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靖宁;邓晓红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急重症之一,但有典型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者仅占70%~ 80%,仍有20%~30%的不典型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1,2].典型者诊断比较容易,但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受许多因素影响而表现为不典型,会给诊断带来一定干扰,从而影响早期诊断及治疗.笔者收集35 例不典型AMI患者的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凤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职业态度是个人对某种特定职业的评价和比较[1].良好的职业态度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还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目前对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的调查较多,但针对专科层次护生职业态度的调查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调查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2006级护理专业专科生职业态度的现状,旨在为今后教师在专科层次的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态度教育,增强护理专科生的职业认同感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游坤;欧建文;覃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依沙吖啶配合微波理疗治疗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因静脉输液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依沙吖啶持续湿敷配合微波理疗;对照组32例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8%(χ2=4.74,P<0.05).结论 依沙吖啶外敷配合微波理疗对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方兰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欣母沛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具有剖宫产指征且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孕妇128例,随机分为欣母沛组68例和米索前列醇组60例,收集并比较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 结果欣母沛组在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米索前列醇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欣母沛能很好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作者:赵瑞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诊断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将120例拟诊为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的患者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发生ST-T改变的情况. 结果冠心病组出现ST-T改变的阳性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33%(P<0.01),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诊断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61.67%、62.90%.结论 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可以作为诊断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一个辅助指标.
作者:李美凤;张燕玲;黄俊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眼表病,目前认为发病机制可能是紫外线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鼻,颞侧角膜缘干细胞损伤导致干细胞屏障功能破坏,引起结膜下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翼状胬肉.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常用方法,但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复发率高达14%~89%[1].因此如何降低术后复发率成为治疗翼状胬肉的难点及棘手问题.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治疗方案之一,笔者釆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2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小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且致残率较高的疾患,尽管现有以保留股骨头为目的的各种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其自然病程中部分患者仍出现股骨头塌陷,导致髋关节的功能受限甚至完全丧失.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一种成熟和标准的骨科治疗技术[1].笔者于2003年7月~2006年5月,对23例(27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晚期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达准;黄克;李林;梁红锁;古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建立共扼双烯法(CD)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改进分离低密度脂蛋白的方法,应用CD法与国内通用的ELISA法平行对比,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稳定心绞痛(SAP)患者各30例,并与健康人30例比较.结果 ELISA法检测OX-LDL的结果与CD法之间无相关性,各疾患组血清中LDL氧化形成CD的延迟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阻断LDL的氧化可能成为预防或治疗此类疾患的手段之一.
作者:汪咏新;热阳古力·努尔麦麦提;廖洪利;姑丽娜尔·依明;田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治疗的118例临床资料.结果 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率为92.4%,不同时间活动性出血检出率不同,<24 h与24~48 h检查相比检出率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急诊胃镜止血总有效率93.8%,不同时间治疗一次成功止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仅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而且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镜检时间应该是越早越好.
作者:陈毅斌;张锡迎;张宝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腮腺Warthin瘤(又称腺淋巴瘤)是发病率仅次于多形性腺瘤的腮腺良性肿瘤,占腮腺肿瘤的5%~10%.易误诊为多形性腺瘤等[1].我们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的CT影像学特征,拟提高该疾病的影像学认识.
作者:沈路科;江权明;黄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尘肺系指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一种慢性持续进展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尘肺合并肺结核是尘肺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尘肺病人长期慢性病、并发症增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时,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常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胸痛、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局部及全身症状.
作者:吴云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胃癌CT表现的分析,评价CT对胃癌的诊断作用及价值.方法 收集37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CT扫描,其中26例手术.胃对比剂用1.5%泛影葡胺或水,均于检查前10 min肌注654-2 10~20 mg.CT平扫,其中21例经肘静脉团注法注入60%泛影葡胺80 ml增强.结果 CT能清楚地观察胃癌病变的全貌、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但显示腹部淋巴结转移及胃癌的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 胃CT检查能首先发现病变,如结合胃肠钡餐、纤维胃镜,能为临床及手术提供可靠的诊断与参考.
作者:王星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高压氧治疗己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患者多,病种不一,加上氧舱内面积小,空气流通不畅,物体表面及呼气管道污染率高,检出细菌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患者之间存在院内交叉感染的危险[1].许多学者检测结果表明[2,3]:舱内空气消毒前均培养出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枯草芽杆菌、真菌等,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必须重视高压氧舱的消毒隔离工作,定期监测消毒效果,使之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现就医院高压氧舱消毒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杨伟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儿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ALI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于明确诊断后第1,3,5,7天清晨7:00空腹肘正中静脉取血检测hsCRP和TNF-α浓度,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观察hsCRP和TNF-α浓度及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1,3,5,7天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非MODS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hsCRP测定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MODS 血清hsCRP高于非MODS (P<0.05);APACHE Ⅱ≥20分患者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APACHE Ⅱ<20分患者(P<0.01).血清hsCRP、TNF-α与APACHE II评分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TNF-α评分与APACHE II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血清中hsCRP、TNF-α可作为ALI 患者的病情监测和评估有用的临床指标.
作者:罗祈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术中保温对儿童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 方法选择全麻开腹手术患者70 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术中未采取任何保温措施;观察组35例术中注意保温,室内温度维持在23℃~28℃,使用WarmTouchTM 充气式保温装置及电子液体加温仪,冲洗液用水温浴箱加温至37℃.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体温的变化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寒战和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心率、体温与术前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而观察组患者无显著性改变(P>0.05);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压平稳、心率减慢、苏醒快、寒战及躁动发生率低(P<0.01).结论 术中低体温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和循环系统,延缓患者的术后恢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监测体温变化,对输液液体及冲洗液加温,下半身使用保温毯保暖,并保持手术间温度,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黄开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损害呈持续性进展,终导致慢性肾衰竭(CRF),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CRF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延缓CKD进展,防治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仍是肾脏病工作者研究的重点.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机制复杂,尚有许多未知点.脂联素(adiponectin,ADPN)作为一种脂源激素是近年来又一研究热点,现就其在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杨发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自2003年8月~2006年8月, 我院应用输尿管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机对120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进行了腔内碎石治疗,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作者:赖在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脊髓损伤截瘫病人,由于脊髓挫伤或横断,导致机体某一平面以下的功能丧失, 出现损伤水平以下躯干、肢体、皮肤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不能自主翻身及更改体位,且卧床时间长,受压部位容易发生褥疮,因此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褥疮的预防是骨科护理中一大难题.我科在常规褥疮预防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水垫和大浴巾,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包贤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短波、中频脉冲电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56例BPH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采用超短波、中频脉冲电联合治疗,对照组78例给予前列舒乐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一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V)、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等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所有观察指标均表现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所有观察指标均表现为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IPSS和Qmax低于治疗前(P<0.01),V和RU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超短波、中频脉冲电联合治疗BPH安全有效.
作者:梁连锦;唐秀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踝关节是人体主要的承重关节之一,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形成,属于屈戊关节,关节面之间紧密接合,以屈伸活动为主要功能,是将人体重力由垂直柱状转化为弓状平面负重形式的重要关节.踝关节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是骨科常见的损伤,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1],其发病率占各个关节内骨折的首位.且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踝穴完整性受到明显的破坏.诊断主要靠X线片、CT和磁共振成像等检查.
作者:黄普高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