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探讨

陈萍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患者, 药物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摘要: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具体干预策略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80例,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预策略.结果:80例患者中,CPAT优36例,CPAT差44例,分别占45.00%、55.00%.CPAT影响因素,性别、病程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程度、支付方式、并发症以及服药种类等因素,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系统评价.方法:将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的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开腹手术,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量;丛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血液标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比较

    目的:对不同血液标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进行统计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生化项目检测的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不同血液标本五种,比较分析检测的结果.结果:与A标本相比,B、C、D、E各组标本间的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不同血液标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可存在一定的显著统计差异效果,对此,在临床生化检测中,需对不同血液标本先进行分型,然后再进行检测分析,以尽可能减少检验结果的误差.

    作者:杨芳;刘凤琴;杨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体会分析

    目的:探究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2年4月-2017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260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手术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的治疗效果为100.0%;患者手术的时间为40到8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56.58±3.46)min;全部患者中,有4例患者术后发生腹股沟疼痛,6例患者阴囊积液,尿潴留患者5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7%(15/260),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10天,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75±2.43)天.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地以及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作者:郭先锋;王淑芸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的临床观察和策略

    目的:讨论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情况的临床效果和优化策略.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前来参与治疗的100名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在患者住院过程中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观察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胃动力障碍发生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原因,并对相关的疾病发生原因进行优化.结果:在100名急危重症患者中有48名患者伴有胃动力障碍情形出现,在经过相关医疗手段的治疗后,37名患者的胃动力障碍情况得到有效缓解.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影响神经内科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患者自身体质及治疗不当引发其他疾病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此提升神经内科危重症的治疗效果,从而保障我国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作者:张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OSAHS患儿平均分作两组,即A组50例,行常规治疗;B组50例,行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后恢复通气的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反B组手术的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A组,比较具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积极采取低温等离子技术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缓解术后疼痛,该术式在临床上具备较高的运用价值.

    作者:刘树林;张吉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着重于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的不良反应和临床有效性.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实验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呕吐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体重增加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35%,但实验组失眠率与头痛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的疗效,但前者容易引起头痛与失眠,后者容易引起体重增加,建议临床谨慎用药.

    作者:刘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小儿肺炎的患儿中选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对其进行编号,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37%)明显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21%)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护理,可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缩短住院时间,对患儿尽快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罗明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心血管呼吸内科收治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操作熟练度、综合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发生风险事件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操作熟练度、综合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丹;卢俊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庄河市2012年洪涝灾害的预防控制措施评估报告

    通过对2012年庄河市洪涝灾害的现场调查,明确受影响的人群健康状况,了解灾情及对庄河地区的影响.运用横断面和回顾性研究对已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估,从而确定优先的干预措施,为以后洪涝灾害的防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汤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衰的效果评价

    心衰主要是指患者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产生一定的障碍,进而导致血液流通性较低,淤积在静脉血管内,终引发的一系列障碍疾病群[1].呋塞米主要用于治疗心脏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机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2].本次研究中就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衰的效果评价进行分析,现报道结果如下.

    作者:孙学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对目标学校采取一系列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干预活动后,采用直接和间接评价指标,全面分析结核病防治知识,促进对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干预效果.结果: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31.32%,干预后为98.90%(P<0.05).同时学生的行为正确率也明显提高.结论:在学校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效果极为显著.

    作者:李国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盆腔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分析

    目的:分析盆腔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本科室的70例盆腔炎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差异把他们分成常规组与优质组各3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依次是8.6%、11.4%、88.6%,优质组依次是2.9%、2.9%、97.1%,优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盆腔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满意,可较大程度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建议推行.

    作者:孙芳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波依定和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对比分析探述

    目的:分析在患有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硝苯地平及波依定两种药物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全年收治的142例高血压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匀分为传统组与科学组,传统组患者接受硝苯地平治疗,科学组患者则接受波依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科学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得到更好控制,明显优于传统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更少,双方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波依定的治疗效果更好,此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曹嘉;王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目的:此篇文章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护理风险及其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0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按照国际字母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2组神经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潜在护理风险进行识别,针对风险因素提出防范对策,对比2组护患纠纷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P<0.0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治疗后,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临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医学意义.

    作者:巴学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系统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指标明显优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非常理想,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了疾病症状,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黄芪注射液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3月~2017年06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2例,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成联合组与常规西医组,每一组46例.在联合组中有25例患者是男性患者,21例患者是女性患者;在常规西医组中有26例患者是男性患者,20例患者是女性患者.常规西医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结果:联合组经治疗后有效率为97.83%,明显优于常规西医组的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黄芪注射液能有效矫正肺心病患者心肺功能,保护心肌,改善血气分析指数,降低肺动脉高压、起到利水消肿等作用.在合理氧疗、积极控制感染、平喘、祛痰治疗基础上加以辅助使用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祁卫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价值.方法: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117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59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膝关节优良率(98.31%)明显比对照组膝关节优良率(87.93)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护理中具有明显效果,可使疼痛有所缓解,促进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静;姜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与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时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与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中晚期胃癌患者共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将两组近期疗效、消化道毒性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在消化道毒性反应情况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中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参苓白术散加减与化疗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使化疗的毒副作用显著减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月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28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6年12月住院的2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经3~24月的随访后判定疗效.结果:28例患者中切口愈合甲级22例,乙级2例,有4例开放性骨折手术切口经原伤口,局部皮肤干性坏死,痂皮自行脱落后愈合良好,未见骨、内固定外露.骨折愈合满意,踝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泽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10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张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