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艳华;罗立波;蒋敬庭
由于肾脏器官移植手术的大量开展及许多有效免疫抑制药物的常规临床应用,肺部感染是目前肾移植术后易导致死亡的并发症之一,病情较凶险且进展快,很快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难度极大,是造成肾移植受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本文就我院2003年 ~2011年收治的21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对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心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航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298例,随机分为两组.舒适护理组149例,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普通护理组149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心率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普通护理组血压、心率增高的发生率为16.1%(24/149),舒适护理组为6.1%(9/149),舒适护理组发生率更低(x2=7.6672,P<0.01).普通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3.2%(124/149),舒适护理组为98.7%(147/149),舒适护理组满意度更高(x2=21.5446,P<0.01).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张明媚;吕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性[1].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症状重,需及时诊断及治疗.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经过凶险,总体病死率为5%~10%[2].近年来胰腺炎的诊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各种治疗经验频见报道,个体化治疗的观点得到普遍认同.笔者自2006年1月~2011年8月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应用内科综合保守疗法治疗AP患者1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蒋炫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致病因素,占成人肾病综合征(neprotic syndrome,NS)的25%~40%,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0%,是国内外NS主要的病理类型之一,约占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66%.IMN主要的病理特征是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后期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而形成钉突和(或)相互融合.
作者:张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均经CT检查,其中2例加行动态增强,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CT表现.结果 3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无黄疸,CT均表现为胰尾部巨大的实性肿块,其中2例肿块内可见钙化,所有3例患者肝内外胆管均未见扩张,增强后,肿块囊壁及实性成分均明显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作者:何伟明;王刚;张达志;吴冰;马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结肠癌致肠梗阻是晚期结肠癌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该病由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症状不典型而往往容易被忽视.进展期结肠癌并发急、慢性肠梗阻可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尤其是具有特殊解剖结构的回盲瓣的存在,使得梗阻后的肠腔压力骤升,容易导致肠壁血供障碍及肠管坏死、穿孔甚至破裂,此时需按急症进行处理.我院对收治的58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庆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单胎,患有妊高征、子痫前期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根据腰麻用药不同剂量及配方,分为D组(布比卡因7.5 mg)、G组(布比卡因10mg)、H组(舒芬太尼5 μg复合布比卡因7.5mg).观察并记录各组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的MAP、HR的变化;各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高平面、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及肌松效果评价;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及各组胸闷、寒颤、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麻醉后5 min的MAP、HR均较麻醉前降低,而G组较其它组下降更明显(P<0.05),其中12例需静注麻黄碱才能维持,且胸闷、寒颤、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D组、H组高.各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有10例麻醉高平面达不到手术要求,需硬膜外追加局麻醉药,与G组、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 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5μg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7.5 mg腰硬联合麻醉对妊高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效果佳,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经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医疗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治疗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的职责范围日益拓宽,基层综合医院的护士将面临日益增多的各种临床应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由于缺乏相应的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培训,低年资护士在面临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突发事件的救援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如何快速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急救能力,已成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对53名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培训困境、对策及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覃金玉;林汉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白大褂对内科首次住院患者血压、脉搏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500例内科首次住院患者,在人院时由接诊护士脱白大褂后按照技术操作标准中生命体征测量方法测量血压、脉搏,然后再由同一护士穿白大褂后使用同一台台式血压计,按照相同的方法在同一部位测量血压、脉搏,对两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较多内科首次住院患者因白大褂效应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且与患者文化程度成明显负相关,即文化程度越低,血压、脉搏差异越大(P<0.01).采取干预措施后,病人血压、脉搏较穿白大褂时明显降低(P<0.01).护士穿白大褂后所测得的血压总体相差收缩压大于9 mmHg,舒张压大于7 mmHg,脉搏总体相差大于9次/min,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大褂对内科首次住院患者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血压、脉搏影响较大,在临床中应警惕“白大褂性高血压”.
作者:毛秀彩;苏飞群;黄淑娟;吴航;黎水莲;陈莲花;黄洁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治疗的14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治疗组应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对照组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5.89%,对照组为91.7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77%,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都很显著,但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具有诸多优势而更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伟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分析108例早期乳腺癌的病历资料,其中改良根治术组56例,保乳组52例,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保乳组患者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1%和94.3%;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和3.8%,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6.5%.改良根治术组患者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6.4%和95.3%,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6%和4.7%,生存率分别为94.6%和69.6%比较,两组3年局部控制、5年局部控制、3年远处转移、5年远处转移以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改良根治组(P <0.05).保乳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改良根治组(P<0.01),术后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及上胶水肿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良根治组(P<0.05),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对保留乳房的满意调查结果显示,保乳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改良根治术组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感觉失去乳房,缺乏安全感及身体的平衡感,生活质量及情志有所降低.结论 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综合疗法,可以达到与改良根治术相似的治疗效果,且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常见的儿科呼吸道慢性疾病,在过去20年中,已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表明大多数哮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手段也有很大进步,但是武鸣县儿童哮喘的防治情况不容乐观.笔者对本院门诊115例哮喘患儿的防治现状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锦雁;梁修业;黄德恩;潘海玲;黄婉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徽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内镜及超声微探头检查,记录病变的部位、大小、边界情况、来源层次、回声特征及治疗情况,总结其内镜及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9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病变位于食管21例(21.4%),贲门部5例(5.1%),胃底25例(25.5%),胃体9例(9.2%),胃角3例(3.1%),胃窦21例(21.4%),十二指肠14例(14.3%).病变性质多见的是平滑肌瘤或间质瘤,共41例,其次为息肉29例,异位胰腺13例,囊肿6例,脂肪瘤4例,布氏腺增生3例,类癌1例,食管黏膜下鳞状上皮异位1例.其中86例的EUS结果与病理一致(87.8%).结论 超声徽探头检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具有简便易操作、分辨率高、准确、安全、无创伤等优点,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途径,可指导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喻文强;周喜汉;尹毅霞;陆晓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前置胎盘是孕产期严重并发症,是妊娠中晚期及产时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剖宫产术是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措施.前置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收缩差,应用宫缩剂效果不理想.目前我国产妇多为初产妇,在进行中央性前置胎盘手术时,往往孕周少,导致胎儿成活率低,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剖宫产.此种情况下若行子宫切除术,会造成产妇及其家属精神和身心的创伤.笔者对前置胎盘剖宫产顽固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宫缩剂的同时,采用改良宫腔填塞纱条,使产妇失血量减少,避免了子宫切除,保留了生育能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冬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运德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毛细支气管炎70例住院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抗病毒处理及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应用运德素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5天,对两组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肺部体征、发热、憋喘、咳嗽症状持续的时间比较,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完成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组为100.0%,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德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治愈率提高,且安全有效.
作者:马艳芳;叶梅;朱小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采用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在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83例食管癌行胃颈部吻合手术患者,对其中42例采用传统全层内翻缝合法,其余41例采用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进行切口吻合,观察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吻合口未出现瘘口,无食管反流现象.全层内翻缝合法共有10例患者出现吻合部狭窄,其中轻度狭窄5例,中度狭窄3例,重度狭窄2例;而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只有2例轻度狭窄,1例中度狭窄,无重度狭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27,P <0.05).结论 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由于缝合口薄,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太大的牵拉,周围组织受到的张力较小,同时其缝合口疤痕小,发生水肿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不易产生吻合部狭窄,效果好于全层内翻缝合法.
作者:覃少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广西是马尔尼菲青霉菌流行区域[1],近年来,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病例日见增多,目前已成为广西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但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常导致误诊、漏诊.现将我院感染病科所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0例作如下分析.
作者:覃川;温小凤;蒋忠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将人工假体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髋关节,它能解除髋部疼痛,恢复关节功能,调整双下肢长度.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应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年龄、髋部骨质等情况,其适应证的掌握原则首先为解除疼痛,其次为改善髋关节功能.主要适应证有: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退行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强直、慢性髋关节脱位、关节成形术失败病例、骨肿瘤等[1].
作者:李敬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比较,腹腔镜辅助下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而远期疗效两者无明显差异[1],因此逐渐受到患者及外科医生所青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共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2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洁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 总结2005年10月至2012年5月57例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其中男39例,女18例,均为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经予以伤口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后,行封闭负压引流(VSD) 1~3次,后行创面直接植皮或腓肠神经滋养动脉带蒂皮瓣、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腓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腓肠肌内侧头带蒂肌皮瓣等皮瓣修复,创面愈合后可行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创面均愈合,骨折愈合好,功能恢复好,无感染病例发生.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结合外固定架并小腿皮瓣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功能恢复好,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的优点,是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裕辉;黄俊文;胡曙荣;潘月帆;王水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