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靖宁;邓晓红
目的 观察术中保温对儿童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 方法选择全麻开腹手术患者70 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术中未采取任何保温措施;观察组35例术中注意保温,室内温度维持在23℃~28℃,使用WarmTouchTM 充气式保温装置及电子液体加温仪,冲洗液用水温浴箱加温至37℃.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体温的变化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寒战和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心率、体温与术前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而观察组患者无显著性改变(P>0.05);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压平稳、心率减慢、苏醒快、寒战及躁动发生率低(P<0.01).结论 术中低体温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和循环系统,延缓患者的术后恢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监测体温变化,对输液液体及冲洗液加温,下半身使用保温毯保暖,并保持手术间温度,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黄开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初步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相关酶胱硫醚β-合酶(CBS)基因C572T基因突变频率在广西河池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A)技术检测63例HDP患者(观察组)和32例孕期经过顺利的正常孕妇(对照组)CBS基因 C572T基因型.结果 HDP组CBS基因C572T T/T、C/T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6%、84.13%和11.11%;对照组分别为3.13%、87.50%和9.37%;HDP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53.17%、T等位基因频率为46.83%,对照组分别为53.13%和46.8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S C572T基因突变频率与HDP发病无明显相关性,其基因突变频率可能不足以构成广西河池地区HDP发病的独立遗传危险因素.
作者:覃红萍;赵权英;李金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占颅脑外伤的比例较高,因损伤重、死亡率高、手术治疗难度比较大.过去手术治疗强调颞肌下充分减压,术后出现较多问题,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改良式手术方法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4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礼华;桂学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腮腺Warthin瘤(又称腺淋巴瘤)是发病率仅次于多形性腺瘤的腮腺良性肿瘤,占腮腺肿瘤的5%~10%.易误诊为多形性腺瘤等[1].我们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的CT影像学特征,拟提高该疾病的影像学认识.
作者:沈路科;江权明;黄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腰椎滑脱为骨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国内外的报道于成人中约占5%[1].其治疗方法很多,但减压、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是目前公认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学者推崇椎弓根螺钉+PLF+PLIF,即椎弓根螺钉+后路360°植骨融合术[2].2001年2月~2007年6月,我科采用该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3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树杰;覃立耿;黄毅;黎勤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采用Stark剖宫产改良术式的患者106例(改良组),并与同期采用常规剖宫产术式患者108例(对照组)进行多项指标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的切皮时间、切皮后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切皮出血量及手术总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术后疼痛显著减轻(P<0.01),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缩短(P<0.01),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拆线时间短,减少了病人住院的时间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小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探讨我县新发涂阳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特对我县自2003年12月世行贷款结控项目工作启动以来至2008年10月30日登记的273例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天泽;班庆丰;覃凌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胃镜是消化道疾病常用的诊疗方法,但常规胃镜检查时可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呛咳、咽喉疼痛等不适,病人承受较大的痛苦,导致很多病人对此检查产生恐惧感,甚至拒绝检查.由于患者的不适,难于配合或无法忍受检查,给医生的操作和准确诊断带来了诸多困难,延误了治疗的时间.因此,在胃镜检查治疗中的镇痛和镇静是必要的.适度镇静能使胃肠道松驰,提高患者对胃镜检查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异丙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的静脉全麻药,己广泛应用于短小精手术、诊断和治疗性检查[1].
作者:杜萍;黎清;韦玲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血肿,特别是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脑出血起病急、病死率及致残率高.传统开颅手术,脑组织损伤大,脑水肿严重,死亡率、致残率极高[1].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03年8月引进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颅内血肿患者进行锥颅穿刺引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桂益;石家庆;吴国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胫骨多段骨折内固定的选择比较有限,很难达到坚强固定,手术后软组织水肿,张力过大不能一期缝合.我们于2002年至2008年使用交锁型髓内钉技术,应用于胫骨多段骨折治疗36例,取得良好较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庞国栋;凌长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支原体感染是目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临床症状轻微,病程迁延,常并发上生殖道感染.我院2008年4月~12月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感染支原体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旨在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伟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颅内肿瘤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大敌,而手术切除为当今有效、常用的治疗手段.要成功手术,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检查,尤其要了解肿瘤的血管及肿瘤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通过研究CT脑血管造影(CTA)了解肿瘤的供血动脉,肿瘤周围的血管分布情况,以及与肿瘤的三维关系,探讨CTA对手术治疗是否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黄泽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补救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经常规三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失败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给予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补救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四联补救治疗,随访一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相当(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用药相对简单,病人依从性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案.
作者:余韩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康复护理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8例,护理中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同时期实施相应的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佩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欣母沛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具有剖宫产指征且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孕妇128例,随机分为欣母沛组68例和米索前列醇组60例,收集并比较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 结果欣母沛组在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米索前列醇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欣母沛能很好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作者:赵瑞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1].此症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可并发产后出血、DIC及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死胎等而危及母儿生命,现将我院收治的28例胎盘早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认识,探讨对其并发症的预防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唐雪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白内障是我国常见致盲性眼病,手术是主要复明措施.为使生活贫困的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当地民政及残联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工程,我科连续多年作为复明工程定点单位.复明手术具有时间紧、条件差、病人多、任务重的特点,提高手术治疗效率是目前工作当务之急[1].为保证手术质量高、快捷、安全,除了要求先进的现代医疗设备和熟练手术技术,更需要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护理,我们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批农村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复明手术,临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岑红;唐梅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非手术治疗因患者长期卧床易产生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所以目前国内外学者都主张尽早手术治疗[1].本院自2006年5月~2008年1月应用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1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文;蒋富贵;李建强;孙月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科自2005年1月至今共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35例,共45患膝,其中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1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0例(20膝).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52~75岁,平均65.1岁.8例为双膝骨性关节炎,2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病时间2~30余年.术前基础疾病:高血压7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肺心病2例,尿路感染1例.
作者:杨家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产后甲状腺炎的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诊断仪、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查25例产后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观察其甲状腺上动脉内径和血流参数,并与20例正常产后妇女进行比较.结果 产后甲状腺炎的超声特点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回声减低、不均匀,血供丰富.产后甲状腺炎患者其甲状腺前后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甲状腺上动脉舒张期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两组血流阻力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检查对产后甲状腺炎有诊断价值.
作者:晏湘梅;莫祝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