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卓江;邓盈军;邓超蓝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基层医院多见,但进行外科治疗不多.我科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有86例进展期胃癌行手术治疗,术后病人恢复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肝癌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600,000名肝癌新增患者,其中80%以上的肝癌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与肝癌有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两者之间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王子锡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改变与复发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法全部病例在放疗前、中、后均行横断位加冠状位CT扫描,并追踪随访至放疗后5年.结果 鼻咽癌放疗后2周局部出现水肿,放疗后1个月,局部水肿逐渐消退,肿块逐渐缩小,局部纤维化逐渐增多.结论 放疗后6个月,缩小的肿块又明显增大,CT表现接近正常的鼻咽部出现软组织肿块,或颅底骨质破坏,属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应严密CT随访以鉴别放疗后改变与复发.
作者:何林;余新文;陈松;苏颜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非糖尿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短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评价急性心梗病情轻重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122例非糖尿病AMI患者按血糖高低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为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对照组66例为无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发病1周时心肌酶值、射血分数、溶栓再通率、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应激性高血糖组心肌酶值、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非应激性高血糖组显著增高(P<0.01);射血分数和溶栓再通率较非应激性高血糖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 结论非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高,疗效及短期预后差,应激性高血糖是评价非糖尿病急性心梗患者病情轻重及预测急性心梗短期预后较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肺大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常见病因多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支气管炎和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大多数肺大咯血经积极内科常规综合止血后咯血会很快停止,但仍有不少患者的大咯血难以控制,甚至窒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积极探索新的急诊止血方法和途径是目前呼吸内科临床急救所关注的方向.我院近期采取支气管镜下B5-2C微导管置入成功急救肺大咯血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舒逸;卢晔;黄文侨;崔会芳;陈旭君;林勇;黄溢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妊娠晚期由于母体和胎儿等多种原因,经常需要人工的方法诱发促进宫缩,加快产程而尽早结束分娩.而应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比较安全、有效,且成功率高,是产科在妊娠晚期经常选用的引产方法.我院近3年来,在妊娠晚期应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共108例,102例引产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现将引产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秀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2009年7~11月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同老乡、黎明乡、新安镇等部分乡镇爆发小儿手足口病流行,发病800余例,其中我院共接收470例入院治疗,死亡3例,其余全部治愈.为总结经验教训,现对3例死亡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杨文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推拿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完成一疗程后,间隔2天继续另一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45,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结论 应用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仿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已渐成为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在优生优育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胎儿出生缺陷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胎儿畸形是围生期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前早期诊断先天性畸形,及时正确处理,可减少畸形儿的出生,降低婴儿和围产儿死亡率,达到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目的.本文对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的84例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作者:温燕萍;周海桃;黄玉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16例确诊成熟畸胎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6例,行腹腔镜下畸胎瘤剥出术,对照组120例,行开腹畸胎瘤剥出术,对比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无需输血,无邻近器官损伤,术中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囊肿破裂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均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卵巢良性畸胎瘤的治疗上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施桂玲;雷志英;吴惠珍;蒋柳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长托宁、阿托品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前用药时对患者的唾液分泌、VAS评分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单侧卵巢囊肿20例,宫外孕2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Ⅰ组,n=20)、阿托品组(Ⅱ组,n=20).在麻醉方法相同、腹腔镜CO2气腹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观察两组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5 min时的唾液分泌及VAS评分情况,观察用药前和用药后15、25、35、60 min时的HR的变化.结果 Ⅰ、Ⅱ组给药后15 min时唾液分泌明显减少,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Ⅰ、Ⅱ组VAS评分给药后15 min时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Ⅰ组HR给药后15、25、35、60 min各点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Ⅱ组HR给药后15、25、35 min时与给药前相比有极显著意义(P<0.01),给药后60 min,HR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拔气管导管时间(分钟),Ⅰ组 (18.12±4.28) min,Ⅱ组(17.92±3.64) mi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长托宁作为腹腔镜手术前用药,在抑制唾液分泌的同时,并不增快心率,比阿托品更有优势,并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老人、甲亢等,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药.
作者:杨志宏;唐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11例下丘脑错构瘤的MRI表现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表现为鞍上池或脚间池内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影,肿块均与灰结节或乳头体柄相连.T1WI上与脑灰质信号一致,T2WI上呈稍高或等信号,信号均匀,增强后均未见肿块强化.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临床表现独特,极易误诊,MRI是目前诊断下丘脑错构瘤的佳影像学方法.
作者:陈立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产科护士是一个处于特定环境、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产科工作是一个高风险、高强度,具有紧急抢救性、多学科综合性、应急应变性强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产科护士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使之成为一种心理疲劳职业性危害.为了解产科护士心理疲劳的原因及寻求应对策略,现将50名护士心理疲劳原因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安桃;黄秀美;温光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的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点、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小儿肠套叠住院病例46例,分析其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小儿肠套叠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不同切面下均有较特异的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超声监视下复位及手术证实,其中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17例,超声监视下复位26例,经手术确诊3例,超声确诊率100%.结论 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无辐射,无创性,并且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复位方式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是目前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凤菊;杨焕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盆腔放疗患者腹泻的影响.方法 将66 例进行盆腔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生物反馈训练、指导自我按摩、限制过多活动、限制部分食物供给、饮水指导、心理干预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腹泻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发生率较低.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或减轻盆腔放疗患者腹泻情况.
作者:罗爱菊;兰艳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MP-2、MMP-9及MMP-14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参数的关系,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应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200例结直肠癌患者(观察组)、6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中MMP-2、MMP-9和MMP-14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MMP-2、MMP-9及MMP-14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MMP-2、MMP-9和MMP-14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经相关性分析,MMP-2和MMP-9、MMP-9和MMP-14的表达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MMP-2、MMP-9和MMP-14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三者可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早期联合检测MMP-2、MMP-9和MMP-14可能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万彦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电解铝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会对职工身体产生危害,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职业病,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及时发现作业人员的健康问题,受铝厂的委托,我们于2009年10月对该厂进行职业卫生现况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雷动;柳智豪;黄荣超;江蓓;梁松;赵宗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特征.方法 对56例HP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PS患者常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和凝血异常,部分患者有胸腹腔、心包腔积液,骨髓组织细胞增多,可见到噬血组织细胞.血清铁蛋白(SF)及甘油三酯(TG)升高;纤维蛋白原(FIB)降低.结论 噬血细胞综合征病程凶险,预后差,提高对HPS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征认识,有利于加强HPS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
作者:邱春红;梁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氮平对碳酸锂治疗难治性双相障碍的辅助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足量的抗躁狂药和抗抑郁药1种或2种以上联合治疗,疗程为6周均无效的双相障碍共7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碳酸锂(500~1500 mg/d)合并氯氮平(100~300 mg/d);对照组36例给氯氮平(100~300 mg/d)合用丙戊酸钠(600~1800 mg/d),两组持续治疗观察期均为6周.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应用躁狂量表(BRMS 11个条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项)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第2、6周末,两组间BRMS、HAMD各总分及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31/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89%(23/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10例,占28.57%;对照组13例,占36.1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锂盐合用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难治性双相障碍优于丙戊酸钠合用氯氮平,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是临床治疗中主要选用方法之一.
作者:覃加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面,在肩胛肌的内下方.它起自颈椎6~7和胸椎1~4的棘突,肌束斜行向外下,止于肩胛骨的脊椎缘[1].菱形肌的损伤也叫菱形肌紊乱,是引起肩背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肩挑、长时期的背负,较大重量的手提,及上肢用力不当,都可以造成菱形肌超量负荷,从而造成菱形肌的劳损.此外,一次超大重量的负荷或在耸肩情况下受到暴力打击,也常能导致菱形肌急性损伤性疾病.笔者运用中医骨伤科的弹筋拨络手法治疗此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忠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