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立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与规律,分析其原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医务人员上报的106例ADR,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男性发生ADR比例多于女性,构成比为58.5%和41.5%;②>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多,占46.2%;③抗微生物药和中成药是引起ADR的前二位药物,分别占35.8%和20.8%;④静脉给药途径是发生ADR的主要途径,占60.4%;⑤ADR累及前三位的器官或系统分别是皮肤及附件占34.1%,其次是消化系统占20.7%,心血管系统占15.1%.结论 对基层医院ADR进行分析,可明确ADR发生的规律,为临床规范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作者:白春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的康复.
作者:龙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恶性腱鞘巨细胞瘤(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MGCT-TS)是一种罕见的肿瘤[1],术前诊断较难,需术中病理诊断.我院近期诊断1例恶性腱鞘巨细胞瘤,现结合文献,了解MGCT-TS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治疗、预后.
作者:张福志;赵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特征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通常以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远期效果不理想,而鼓膜切开置管可能是好的人工咽鼓管,它可以持续一段时间,起到引流和调压的作用[1].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科采用鼓膜放置自制哑铃型通气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2例(79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业武;张文华;吴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6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可以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廖丽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8例,根据患者意愿,将所有患者分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即开腹阑尾切除术(开腹组,n=38)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组,n=40).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开腹组出现6例并发症患者,其中4例为术后切口感染或液化,2例有腹腔引流物轻微血性,经予止血药口服后,逐渐好转.腹腔镜组未出现中转开腹手术,未发现并发症患者.随访3个月,均未出现肠粘连.两组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结论 急性阑尾炎运用腹腔镜治疗,具有术后并发症少、诊断与治疗双重作用、避免术前误诊发生延误病情、肥胖及位置异常阑尾更易探查等优点,是开腹术无法比拟的.
作者:杨大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世纪90年代初,经皮人工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被弗吉尼亚大学率先介绍到美国,从那时开始,PVP成为一种治疗疼痛性椎体损害的常用方法,如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等有关的疼痛,椎体压缩性骨折伴随的剧烈疼痛是常见的医学问题,PVP技术应用前,除了卧床休息和对症处理疼痛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用的治疗方法不多,PVP有较好的缓解近、远期疼痛疗效,并且对既往标准的临床治疗方法——卧床休息和止痛药构成了挑战[1].
作者:李秀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只.DN组、预防组和治疗组糖尿病造模成功后,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干预,对照组仅注射柠檬酸缓冲液.第8周测定相关生化指标,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后,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大鼠肾小球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 预防组和治疗组相关生化指标较DN组好转,肾脏病变减轻,PCNA表达于肾小球固有细胞.DN组肾小球中PCNA的表达均较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明显上调.而预防组、治疗组肾小球中PCNA的表达较DN组下调,且预防组PCNA的下调更为显著.结论 阿托伐他汀通过下调肾小球PCNA表达,抑制肾小球细胞增殖实现对DN的保护作用.
作者:尤燕舞;林栩;杨发奋;王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本院三年来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综合医院中药饮片用药情况,为中药饮片的采购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2009~2011年中药饮片的用药品种、销售金额、销售总量、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本院使用中药品种308种,92%以上为《中国药典》收载品;中药饮片销售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销售量排序连续三年均列前7位的中药饮片有甘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赤芍、丹参;其中甘草、黄芪、党参、白术的销售量及DDDs排序各年度均列前5位.结论 本院中药饮片使用品种构成合理,饮片销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人均日剂用量偏大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和加强对中药品使用的管理.
作者:冯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围刺埋线配合体穴埋线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接受局部围刺埋线配合体穴埋线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曲安奈德混悬液局部封闭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以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1).治疗后两组四个症状积分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患者的皮损、瘙痒、渗液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疗程结束后3个月内,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7.5%,对照组复发27例,复发率为67.5%,治疗组的复发率较低(P<0.01).结论 围刺埋线配合体穴埋线是治疗肛周湿疹的一种有效方法,近期疗效确切,疼痛少、起效快,复发率低,可重复操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谭红;欧阳小琳;廖飞玮;冯卫敏;韦春凌;肖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行业的快速发展,患者和家属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新的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及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开展,使患者对自身健康和护理知识的需求有了较高的期望,而在临床实践中,因为各种原因发生护患纠纷也不断增加[1].当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的提高,使得护患矛盾日益突出,致使护理人员承受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护患纠纷越来越重要[2].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护理人员面对护患纠纷时的心理应激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期有效预防和避免护患纠纷,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忠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向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该病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力缺损,病程多迁延,同时是一种终生性疾病[1].多年来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研究有了较大的突破,本文对研究取得的成果作一综述.传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研究始于传统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该类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包括思维紊乱、妄想、幻觉、运动障碍等)治疗效果较好,对阴性症状(反应迟钝、意识缺乏、兴趣缺乏等)和认知功能受损(注意力下降、记忆障碍、执行功能障碍等)无效,并会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其副作用有肌张力障碍和肌强直、震颤、催乳素水平升高、体重增加、椎体外系症状(EPS)、静坐不能和迟发性运动障碍(TD).
作者:何小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反复扩缩式快速扩弓矫治联合前方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81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为(11.3±1.26)岁,对患者进行反复扩缩式快速扩弓矫治联合前方牵引矫治,并在实验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颊侧(牙合)情况、牙齿排列、覆(牙合)、覆盖及中线等指标,并采用PAR指数进行加权分析.结果 矫治前PAR分值为(23.16±8.66)分,矫治后PAR分值为(1.84±2.44),减少了(21.32±9.18)分,矫治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AR指标颊侧(牙合)情况、牙齿排列、覆(牙合)、覆盖及中线等矫治前后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未见有牙(牙合)无改善或者恶化,改善患者占26.3%,极大改善患者占74.7%.结论 反复扩缩式快速扩弓矫治联合前方牵引矫治能够有效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
作者:李大建;王娜;龚犁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负压套扎治疗痔疮的适应证,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156例内镜下负压套扎治疗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1年,治疗对外痔、Ⅰ至Ⅲ度内痔及其合并外痔的混合痔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1.67%,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负压套扎治疗外痔、Ⅰ度至Ⅲ度内痔及其合并的混合痔近期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简单、痛苦小、优势明显的好方法.
作者:姜志勇;刘福建;关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执行力可以理解组织实施并完成任务的能力,护士的执行力就是护士组织并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1].护士执行力如何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本文通过对广西百色市13家基层妇幼保健院共454名护士执行力调查,分析专科医院护士执行力缺乏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专科医院护理管理层能更加科学、规范地制定各项计划、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唐云鹰;陈晓云;韦琼兰;李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肘管综合征是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尺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骨间肌及拇收肌萎缩、爪形手畸形、手指内收及外展受限等症状.常常与肘部活动过多有关[2,3],在青少年中少见.儿童肘关节损伤,部分出现误诊、复位固定不佳和骨骺损伤而致肘关节的外翻畸形,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发生尺神经慢性炎症,出现肘管综合征.本院对25例青少年患者进行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25例均为2008年至2010年收治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14~25岁,平均20岁.病程3周到2年,平均5个月.优势手9例,非优势手16例.有肘部骨折史6例,无骨折史19例.学生9例,文员及其他16例.25例均有患小指麻木,手掌尺侧麻木8例,手第一骨间背侧肌及小鱼际肌萎缩14例,手握笔无力、手指不灵活13例.单纯切开11例,屈肌筋膜下前置14例.
作者:黄家良;张瀚;梁树威;林树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依托咪酯麻醉在住院老年患者结肠镜下治疗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19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组(E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组(P组),在BIS指导下施行麻醉,记录麻醉前、肠镜治疗中、麻醉后几个时段的BP、ECG、SpO2的变化.观察注射疼痛、肌阵挛、血压降低、心律失常、低氧饱和度、术后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P组在BIS值降到50时的SBP、DBP、HR及在完全退镜时的DBP比用药前显著降低(P<0.05);E组生命征变化不明显(P>0.05);E组在BIS值降到50时的SBP、DBP及完全退镜时的SBP与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处理的低氧饱和度(SpO2<90%),E组低于P组(P<0.01);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SBP<90 mmHg或HR<50次/分),E组低于P组(P<0.01).结论 靶控输注依托咪酯麻醉应用于住院老年患者的结肠镜下治疗对心肺抑制小,麻醉效果满意.
作者:陆彬堂;黎必万;檀文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前列腺增生(BPH)是以排尿不畅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病[1].随着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佳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方法,其通过内窥镜在电视屏幕下施行手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可重复进行、适应证广、切除彻底、术后恢复快、疗效持久等优点[2].2010年1月至201 2年4月,我院泌尿外科施行TURP 100例,现将手术配合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廖春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刺激排痰法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为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的患者4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2例给予常规治疗,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2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激排痰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PaO2、PaCO2及SpO2等血氧饱和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及SpO2均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刺激排痰法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的康复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安全可靠.
作者:张如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related anemia,CRA)是由肿瘤本身或放化疗引起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低下,是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已经得到明显延长,CRA对患者的治疗、生存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日益严重,本文就CRA的发生机制及诊疗现状作一综述.流行病学及其临床表现贫血是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肿瘤类型、分期和治疗手段有关[1],发生率39%~55%,骨髓瘤、淋巴瘤、肺癌、妇科肿瘤及生殖系统肿瘤更易发生贫血,可达60%以上[2],在接受放化疗的患者中,贫血发生率达90%,其中20%患者需要接受输血治疗[3].CRA的原因复杂,绝大部分很难确切说是哪一种因素引起,多为综合因素所致.失血(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手术时失血)、红细胞成熟障碍(溶血以及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等)、骨髓抑制(肿瘤侵犯骨髓、化放疗所致骨髓抑制、化疗的肾毒性致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以及慢性疾病性贫血(ACD)是常见原因[4],其发生、发展常与多种炎症因子(如IL-6、IL-1、TNF-α等)所致的铁利用障碍、骨髓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反应性下降及EPO生成不足等有关.CRA的临床表现多样,以疲乏、头晕、眼花、纳差、气短等较为常见.血液分析主要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多正常或降低,血清铁降低;骨髓细胞学多表现为细胞内铁减少.
作者:张红雨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