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武鸣县儿童哮喘防治现状调查与分析

李锦雁;梁修业;黄德恩;潘海玲;黄婉云

关键词:武鸣县, 儿童哮喘, 防治
摘要: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常见的儿科呼吸道慢性疾病,在过去20年中,已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表明大多数哮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手段也有很大进步,但是武鸣县儿童哮喘的防治情况不容乐观.笔者对本院门诊115例哮喘患儿的防治现状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加强医院应急管理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要求,医院需明确本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医院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医疗安全.我院是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一所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定编床位为1 200张,实际运行病床数1 500张左右,可以说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建筑物密集、交通拥挤,管道、线路密集、易燃易爆物品多,所以灾难脆弱分析必不可少.医院复审工作办公室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医院灾害脆弱性加以研究,了解与其相关的因素,以便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医院进行危机管理,提高医院的抗灾害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努力将灾害对医院运行的影响降到低限度,以保证医疗救治功能的正常发挥,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尹毅霞;林栩;区凌冰;王俊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的46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了相应的治疗,共化疗162个周期,无中途退出及死亡病例.PR 10例,SD 14例,PD 22例.近期有效率为21.74%,临床获益率为52.17%.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车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比较,腹腔镜辅助下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而远期疗效两者无明显差异[1],因此逐渐受到患者及外科医生所青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共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2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洁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其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单项评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结论 妇产科患者手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状况的改善有明显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有明显提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李月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临床路径组患者入院起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临床路径组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而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护理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莫明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单胎,患有妊高征、子痫前期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根据腰麻用药不同剂量及配方,分为D组(布比卡因7.5 mg)、G组(布比卡因10mg)、H组(舒芬太尼5 μg复合布比卡因7.5mg).观察并记录各组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的MAP、HR的变化;各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高平面、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及肌松效果评价;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及各组胸闷、寒颤、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麻醉后5 min的MAP、HR均较麻醉前降低,而G组较其它组下降更明显(P<0.05),其中12例需静注麻黄碱才能维持,且胸闷、寒颤、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D组、H组高.各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有10例麻醉高平面达不到手术要求,需硬膜外追加局麻醉药,与G组、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 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5μg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7.5 mg腰硬联合麻醉对妊高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效果佳,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经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鼻腔出血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鼻出血(epistaxis;nosebleed)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鼻出血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有反复间歇性出血,亦可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1],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治疗的关键是明确鼻出血的原因,准确找到出血点,及时有效采取止血措施和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笔者对2011年2月~2012年5月本院耳喉科住院的25例鼻出血患者,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美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运德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运德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毛细支气管炎70例住院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抗病毒处理及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应用运德素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5天,对两组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肺部体征、发热、憋喘、咳嗽症状持续的时间比较,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完成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组为100.0%,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德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治愈率提高,且安全有效.

    作者:马艳芳;叶梅;朱小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治疗的14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治疗组应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对照组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5.89%,对照组为91.7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77%,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都很显著,但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具有诸多优势而更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伟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6例肝性脑病脑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患者脑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6例肝性脑病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轻度异常5例(13.88%),中度异常11例(30.56%),重度异常20例(55.56%);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临床症状越重,脑电图改变越明显.结论 脑电图检查肝性脑病异常率高,可作为肝性脑病的诊断及判断疾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班亮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白大褂对内科首次住院患者血压脉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白大褂对内科首次住院患者血压、脉搏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500例内科首次住院患者,在人院时由接诊护士脱白大褂后按照技术操作标准中生命体征测量方法测量血压、脉搏,然后再由同一护士穿白大褂后使用同一台台式血压计,按照相同的方法在同一部位测量血压、脉搏,对两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较多内科首次住院患者因白大褂效应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且与患者文化程度成明显负相关,即文化程度越低,血压、脉搏差异越大(P<0.01).采取干预措施后,病人血压、脉搏较穿白大褂时明显降低(P<0.01).护士穿白大褂后所测得的血压总体相差收缩压大于9 mmHg,舒张压大于7 mmHg,脉搏总体相差大于9次/min,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大褂对内科首次住院患者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血压、脉搏影响较大,在临床中应警惕“白大褂性高血压”.

    作者:毛秀彩;苏飞群;黄淑娟;吴航;黎水莲;陈莲花;黄洁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管结扎束(LigaSure)在混合痔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管结扎束(LigaSure)在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5例混合痔患者在传统手术中应用血管结扎束闭合增生血管丛,观察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痊愈27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高达100.0%,出现并发症6例,未出现肛门狭窄症状.结论 血管结扎束应用于混合痔手术疗效显著,具有出血少、用时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达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白质疏松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白质疏松(LA)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128例,按是否符合LA影像学表现分为两组,T2DM组50例,T2DM合并LA组78例,记录所有受试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清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同型半胱氨酸,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定,比较两组间上述数值.结果 T2DM合并LA组MMSE、CDR、GDS、ADL评分与T2DM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两组HIS评分在5~6分之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合并LA加重了认知功能损害,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缺血损伤有关.

    作者:黄振宇;杨茜;廖书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术前肠道准备对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进食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一种术前肠道准备方法对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进食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42例患者在取得其积极配合的情况下,采取特定的饮食控制和加用肠道清洁剂和爽的方法行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要求进行饮食控制,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试餐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方面均早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共2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76%,对照组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共2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予特定饮食控制并加用肠道清洁剂和爽行肠道准备方法,有助于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对改善其术后进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8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疗效分析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由各种病因导致的生命危急的临床情况,可迅速进展至不可逆的脑死亡.及时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在CA抢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近年来CPR逐步得到规范和推广,但国内CPR成功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如何提高CPR成功率成为急诊科医师面临的艰巨问题.本文对我院急诊科2006年3月~2010年4月救治的58例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正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集血标本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提高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一次足量采血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将296例首次采集血液标本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8例,实验组经桡动脉采集血标本,对照组经大隐静脉采集血标本,观察两组患儿一次穿刺即采集到所需血量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一次足量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采血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取桡动脉穿刺采血法一次穿刺即可采集到所需血量,提高一次足量采血成功率,避免因多次穿刺造成患儿痛苦,且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推广.

    作者:肖少芬;许雪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在颈部食管胃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采用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在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83例食管癌行胃颈部吻合手术患者,对其中42例采用传统全层内翻缝合法,其余41例采用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进行切口吻合,观察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吻合口未出现瘘口,无食管反流现象.全层内翻缝合法共有10例患者出现吻合部狭窄,其中轻度狭窄5例,中度狭窄3例,重度狭窄2例;而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只有2例轻度狭窄,1例中度狭窄,无重度狭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27,P <0.05).结论 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由于缝合口薄,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太大的牵拉,周围组织受到的张力较小,同时其缝合口疤痕小,发生水肿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不易产生吻合部狭窄,效果好于全层内翻缝合法.

    作者:覃少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药学英语》在民族地区药学本科的教学——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在药学本科的培养方案中,很多医药院校都包含《药学英语》课程,或为专业必修课,或为专业选修课.不同院校所用的教材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而且普遍认为市场可供选择的几种教材各有优势,但是都存在一些不足[1,2],不少院校结合自身特点补充了一些教学资料甚至自编教材,同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西部民族地区药学本科中进行《药学英语》的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右江民族医学院2011版专业培养方案规定,《药学英语》是我校药学本科(四年制)学生第3~4学年的专业选修课程,共36学时2.0学分.从我校2009级药学本科开始,笔者从事了2年的《药学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下面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浅谈《药学英语》在民族地区药学本科中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陆世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三联疗法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作者:秦培英;禢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西药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内服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旺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