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杨;毛宇飞
目的 通过动态喉镜观察声带沟患者的黏膜波动情况,了解声带沟的黏膜波特点.方法 17例声带沟患者的28侧声带沟病变声带根据症状及沟的形态分为3型,通过动态喉镜对其黏膜波形态分4度观察,对各型声带沟的黏膜波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侧声带沟病变中,存在黏膜波者25侧占89.29%,黏膜波消失者3侧占10.71%.3型声带沟之间的黏膜波动程度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声带沟大部分存在黏膜波动,各型声带沟病变有不同的黏膜波形态特点,动态喉镜观察黏膜波有助于声带沟的诊断及分型.
作者:张碧茹;龚坚;郑亿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干部病房及心内科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根据年龄性别分为四组:老年女性组、非老年女性组、老年男性组、非老年男性组.老年女性组根据心率变异分析(HRV)结果 分为两组,T2DM2组:T2DM伴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者;T2DM1组:T2DM不伴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者.所有病例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U)、空腹血糖、血脂、BMI,并与HRV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MAU与HRV病变程度、BMI、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与非老年女性比较,老年女性组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增多,空腹血糖、血脂、BMI显著增高,而TP、LF、SDNN、HF值均低于非老年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MAU水平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发生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曦元;梁伟东;陈婷;刘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母乳喂养既是一种原始的也是一种科学的喂养方法[1],母亲是靠自身的乳汁哺育婴儿,使人类得以繁衍、生存和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母婴分离,喂养失当,对产妇及婴儿在生理、心理上都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母体乳汁淤积,乳房胀痛,影响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发育迟缓等.为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成长,本文就泌乳排乳机制及母乳喂养优越性、母婴分离影响产妇泌乳的因素和促进产妇乳汁分泌的护理对策等作一综述,以指导护理实践.
作者:罗琳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改革传统的新护士带教方法 ,将手术室护理路径用于手术室新护士的全程理论及主要操作课程的教学培训.方法 以手术室护理路径为主线,以术前、术中、术后的工作流程为轴对新护士进行带教、指导和督导,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并与传统带教方法 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培训的新护士综合技能明显提高(P<0.05),手术医生和手术病人对新护士的满意度均有提高(P<0.05),教学老师的自身水平普遍提高,实现了教学相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减少了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培训手术室新护士适应手术室工作的特点,是一种实用、高效的手术室教学手段.
作者:刘颖;姚亚明;过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放置与取出是一种盲视下的操作,常会发生IUD变形、嵌顿、残留、断裂、异位等并发症,部分绝经一年以上的妇女生殖器明显萎缩,取环困难常导致取环失败.临床上对宫内嵌顿、断残IUD取出失败的患者可采用超声引导或在宫腔镜下取IUD.但超声引导下IUD与气体回声均为高回声,容易混淆;而宫腔镜设备投入费用高,难以在基层医院普及.为此,我们设计研制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取环钳,在腹部透视监视下对120例宫内嵌顿、断残环型IUD患者取环,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爱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胆石症并肝硬化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报道其发生率可达30%左右,究其原因可能与胆汁成分及肝功能异常有关[1].该病临床上治疗难度大,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我院自2002年2月~2009年6月手术治疗胆石症并肝硬化56例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韩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50%以上的正常小儿均会或多或少地出现黄疸,一般在出生7~10天内消退,迟不超过14天,此称生理性黄疸.若小儿14天后黄疸仍不消退,或黄疸出现过早、过重,均称病理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多不用治疗,而病理性黄疸可能引起后果严重的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据统计核黄疸50%~70%死于急性期,幸存者70%~90%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目前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多以蓝光治疗为主,辅以一些西药治疗,严重的用换血疗法.近十年来国内探索用中医药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实惠且毒副作用较小,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中药口服、外洗、静脉注射和灌肠及其他中医药治疗等几个方面,现综述如下.
作者:蔡颖;吴曙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ini-PCNL)对患者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结石取净率高,能保存或改善肾功能,已经成为尿路结石的现代治疗方法之一.我院于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应用B超定位引导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1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天平;刘国海;吴昌林;李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意外妊娠者通常选择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绝大多数患者能顺利终止妊娠,完全康复.少数患者存在不全流产宫腔残留,常规再次清宫术才能恢复,但有极少数患者仍存在不全流产宫腔残留的现象,需进一步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现将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黄永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9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治疗组72例采用耳内窥镜下急诊外科干预及明胶海绵贴补;对照组24例予以一般的干燥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72例在48小时内(急性期)就诊的66例患者穿孔缘有翻卷的鼓膜,经急诊耳内窥镜手术,2周内穿孔愈合率为93.9%(62/66);对照组24例中有11例穿孔缘有翻卷的鼓膜,2周内穿孔自然愈合率为27.3%(3/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伤性鼓膜穿孔急性期可见穿孔缘有翻卷的鼓膜,经急诊耳内窥镜下恢复其形态后并行明胶海绵贴补可明显提高鼓膜穿孔的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杨志鹏;蒋柏桥;曾汝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产后发生大出血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发生产后大出血病例262例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手术产及多胎分娩史也可增加产后出血率.结论 预防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因素,产后2 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有出血倾向及早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
作者:阳(子兑)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性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 分析收治的21例肿瘤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肾前性2例,肾后性9例,肾性8例,病因不明2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针对病因,积极纠正肾前性因素,予以白蛋白、血浆扩容,提高肾血流量;停用肾毒性强的药物;对有肾后性因素者,尽可能解除梗阻;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治疗指征,均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3次,每次3~4.5小时.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红蛋白、尿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愈5例,好转4例,未愈4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38.1%.治疗后尿素氮、肌酐、CO2CP均明显好转(P<0.05或0.01),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肾衰竭是肿瘤患者非常严重的致死并发症,积极预防急性肾衰竭,针对致病因素,尽早解除梗阻,合理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维平;何萍;熊长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主要以心脏、肌肉、眼部及周围神经并发症为主,引起脑梗死者极为少见,现就我院收治1例甲亢并发脑梗死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标良;何明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辖区老年人进行为期1 年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及遵医行为.结果 干预后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的生活方式、医疗保健行为均有所提高(P<0.01).结论 农村老年人缺乏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保健意识差,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专题讲座、上门进行指导及体格检查、对老年人进行跟踪随访等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德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病史介绍患者,男性,48岁,因从高处坠落致颈痛,四肢瘫痪23小时入院.入院时检查:T 36℃,P 60次/分,R 20次/分,BP 105/51 mmHg.神志清醒,双侧乳头水平以下躯体感觉完全消失,四肢肌力0级,左上肢触觉尚存在,右上肢触觉完全消失,病理征未引出.颈部CT示:C5椎体Ⅲ度滑脱,脊髓完全性横断损伤.入院时钾4.1 mmol/L,钠129 mmol/L,氯101 mmol/L,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
作者:尧国胜;李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脑脓肿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颅内并发症,我科1998年12月~2009年2月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脑脓肿患儿17例,15例行脓肿穿刺冲洗引流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戚益群;肖艳林;韦朴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微量泵胃饲与传统推注两种喂养方式的应用效果,探讨早产儿适合的喂养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50例早产儿病例,其中间歇输注组27例,采用电子输液泵喂养母乳(牛奶)0.5~1 ml/(kg·h),泵2小时休息1小时,然后交替进行,每天递增0.5~1 ml/(kg·h);推注组23例,给予母乳(牛奶)2 ml/(kg·d),每天递增5~10 ml.观察两种不同喂养方式早产儿胃肠损害发生率.结果 间歇输注组胃肠道损害发生率较推注组明显减少(P<0.05或0.01).结论 早产儿采用间歇喂养的方法 ,其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利于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值得推广.
作者:黄慧君;饶合兰;万绍勇;张桂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多由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其病因主要是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目前,慢性宫颈炎的治愈率几乎可以达到100%,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是局部治疗.我院妇科门诊采用宫颈电圈切除术与外用溃疡散联合治疗慢性宫颈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非血运重建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ACS非血运重建患者长期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ACS非血运重建患者84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阿司匹林治疗组(A组,n=44)及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组(B组,n=40).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常规治疗.联合抗血小板组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后,75 mg/d维持.两组患者随访1~4年,观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抗血小板组非致死性MI、复发性心绞痛及因症状性心肌缺血再住院率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死亡率和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亦低于阿司匹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皮肤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CS非血运重建患者给予较长期联合抗血小板治疗较单纯阿司匹林治疗可进一步受益且服药安全性并未降低.
作者:李立军;秦辉;陈永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创伤性休克是各种急诊创伤中严重常见的并发症,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高,是急诊外科的主要死因,而及时、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是成功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现将我院急诊科2005年1月~2008年6月院前抢救创伤性休克168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