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龙丽珍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护理干预, 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的康复.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腱鞘巨细胞瘤一例

    恶性腱鞘巨细胞瘤(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MGCT-TS)是一种罕见的肿瘤[1],术前诊断较难,需术中病理诊断.我院近期诊断1例恶性腱鞘巨细胞瘤,现结合文献,了解MGCT-TS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治疗、预后.

    作者:张福志;赵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桂西某县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安全套使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桂西某县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方法 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对该县500个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艾滋病的知识和安全套的使用等内容.结果 该县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知晓率为45.21%,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年龄、文化程度和调查地点是艾滋病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安全套使用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目前该地一般人群对艾滋病认识水平不高且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很有必要加强艾滋病知识及安全性行为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艾抗艾意识,切实维护广大人群的身体健康.

    作者:廖慧娴;裴威;常国楫;梁建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胆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89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患者5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活动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 LC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日、出血量、正常活动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院时切口疼痛率均低于MC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MC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C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LC、MC两种手术治疗胆结石各有优缺点,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患者以何种手术方式行胆囊切除.

    作者:谭开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症手足口病26例临床特征分析

    近二三年来,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呈流行上升趋势.今年4月份开始,我县手足口病爆发流行,重症病例明显增多,4月份有2例死亡病例.因此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尤为重要.我院是手足口病病例定点收治医院,现将2012年4~6月份收住院的26例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表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6例患儿均为我院2012年4~6月份收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重症病例诊断标准[1],临床分期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的标准分期[2].男13例,女13例;发病年龄<3岁24例,3~6岁2例,平均年龄1.8岁;来自农村25例,城镇1例,其中留守儿童15例;出现重症时间:半天2例,1天8例,2~3天16例,均有流行病学接触史者,其中11例为家族中子女先后发病.

    作者:黄精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体征、症状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够提高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胜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体检人群不同年龄段男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踝臂指数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男女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 体检者共691人,根据不同年龄分为中青年组(20~50岁)、中老年组(50岁以上)测定两组的Hcy水平并分析与ABI的关系.结果 中老年组Hcy水平高于中青年组,ABI低于中青年组;组内男性Hcy水平高于女性,女性ABI高于男性.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踝壁指数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相同年龄段男性Hcy水平较女性明显增高,相同年龄段女性ABI高于男性.体检人群中常规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防治早期动脉硬化以及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男性体检者,意义更大,值得推广.

    作者:黎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0例经抽血化验明确诊断为高脂血症患者按就诊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降脂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等指标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1).治疗后两组绝大部分血脂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0.01),治疗组改善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治疗中均未发生严重副作用.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调脂药.

    作者:黄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弱视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64例(404只患眼)弱视小儿从筛查、验光检查、配镜、遮盖治疗、精细目力训练,使用弱视治疗仪等行综合治疗,同时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指导,加强心理护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坚持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结果 经过2个月至2年不等的弱视综合治疗,总治愈率为93.8%,总有效率为99.5%,264例患儿依从性较好,终无一例放弃治疗.结论 护理干预对提高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有肯定的作用.

    作者:苏炳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抢救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抢救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抢救,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抢救所用的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急救护理程序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锌、RF、抗-CCP抗体、CRP与RA骨质疏松、关节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锌离子、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C-反应蛋白(CRP)与RA骨质疏松、关节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分析收治的108例RA患者的临床表现及X线分期.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其抗-CCP抗体水平,乳胶凝集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F),免疫荧光法测定CRP,化学法检测血清锌离子浓度.结果 RF、抗-CCP抗体与锌离子浓度无关(P>0.05),CRP、骨质疏松、关节功能障碍与锌离子浓度有关(P<0.05或0.01).RF、抗-CCP抗体、CRP与骨质疏松无关(P>0.05).结论 类风湿因子阳性、抗-CCP抗体阳性、CRP升高与RA患者骨关节破坏关系不大;锌离子浓度低下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关节功能障碍有关.

    作者:揭旭日;陆翔;王小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轻比重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单侧腰麻在老年人下肢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轻比重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实施单侧腰麻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58例高龄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0.25%布比卡因3 mg或0.375%布比卡因3 mg联合舒芬太尼10μg进行单侧腰麻,记录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有效镇痛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达到高麻醉平面例数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能起到单侧下肢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Ⅱ组麻醉有效镇痛时间长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及达到高麻醉平面的例数相比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各有12例,集中在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轻比重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单侧腰麻应用于老年下肢手术能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邓军;廖增定;冯熙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的直肠癌发病特点是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高,中青年发病率较高.外科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吻合器的推广,使Dixon手术明显增多,大大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我科2001年3月至2010年10月使用双吻合器用于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106例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分析及预防措施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是经皮通过椎弓根外或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填充材料如骨水泥等,以达到缓解疼痛,防止塌陷,增加椎体稳定性和椎体强度的效果.PVP临床上多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骨水泥渗漏时有发生,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分析2008年3月~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87例患者,对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和措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仇继任;陆茂德;葛顺杰;罗坤烈;葛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现状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related anemia,CRA)是由肿瘤本身或放化疗引起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低下,是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已经得到明显延长,CRA对患者的治疗、生存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日益严重,本文就CRA的发生机制及诊疗现状作一综述.流行病学及其临床表现贫血是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肿瘤类型、分期和治疗手段有关[1],发生率39%~55%,骨髓瘤、淋巴瘤、肺癌、妇科肿瘤及生殖系统肿瘤更易发生贫血,可达60%以上[2],在接受放化疗的患者中,贫血发生率达90%,其中20%患者需要接受输血治疗[3].CRA的原因复杂,绝大部分很难确切说是哪一种因素引起,多为综合因素所致.失血(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手术时失血)、红细胞成熟障碍(溶血以及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等)、骨髓抑制(肿瘤侵犯骨髓、化放疗所致骨髓抑制、化疗的肾毒性致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以及慢性疾病性贫血(ACD)是常见原因[4],其发生、发展常与多种炎症因子(如IL-6、IL-1、TNF-α等)所致的铁利用障碍、骨髓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反应性下降及EPO生成不足等有关.CRA的临床表现多样,以疲乏、头晕、眼花、纳差、气短等较为常见.血液分析主要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多正常或降低,血清铁降低;骨髓细胞学多表现为细胞内铁减少.

    作者:张红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预警及监测项目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的监测项目,探讨其早期预警指标.方法 对武鸣县妇幼保健院及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123例手足口病患者早期进行监测,分析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与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的年龄、热度、热程、神经系统症状、血常规、血糖等指标,比较普通型与重型及危重型检测指标的区别.结果 ①1123例患者中有128例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其中危重型手足口病15例,死亡6例.②995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128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P<0.01),而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的热度及热程也低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P<0.01).③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中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比例(10.75%)小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61.72%),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及血糖水平也高于普通型(P<0.01).结论 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的高危因素有:年龄偏小、热度高、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高中性粒细胞、高血糖等,临床上应注意防护.

    作者:黄剑飞;黄国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标准评分法和简易评分法逐一进行评分对比,观察评分结果对病情评估的准确性及相关性,比较两种评分符合率.结果 随着诊断符合项目增多,简化评分均低于标准评分,但两种评分法非危重、危重及极危重病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化评分法可以作为有效评价指标用于临床评价危重患儿,两者结合应用能准确判断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状;陈靖梅;黄丽雯;周雪枚;陆青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7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两组疗程均为8周,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u=2.2204,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辛伐他汀有助于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使用安全方便.

    作者:王植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5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胃镜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胃镜下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5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难以接受胃镜治疗而采取保守治疗的4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抑酸药物、止血药、血管加压素或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则根据出血原因分别选取以下胃镜治疗方案:静脉曲张性出血给予镜下硬化处理、套扎处理等;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给予镜下喷洒药物止血、金属钛夹止血及高频电凝止血等.对比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再出血率和患者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胃镜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且可行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海东;韦良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的康复.

    作者:龙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68例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各组均连续治疗30天;对比分析各组间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安全、有效,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作者:卢潇宇;黄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