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8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疗效分析

黄正斌

关键词: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摘要: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由各种病因导致的生命危急的临床情况,可迅速进展至不可逆的脑死亡.及时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在CA抢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近年来CPR逐步得到规范和推广,但国内CPR成功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如何提高CPR成功率成为急诊科医师面临的艰巨问题.本文对我院急诊科2006年3月~2010年4月救治的58例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封闭负压引流结合外固定架并小腿皮瓣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

    目的 探讨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 总结2005年10月至2012年5月57例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其中男39例,女18例,均为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经予以伤口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后,行封闭负压引流(VSD) 1~3次,后行创面直接植皮或腓肠神经滋养动脉带蒂皮瓣、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腓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腓肠肌内侧头带蒂肌皮瓣等皮瓣修复,创面愈合后可行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创面均愈合,骨折愈合好,功能恢复好,无感染病例发生.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结合外固定架并小腿皮瓣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功能恢复好,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的优点,是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裕辉;黄俊文;胡曙荣;潘月帆;王水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重度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护理进展

    小儿烧伤是指年龄在十二岁以下的患儿,其往往正处于一个生长发育的阶段,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尚未成熟,其解剖、生理、病理等各个方面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特点,烧伤以后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差,易发生休克、败血症、死亡等[1].重度烧伤患者由于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引起血管内液大量外渗,有效血容量进行性减少,如果此时不能及时有效复苏极易发生休克.

    作者:翁为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0例临床分析

    广西是马尔尼菲青霉菌流行区域[1],近年来,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病例日见增多,目前已成为广西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但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常导致误诊、漏诊.现将我院感染病科所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0例作如下分析.

    作者:覃川;温小凤;蒋忠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垂体后叶素及益母草注射液等药物来加强宫缩.常规治疗无效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一般采用宫腔填塞、子宫动脉结扎、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才能有效控制出血.我院对使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等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用药后宫缩乏力明显改善,止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秋玲;米建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徽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内镜及超声微探头检查,记录病变的部位、大小、边界情况、来源层次、回声特征及治疗情况,总结其内镜及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9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病变位于食管21例(21.4%),贲门部5例(5.1%),胃底25例(25.5%),胃体9例(9.2%),胃角3例(3.1%),胃窦21例(21.4%),十二指肠14例(14.3%).病变性质多见的是平滑肌瘤或间质瘤,共41例,其次为息肉29例,异位胰腺13例,囊肿6例,脂肪瘤4例,布氏腺增生3例,类癌1例,食管黏膜下鳞状上皮异位1例.其中86例的EUS结果与病理一致(87.8%).结论 超声徽探头检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具有简便易操作、分辨率高、准确、安全、无创伤等优点,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途径,可指导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喻文强;周喜汉;尹毅霞;陆晓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临床路径组患者入院起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临床路径组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而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护理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莫明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三联疗法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作者:秦培英;禢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如何做好医院临床实习带教

    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核心部分之一,是完成医学教学计划的后阶段,也是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阶段.通过临床实践使实习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实习生独立完成医学实践工作的能力[1].因此,做好医院临床实习带教,对保障医学教育质量和提高医学实习生综合素质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对如何做好医院临床实习带教进行分析讨论,旨在进一步提高带教质量,为临床一线培养优质人才.

    作者:农永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败血症合并颅内出血一例

    病例介绍患儿,男,出生12天,因反应、吮奶差3天于2010年12月9日住院,系足月顺产第1胎,出生体重3 300 g,因在当地卫生院出生,羊水、脐带、胎盘、Apgar评分均不详,但否认有窒息.生后一直予母乳喂养,吮奶好.因患儿有咬乳头现象,家人于入院前连续3日按当地习俗予挑马牙,且在挑马牙处涂上少许鸡粪,患儿开始反应、吮奶差,伴有发热及肢体抽动,未予任何诊治直接到我院就诊.

    作者:卢晓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性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12月间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52例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以HS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满意度为98.08%,优良率为96.15%(以HSS评分进行评价),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均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唐继仁;梁再卿;陈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单胎,患有妊高征、子痫前期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根据腰麻用药不同剂量及配方,分为D组(布比卡因7.5 mg)、G组(布比卡因10mg)、H组(舒芬太尼5 μg复合布比卡因7.5mg).观察并记录各组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的MAP、HR的变化;各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高平面、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及肌松效果评价;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及各组胸闷、寒颤、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麻醉后5 min的MAP、HR均较麻醉前降低,而G组较其它组下降更明显(P<0.05),其中12例需静注麻黄碱才能维持,且胸闷、寒颤、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D组、H组高.各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有10例麻醉高平面达不到手术要求,需硬膜外追加局麻醉药,与G组、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 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5μg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7.5 mg腰硬联合麻醉对妊高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效果佳,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经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的46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了相应的治疗,共化疗162个周期,无中途退出及死亡病例.PR 10例,SD 14例,PD 22例.近期有效率为21.74%,临床获益率为52.17%.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车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20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子宫颈癌.根据资料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一般在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发病率较高[1],其病因不明,疑与雄雌激素的改变和紊乱有密切关系.另外与遗传、生育、哺乳、高脂肪饮食有关[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肥胖可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增加了发病的机会.

    作者:潘艳艳;冯丽丽;宋绪梅;余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神经内科治疗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根据有无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仅给予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生活质量.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A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B组患者SF-36量表中各维度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韦双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解黑便误诊胃十二指肠溃疡14例分析

    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解黑便是其常见的症状,但有一部分下消化道疾病也可以有解黑便现象,主要跟出血量的多少和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的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我们在工作中常常忽视这一现象,以致容易漏诊、误诊.本文收集并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单纯解黑便96例患者中,14例误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汤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乳腺癌不同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分析108例早期乳腺癌的病历资料,其中改良根治术组56例,保乳组52例,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保乳组患者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1%和94.3%;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和3.8%,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6.5%.改良根治术组患者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6.4%和95.3%,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6%和4.7%,生存率分别为94.6%和69.6%比较,两组3年局部控制、5年局部控制、3年远处转移、5年远处转移以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改良根治组(P <0.05).保乳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改良根治组(P<0.01),术后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及上胶水肿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良根治组(P<0.05),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对保留乳房的满意调查结果显示,保乳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改良根治术组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感觉失去乳房,缺乏安全感及身体的平衡感,生活质量及情志有所降低.结论 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综合疗法,可以达到与改良根治术相似的治疗效果,且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长期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地高辛对慢性快速房颤心室率控制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地高辛对慢性快速房颤心室率控制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98例慢性快速房颤患者分为小剂量胺碘酮十地高辛的治疗组和地高辛对照组,用药后观察心室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小剂量胺碘酮十地高辛疗组能更好地控制心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心功能改善程度相似.结论 长期使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地高辛治疗慢性快速房颤,既能安全有效控制心室率,又能改善心功能.

    作者:刘俊伟;苏镜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体会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和直肠交接部到齿状线之间的恶性肿瘤,而距离齿状线5 cm以下的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高达60%~75%.随着我们对盆腔、直肠局部解剖学认识的深入以及医疗器械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已经成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低位甚至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开展越来越多,其成功率和安全性也逐渐得到认可.我们2009年8月~2012年5月共收治直肠癌患者73例,其中低位直肠癌45例,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6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植华德;何德荣;梁待宁;梁其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儿童前牙外伤脱位的两种再植方法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研究儿童前牙外伤脱位先行根管治疗后再植和先再植必要时行根管治疗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儿外伤致前牙脱位共125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根管治疗后再植,对照组再植3个月后行根管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牙根吸收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脱位前牙再植时间越早,再植成功率越高.实验组患儿脱位前牙再植时间在<30 min、30~60 min、>60 min的成功率均较对照组高(P<0.01),而失败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或<0.01).结论 对儿童外伤脱位前牙先行根管治疗再植有利于提高再植的成功率.

    作者:朱仕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比较,腹腔镜辅助下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而远期疗效两者无明显差异[1],因此逐渐受到患者及外科医生所青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共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2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洁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