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踝关节骨折诊断治疗的进展

黄普高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多层CT三维重建
摘要:踝关节是人体主要的承重关节之一,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形成,属于屈戊关节,关节面之间紧密接合,以屈伸活动为主要功能,是将人体重力由垂直柱状转化为弓状平面负重形式的重要关节.踝关节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是骨科常见的损伤,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1],其发病率占各个关节内骨折的首位.且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踝穴完整性受到明显的破坏.诊断主要靠X线片、CT和磁共振成像等检查.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体会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眼表病,目前认为发病机制可能是紫外线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鼻,颞侧角膜缘干细胞损伤导致干细胞屏障功能破坏,引起结膜下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翼状胬肉.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常用方法,但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复发率高达14%~89%[1].因此如何降低术后复发率成为治疗翼状胬肉的难点及棘手问题.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治疗方案之一,笔者釆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2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小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金属框架内固定应用于枕颈融合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枕颈交界区不稳主要由外伤、先天畸形、类风湿和肿瘤等原因引起.由于枕颈失稳常伴有对颈髓的压迫或潜在的颈髓损伤的危害,因此,目前多主张手术固定融合.枕颈融合术是在其他治疗措施仍不足以保持其稳定时的一种永久性稳定措施[1].我科于2003年9月~2007年11月采用自制金属框架内固定治疗枕颈融合交界区不稳患者59例[2],术后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成香;周兰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前路椎体间植骨加带锁钢板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 2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2~36个月,平均18个月;1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感觉功能改善,25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13例完全恢复,其余12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MRI是确诊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佳手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早期治疗使颈椎获得稳定,减少继发性损伤,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

    作者:蓝常贡;唐毓金;陆敏安;韦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心绞痛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诊断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将120例拟诊为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的患者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发生ST-T改变的情况. 结果冠心病组出现ST-T改变的阳性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33%(P<0.01),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诊断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61.67%、62.90%.结论 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可以作为诊断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一个辅助指标.

    作者:李美凤;张燕玲;黄俊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批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的护理

    白内障是我国常见致盲性眼病,手术是主要复明措施.为使生活贫困的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当地民政及残联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工程,我科连续多年作为复明工程定点单位.复明手术具有时间紧、条件差、病人多、任务重的特点,提高手术治疗效率是目前工作当务之急[1].为保证手术质量高、快捷、安全,除了要求先进的现代医疗设备和熟练手术技术,更需要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护理,我们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批农村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复明手术,临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岑红;唐梅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盐酸替罗非班对AMI行PCI后IRA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对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嚼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盐酸替罗非班,观察两组PCI术后15 min IRA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并比较PCI术前术后6 h、12 h的cTnT、CK-MB水平;记录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 结果术后观察组的CTFC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术后6 h及12 h观察组的cTnT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AMI行急诊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梗死相关动脉血液灌流,减少心肌损伤的发生,降低PCI术后患者MACE发生率.

    作者:刘圣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改良新式剖宫产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采用Stark剖宫产改良术式的患者106例(改良组),并与同期采用常规剖宫产术式患者108例(对照组)进行多项指标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的切皮时间、切皮后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切皮出血量及手术总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术后疼痛显著减轻(P<0.01),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缩短(P<0.01),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拆线时间短,减少了病人住院的时间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小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对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小儿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ALI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于明确诊断后第1,3,5,7天清晨7:00空腹肘正中静脉取血检测hsCRP和TNF-α浓度,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观察hsCRP和TNF-α浓度及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1,3,5,7天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非MODS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hsCRP测定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MODS 血清hsCRP高于非MODS (P<0.05);APACHE Ⅱ≥20分患者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APACHE Ⅱ<20分患者(P<0.01).血清hsCRP、TNF-α与APACHE II评分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TNF-α评分与APACHE II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血清中hsCRP、TNF-α可作为ALI 患者的病情监测和评估有用的临床指标.

    作者:罗祈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急重症之一,但有典型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者仅占70%~ 80%,仍有20%~30%的不典型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1,2].典型者诊断比较容易,但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受许多因素影响而表现为不典型,会给诊断带来一定干扰,从而影响早期诊断及治疗.笔者收集35 例不典型AMI患者的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凤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电解质的变化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血清电解质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2 例HIE新生儿和 30 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同一仪器测定其电解质,分析电解质的变化与病情轻重的关系. 结果与对照组血清电解质比较,HIE组的血清Na+、Cl-、K+显著降低(P<0.01),血清K+变化不大, 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患儿血钠、钙、氯均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或0.01).结论 HIE易出现低钠、低氯、低钙血症,并且与HIE 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及时检测电解质,有助于分析病情及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可指导治疗,减少后遗症.

    作者:程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16例临床分析

    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是一种特殊的婴幼儿惊厥,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目前尚难以用现成的术语来表达此类惊厥的临床特点.现在就本科近期收治的BICE 16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粟顺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短波联合电脑中频脉冲电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超短波、中频脉冲电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56例BPH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采用超短波、中频脉冲电联合治疗,对照组78例给予前列舒乐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一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V)、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等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所有观察指标均表现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所有观察指标均表现为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IPSS和Qmax低于治疗前(P<0.01),V和RU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超短波、中频脉冲电联合治疗BPH安全有效.

    作者:梁连锦;唐秀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依沙吖啶持续湿敷配合微波理疗治疗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依沙吖啶配合微波理疗治疗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因静脉输液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依沙吖啶持续湿敷配合微波理疗;对照组32例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8%(χ2=4.74,P<0.05).结论 依沙吖啶外敷配合微波理疗对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方兰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静脉麻醉胃镜检查术的观察与护理

    胃镜是消化道疾病常用的诊疗方法,但常规胃镜检查时可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呛咳、咽喉疼痛等不适,病人承受较大的痛苦,导致很多病人对此检查产生恐惧感,甚至拒绝检查.由于患者的不适,难于配合或无法忍受检查,给医生的操作和准确诊断带来了诸多困难,延误了治疗的时间.因此,在胃镜检查治疗中的镇痛和镇静是必要的.适度镇静能使胃肠道松驰,提高患者对胃镜检查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异丙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的静脉全麻药,己广泛应用于短小精手术、诊断和治疗性检查[1].

    作者:杜萍;黎清;韦玲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会阴部扫查显示宫颈对多种病理妊娠的诊断价值

    对于基层医院尤其是没有腔内探头的医院的超声工作者来说,经会阴部扫查显示宫颈对于前置胎盘、晚期流产及早产、宫颈功能不全等多种病理妊娠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现将59例病理妊娠的扫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宁新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胫骨交锁型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疗效观察

    胫骨多段骨折内固定的选择比较有限,很难达到坚强固定,手术后软组织水肿,张力过大不能一期缝合.我们于2002年至2008年使用交锁型髓内钉技术,应用于胫骨多段骨折治疗36例,取得良好较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庞国栋;凌长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欣母沛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6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欣母沛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具有剖宫产指征且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孕妇128例,随机分为欣母沛组68例和米索前列醇组60例,收集并比较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 结果欣母沛组在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米索前列醇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欣母沛能很好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作者:赵瑞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脂联素与慢性肾脏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研究概况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损害呈持续性进展,终导致慢性肾衰竭(CRF),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CRF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延缓CKD进展,防治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仍是肾脏病工作者研究的重点.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机制复杂,尚有许多未知点.脂联素(adiponectin,ADPN)作为一种脂源激素是近年来又一研究热点,现就其在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杨发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社区中老年人群腹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及综合干预前后的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贵阳市社区中老年人群腹型(中心性)肥胖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率及相关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并且对社区中老年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分析干预前后肥胖的相关指标,评价干预效果.方法 于2001年对贵阳市黔灵镇社区心脑血管病综合防治示范点中老年人群(大于35岁)进行调查,按照腰围(waistline,WL)进行分层,分析不同腰围人群 MS的患病率及有关代谢指标的异常情况.抽样方法采用三阶段固定样本随机抽取1524人.经过五年综合干预后,2006年按上述方法再次三阶段固定样本随机抽取1141人进行复查.结果 干预后MS、腹型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从干预前的12.0%、42.6%、23.1%、29.0%和34.3%下降到9.6%、 30.6%、19.1%、21.3%和27.4%(P均<0.05或0.01);当WL≥90 cm时,人群MS的患病率随 WL的增加而上升;人群中肥胖相关指标腰围、腰臀围比与干预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 结论贵阳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中腹型肥胖和MS患病率高.其MS的患病率随着WL的增加而升高.通过综合干预可以降低中老人群腹型肥胖及其MS的患病率.

    作者:周祖勇;潘仰中;梁金花;郑流波;令狐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检测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SHL)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与C反应蛋白(CRP)的意义.方法 全部患者采用活血素加东菱克栓酶加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1个疗程(10~15 d)后第2天复查听力.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内皮NO释放水平.结果 突聋组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CRP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突聋组治疗后NO显著回升(P<0.05)、CRP显著下降(P<0.05).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血清NO、CRP含量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SSHL发作过程中,检测患者NO、CRP含量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磊;郑际伦;热阳古力·努尔麦麦提;廖洪利;田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