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鼓膜穿孔96例临床分析

杨志鹏;蒋柏桥;曾汝红

关键词:鼓膜穿孔, 耳内窥镜, 外伤性
摘要:目的 探讨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9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治疗组72例采用耳内窥镜下急诊外科干预及明胶海绵贴补;对照组24例予以一般的干燥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72例在48小时内(急性期)就诊的66例患者穿孔缘有翻卷的鼓膜,经急诊耳内窥镜手术,2周内穿孔愈合率为93.9%(62/66);对照组24例中有11例穿孔缘有翻卷的鼓膜,2周内穿孔自然愈合率为27.3%(3/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伤性鼓膜穿孔急性期可见穿孔缘有翻卷的鼓膜,经急诊耳内窥镜下恢复其形态后并行明胶海绵贴补可明显提高鼓膜穿孔的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6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手术技巧的改良与发展、禁忌证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发生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6 h下床活动,进食.手术时间 42~110 min;平均 76 min;术中失血量 40~320 ml,平均失血量180 ml;术后住院 3~6 d,平均 4.5 d.术后出现发热3例,体温高为38.5 ℃,经对症处理后好转;2例腹痛,阴道有少量出血,观察3 d后好转出院,余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术前有月经异常的18例患者术后均基本恢复正常,无出血等远期并发症.有生育要求的31例患者,18例在术后1~2年内怀孕.B超常规检查无腹壁粘连后遗症,无显性及隐性子宫破裂.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并且具有能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和生育功能的优点.

    作者:魏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12例糖尿病肾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细菌的耐药性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合并泌尿系感染菌群及感染细菌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对112例糖尿病肾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无菌中段尿进行致病菌培养分离,分离细菌用先德AR/S.2X全自动微生物培养鉴定系统鉴定到种,用深圳黑马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并用先德AR/S.2X微生物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药敏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分析判定. 结果 共分离出致病菌138株,革兰阴性杆菌111株,革兰阳性球菌23株,真菌4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及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大于78%,对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率分别为46.8%~67.7%、56.6%~78.6%、50.0%~70.0%、33.3%~66.7%.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78.6%、71.4%;对红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92.9%、71.4%;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不动杆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3.23%、64.3%、60.0%、33.3%.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糖尿病肾病泌尿系感染主要致病菌,耐药非常严重,应加强其耐药性和ESBLs监测.

    作者:楚天臣;王向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外伤性鼓膜穿孔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9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治疗组72例采用耳内窥镜下急诊外科干预及明胶海绵贴补;对照组24例予以一般的干燥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72例在48小时内(急性期)就诊的66例患者穿孔缘有翻卷的鼓膜,经急诊耳内窥镜手术,2周内穿孔愈合率为93.9%(62/66);对照组24例中有11例穿孔缘有翻卷的鼓膜,2周内穿孔自然愈合率为27.3%(3/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伤性鼓膜穿孔急性期可见穿孔缘有翻卷的鼓膜,经急诊耳内窥镜下恢复其形态后并行明胶海绵贴补可明显提高鼓膜穿孔的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杨志鹏;蒋柏桥;曾汝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液标本采集的护理缺陷分析与管理对策

    血液检查不仅可以反映血液系统本身的病变,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进展程度,并为治疗疾病提供参考[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设备与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是任何先进的仪器和精确的检测方法都无法弥补和监控由非疾病因素而导致的检验误差或错误.因此,保证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对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2].据统计,不合格检验标本发生的原因中65%与护士采集标本相关[3].管理层人员如何加强部门间合作,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培训,帮助临床护士正确掌握血液标本采集的知识和技术,促进护患沟通,保证血液标本质量,保障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6月血液标本采集中出现护理缺陷39例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作者:凌彩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髓室底穿孔磨牙保存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磨牙髓室底穿孔后经穿孔修补、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和分析底穿磨牙保存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86个不同位置、不同穿孔性质、不同穿孔大小的磨牙先行穿孔修补,再采用根管治疗,后进行全冠修复,随访1年.按照底穿磨牙的所在位置、穿孔性质及穿孔大小分别进行分组,统计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组间疗效差别.结果 底穿磨牙的位置与临床疗效无关(P>0.05).底穿磨牙的穿孔性质及穿孔大小与临床疗效有关(P<0.01).结论 髓室底穿孔磨牙,经修补穿孔及根管治疗后,其临床疗效与磨牙的位置无关,而与穿孔的性质及穿孔的大小有关.磨牙髓室底穿孔后只要治疗及时、方法 得当,可以使患牙得以长期保留,正常行使功能.

    作者:王龙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54例妊娠期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

    急性牙髓炎是一种以牙髓内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液渗出和组织破坏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的症状是剧烈疼痛.怀孕后一旦牙病急性发作,由于孕期特殊的身体条件所限制,治疗上相对慎重,不恰当的治疗可能造成流产和早产,甚至导致胎儿畸形.本文收集了我院口腔科门诊54例妊娠期急性牙髓炎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护理体会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1].为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及护理,现将我院2009年10月27日收治的5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与7例临床诊断病例的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陆兰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TGF-β1和Smad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Smad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和分子原位杂交方法 ,对80例结肠癌,60例结肠炎和40例正常结肠黏膜的TGF-β1和Smad4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TGF-β1表达明显增强,其阳性率(85.0%)显著高于结肠炎组(33.3%)和正常结肠黏膜组(25.0%)(P<0.05);Smad4mRNA表达则明显降低,其阳性表达率(43.75%)明显低于结肠炎组(63.3%)和正常结肠黏膜组(80.0%)(P<0.05),结肠肿瘤浸润越深TGF-β1的阳性率(93.7%)越高,而Smad4mRNA表达则越低(31.2%).结论 TGF-β1和Smad4参与了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共同通道,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梁;黄涵;黄永秩;邓巧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57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7例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占22.8%,术后胆管残留结石6例,残石率为10.7%.随访1年至8年,平均4.7年,2例合并肝癌患者分别术后2年9个月、3年半死亡.1例发生胆道逆行感染,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残留因症状反复,于二次术后4年行第三次手术治愈.结论 术前明确结石的定位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术中结合B超定位取石及术后结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是取尽结石、降低残石率的关键,加强围术期的处理可减少术后病死率.

    作者:黄耀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80例院外带入压疮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消耗医药护理费用,影响疾病的康复.随着医院基础护理工作的加强及重视,对发生压疮危险性高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院内发生压疮的甚少,但由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缺员较为普遍,社区和家庭护理不完善,忽视了患者的皮肤护理,对压疮危险因素高的患者未能及时正确评估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导致院外带入压疮病例较多.压疮重在预防,因此,了解压疮危险因素及正确评估方法,对压疮高危患者有预见性做好社区及家庭的压疮预防和护理,才能降低院外压疮发生率.本文对院外带入180例压疮患者进行评估及统计分析相关因素,为护理、预防压疮提供对策.

    作者:兰艳;杜芸;青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68例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创伤性休克是各种急诊创伤中严重常见的并发症,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高,是急诊外科的主要死因,而及时、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是成功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现将我院急诊科2005年1月~2008年6月院前抢救创伤性休克168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用依达拉奉;两组治疗均以14 d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优于对照组的61.8%(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神经细胞,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才胜;蒋素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9年7月甲状腺切除术312例的临床资料.传统手术组162例,小切口改良手术组150例,将两组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小切口改良手术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美容效果好.

    作者:曾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自动脑干诱发电位听力技术筛查新生儿听力500例体会

    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是由于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正常活产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1‰~3‰,高于其他常规筛查的新生儿疾病.我国现有听力言语残疾约2000万人,并以每年2~4万新发的聋儿递增[1].听力障碍可导致儿童在接受语言和语言表达技能的终身损害.国外有研究发现,影响语言能力的唯一相关因素是听力障碍发现时间的早晚,而不是听力损害程度[2].因此,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在预防儿童聋哑和语言发育障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于2008年12月~2009年10月采用自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技术(AABR)对50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现将筛查护理操作要点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佩芸;潘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 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辖区老年人进行为期1 年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及遵医行为.结果 干预后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的生活方式、医疗保健行为均有所提高(P<0.01).结论 农村老年人缺乏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保健意识差,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专题讲座、上门进行指导及体格检查、对老年人进行跟踪随访等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德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胃、十二指肠穿孔围手术期的护理

    胃、十二指肠穿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也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并发症.本病发病急、变化快,如不及时处理患者常会引起休克、感染,继而出现中毒性休克而有死亡的可能.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有穿孔修补术及胃大部分切除术,以往大多数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但近年来行单纯穿孔修补术明显增加[1].我科2008年8月~2009年4月收治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护理,效果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吴美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D-二聚体和FDP联合检测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血液中D-二聚体和FDP联合检测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50例为脑梗死组,另选健康查体者130例为对照组,应用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两组病人的D-二聚体和FDP数值,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FDP和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液中FDP和D-二聚体可作为评价脑梗死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罗斌;韦叶生;常正义;陆小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宫腔镜引导下清除人工流产宫腔残留24例体会

    意外妊娠者通常选择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绝大多数患者能顺利终止妊娠,完全康复.少数患者存在不全流产宫腔残留,常规再次清宫术才能恢复,但有极少数患者仍存在不全流产宫腔残留的现象,需进一步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现将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黄永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治疗观察比较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与阿托品联合氯磷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长托宁治疗46例为治疗组,使用阿托品治疗44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用药剂量、平均用药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剂量、平均用药次数、不良反应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长托宁治疗AOPP的疗效明显优于阿托品,是治疗AOPP的理想药物.

    作者:丘佩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37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37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对14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 ,为临床控制感染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ATB鉴定系统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软件对药敏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在分离的37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四环素耐药率高,达98.5%,其次是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噻肟,分别为91.8%和83.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治疗铜绿假单胞菌都敏感,耐药率依次为11.7%、10.2% 和15.3%.结论 为了优化治疗效果,临床上建议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应该采取联合用药.

    作者:韦仕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