B超,术后1年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5.28% VS 63.24%),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 VS 94.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囊肿体积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囊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疼痛、腹胀、呕吐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聚桂醇作为硬化剂超声引导下穿刺肝囊肿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与鱼肝油酸钠相当,但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坚持自测血糖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测血糖的相关因素,为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自测血糖提供依据.方法 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每日坚持自测血糖一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收集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测血糖的因素有糖尿病病程、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及是否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而多元logistic分析则表明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测血糖与文化程度,Exp(B) =1.350,95% CI (1.112~3.370),糖尿病病程,Exp(B) =2.744,95% CI (1.139~6.607),是否接受糖尿病知识健康教育,Exp(B) =0.404,95% CI (0.158~1.033)有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自测血糖与糖尿病病程、文化程度及是否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有关.

    作者:麦智敏;罗佩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颈动脉IMT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MAU)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测定确诊为亚临床甲减合并冠心病56例患者的hs CRP、尿MAU、颈动脉IMT、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等指标,并与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清TSH、hs CRP、尿MAU、颈动脉IMT、TC及LDL 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亚临床甲减可以影响冠心病,增加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的表达,影响尿MAU及颈动脉IMT,从而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的风险.

    作者:顾顺忠;王德琴;丁宏胜;王世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应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 通过圈员参与该项活动,使癌痛患者不定时和不定量口服止痛药物的依从性缺陷率由改善前的53.33%降为改善后的17.77%.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癌症患者口服止痛药依从性有显著效果.

    作者:伍美娟;黄嘉玲;钟颖;刘梅凤;李竟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三元智力理论构建医学检验专业“三维循环”教育新型模式初探

    目前,由于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检验科中各种先进仪器设备不断更新,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几乎没有纯手工操作项目,而学校基于教学成本及学校发展全局考虑,实验室建设投入往往跟不上医院检验科发展步伐,造成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致使医学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呈现日益下滑的趋势.

    作者:邓益斌;韦叶生;罗艳红;黄跃斌;费世杰;邹佳峻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中NPHS1基因研究进展

    在肾小球疾病中,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 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SRNS)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PNS)的10%~20%,且1 0年内将从SRNS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患者高达30%~40%,是临床上的一大棘手问题.1998年,肾小球足细胞裂孔隔膜(slit diaphragrn,SD)上的分子蛋白nephrin问世,使肾小球的研究提升到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肾小球足细胞相关分子的作用机制,有望为肾病综合征等肾小球疾病的基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新途径.

    作者:覃幼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采样抽取1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给予利培酮治疗;实验组74例,给予帕利哌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社会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显效率为93.24% (69/74),远高于对照组的78.38%(5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GQOLI-74与PAN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但帕利哌酮在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涌;邓花;谢振国;邓昌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组人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重组人胰岛素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观察组35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24 h不间断皮下泵入的给药方式,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值、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以及人均低血糖发生次数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及人均低血糖发生次数等方面均明显减少(P<0.05或<0.01).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不间断皮下泵入的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能有效、较快地控制血糖水平,且低血糖发生风险低.

    作者:李廷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2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末进行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规范用药指导以及强化疾病相关知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遵医用药、生活方式、饮食控制、相关知识掌握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由多种不良因素而引起,在护理过程中,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夏静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分析

    慢性泪囊炎是较常见的眼病,女性多发,以溢泪、流脓性分泌物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使阻塞的鼻泪管再通.我们从201 2年2月至201 3年2月对在我院就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52例(72眼)分别行泪道浚通术和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对比两种术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慢性泪囊炎患者52例72眼,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6~72岁,发病1~1 0年.术前泪道冲洗有脓性分泌物反流,均为鼻泪管阻塞,未行手术治疗.随机分成两组:泪道浚通术组24例31眼,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联合手术组)28例41眼.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廷励;谢春霞;马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术后口服达英-35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采用人工流产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达英35)的方法,研究达英35对人流术后避孕效果及减少人流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行人工流产的早孕(<10孕周)健康妇女3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于人流术后口服达英35,对照组采用除口服避孕药外的其他避孕方式,观察两组术后出血情况、子宫恢复情况、避孕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人流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人流术后口服达英35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可促进子宫恢复,治疗手段简单、经济,可减少人流术后并发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洪珊儿;林少环;王岸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黑骨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黑骨藤(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为萝蘑科(Asclepiadaceae)杠柳属(Peri ploca)植物黑龙骨的干燥根或全株,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一直作为草藤科类治疗风湿为有效的中草药,有万藤之王的美誉[1].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黑骨藤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药理活性,现对黑骨藤的药理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廖作庄;杨凤莲;王俊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