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明目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

梁中合;黄进雄;何春耀

关键词:明目汤, 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中西医结合
摘要:目的 探讨明目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明目汤加西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3者占65.38%,对照组占34.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7 d者占3.85%,对照组占30.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明目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更好,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0例子痫并发HELLP综合征的护理

    HELLP综合征是1982年Weistein根据妊娠期高血压合并溶血(hemolysis)、肝酶升高(elevated liver enzymes)、血小板减少(low platelets)(<100×109/L)而命名的,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HELLP综合征发病率为4%~43%,围生儿病死率达60%[2],一旦发生,对母婴预后均有严重的影响.

    作者:周文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窄谱蓝光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窄谱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寻常痤疮患者13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7例予窄谱蓝光照射,隔3天一次,共8次;对照组63例口服盐酸多西环素0.1 g,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8周共2个疗程.结果 治疗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2.7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8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3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窄谱蓝光治疗寻常痤疮起效快、安全有效.

    作者:李仰琪;师晋萍;王艳芳;叶兴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烧伤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的方法与体会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如何制订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是新时期的一个新课题[1].烧伤患儿的健康教育,不仅是针对患儿,还要面对家属.我院自2006年6月~2009年10月,对收治的小儿烧伤患者及家属进行了有效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冰片滑石散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冰片滑石散在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采用根治性放疗与基础护理;预防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冰片滑石散外敷.放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皮肤放射性损伤程度.结果 两组比较,预防组的皮肤损伤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冰片滑石散对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学华;刘瑛;文梅花;杨祝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替米沙坦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40例加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40例加用安慰剂,12周后观察两组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UAER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Cr、BUN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可显著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吴标良;王民登;韦华;蒙连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苏州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对医改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苏州当地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对医改的认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相关部门完善医疗体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苏州当地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外来务工人员有40.86%、苏州当地居民有32.11%不知道我国现已推行新医改;外来务工人员中大多数关心的是医疗报销比例(占34.55%)和降低医药费用(占31.23%),而苏州当地居民大多数(占65.63%)更关心的是医疗报销比例;有62.79%的外来务工人员认为当前看病难的问题有所减轻,而46.20%的苏州当地居民认为当前看病难的问题并没有减轻;对于当前看病贵的认识,73.09%的外来务工人员以及 73.80%的苏州当地居民仍持有看病贵的观点;对于药价,47.84%的外来务工人员和57.46%的苏州当地居民认为药价偏贵.是否参保及参保种类是被调查者对医改认知的影响因素.结论 外来务工人员及苏州当地居民医改后的医疗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某些方面相同;苏州被调查人员对医改的认知程度与有无参保及参保种类密切相关.

    作者:徐小慧;黎春虹;许锬;刘锦波;马亚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98例静脉化疗患者的规范化操作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静脉化疗在基层医院越来越多见.由于静脉化疗特有的毒副作用,使其有别于一般的临床护理.如何减少静脉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静脉化疗病人的护理质量,是临床工作的焦点.

    作者:钟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的认识.方法 对3例肾病病理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进行病例分析,并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 3例Castleman病患者,临床分型均为多中心型,主要表现为乏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脾大、轻度贫血、血尿、蛋白尿和C反应蛋白增高,临床诊断2例为慢性肾脏病,1例为急性肾衰竭.结论 肾脏病理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漏诊,诊疗工作中如遇肾脏病变伴淋巴结肿大病例,应尽早行淋巴结活检,以期能早期诊断,及时明确治疗方案.

    作者:王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双极电凝钳与电凝钩配合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35例临床分析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主要治疗方法是施行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早已得到公认.随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广泛开展,各种操作方法有所不同,应用超声刀处理阑尾系膜安全、可靠、高效.

    作者:张良清;高海鸿;吴浩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的长期家庭氧疗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一类小气道疾病,呈进行性发展.COPD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为2%~4%[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雷志坚;刘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静脉输液的护理新进展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液)或血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地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减轻痛苦,笔者通过对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应用概况、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的优势、改良静脉输液操作技巧(静脉穿刺法、进针长度、针柄固定法、拔针时机及按压方法、一次性排气成功法)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陈敬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变化.方法 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早期(7天内)予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或7天后予以配合高压氧治疗,两组均辅以改善循环、抗血小板、治疗原发病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变化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

    作者:蒙喜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

    近年来,我院为满足教学需求、缓解师资队伍不足的状况,引进了大量的青年教师,为学校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希望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青年教师大多来自医科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未接受过师范教育,教育学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在教学中不能灵活掌握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以累及腹膜后间隙为主要表现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以累及腹膜后间隙为主要表现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搜集38例以累及腹膜后间隙表现为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依据个体化治疗方法,分析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等.结果 38例病人均以累及腹膜后间隙为主要表现的重症急性胰腺炎,通过手术,CT定位穿刺引流,血液滤过等治疗,治愈25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5例,好转出院5例,并发慢性胰腺炎3例.结论 以累及腹膜后间隙表现为主的急性胰腺炎,个体化治疗主张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局部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上.

    作者:汪建初;浦涧;韦邦宁;陆涛;马日海;吴贤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附103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PMN)的发病机理,提高对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结果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典型CT表现为:①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局部骨质缺损,边缘硬化;②骨皮质撕裂向椎管内移位;③硬膜囊、神经根受压,常合并椎间盘突出,侧隐窝变窄.结论 CT扫描检查能明确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是诊断LPMN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林益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乌拉地尔与肝素联合应用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与肝素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根据.方法 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治疗组在抗菌、祛痰、平喘、吸氧、强心及利尿等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乌拉地尔与肝素,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等量安慰剂.按照显效、好转、无效原则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对照组显效17例,好转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11%;治疗组显效31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用乌拉地尔与肝素联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徐向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20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可并发支气管肺炎,也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近年来,随着检测方法的改进,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有所提高,达20.17%,已经超过了肺炎链球菌[1].

    作者:尹艮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剖宫产873例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873例剖宫产产妇,对其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进行分析.结果 头盆不称、胎儿臀位、妊娠合并症处于剖宫产原因的前三位.结论 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增高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需产科医师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作者:余红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美容小切口与平行双切口根治腋臭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索更好的根治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 81例腋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61例施行美容小切口根治术,20例施行平行双切口根治术,对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美容小切口组61例中有2例皮瓣部分坏死,发生率为3.3%,平行双切口组20例中有4例部分皮瓣坏死,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两组治疗效果均显著,但平行双切口组更易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和增加术口瘢痕,美容小切口术式综合效果佳.

    作者:黄志群;陆钢;谷世行;唐强;孙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

    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临床常见病.我门诊部自2008年7月~2009年6月,采用朱氏小针刀在病变腰椎间隙的棘间、侧隐窝、横突间韧带处松解,并配合手法治疗,解除神经压迫、改善微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对神经的刺激.经对68例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宪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