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

张泽敏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阿米卡星, 耐多药肺结核
摘要: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治的68例耐多药肺结核采用以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作为治疗组,与同期收治的68例耐多药肺结核常规四联抗结核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痰菌阴转率及X线吸收、好转率. 结果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率和X线吸收、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为主的化疗方案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有效方案之一.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早期行为干预的护理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避免了阻断主动脉所造成的心肌缺血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的缺点,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1],有效减少和防止术后严重心律失常及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我科2005年3月~2007年12月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30例,通过对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行为干预,有效的防止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快,治疗时间缩短,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作者:张春桂;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118例的麻醉体会

    目的 总结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118例,对麻醉的选择、术中监测、麻醉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的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8例手术用ID:4.0~5.5 mm小直径气管导管行气管内插管机控呼吸,芬太尼、利多卡因-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麻醉手术顺利,术后无麻醉及手术后并发症.结论 合理的麻醉方法选择,严密的术中监测,积极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是此类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作者:庞德春;陈铎鑫;邓梅玉;李蓓;谢寒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16例临床分析

    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是一种特殊的婴幼儿惊厥,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目前尚难以用现成的术语来表达此类惊厥的临床特点.现在就本科近期收治的BICE 16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粟顺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儿科临床实习中学生思想偏差产生原因与对策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汇贯通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品质和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儿科学是重要的主干临床实习科目,但因儿科患儿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要求过高,加之儿科临床工作十分繁琐,因此儿科医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技术技能,还必须具备健康的身心及健全的人格.在儿科实习的医学生也常常需要面对来自各方

    作者:黄月艳;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微创清除术在救治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血肿,特别是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脑出血起病急、病死率及致残率高.传统开颅手术,脑组织损伤大,脑水肿严重,死亡率、致残率极高[1].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03年8月引进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颅内血肿患者进行锥颅穿刺引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桂益;石家庆;吴国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糜蛋白酶致过敏性哮喘一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岁2个月,于2008年7月11日因咽痛发热1天来诊,体检:T 38.3℃,神清,急性病容,双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咽部黏膜呈弥慢性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有黄白色脓点,拟诊: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首先给予雾化吸入,药液为生理盐水2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注射用糜蛋白酶4000 U,经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

    作者:梁永宏;韦云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方法 观察分析9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情况.结果 95例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及疏通术后1个月输卵管总复通率为71.8%(以输卵管条数计),对输卵管远端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炎所致的输卵管阻塞疗效较好,而对输卵管近段阻塞疗效较差.经1~24个月的随访,妊娠51例,妊娠率53.7%(宫内妊娠48例,宫外妊娠3例),术后一年内妊娠占96.1%.结论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及疏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理想的诊治策略.

    作者:叶雪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FFA)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子痫前期患者40例为观察组,其中轻度12例,重度28例,以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妊娠妇女36例为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的FFA水平.结果 观察组及其亚组(轻度、重度)的血清FF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重度组又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较正常妊娠妇女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提示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作者:续靖宁;邓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6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并非少见,甲状腺功能亢进可累及肝脏,引起肝功能异常、肝肿大、黄疸等.我院2001年3月至2008年12月收治263例甲亢住院患者,其中肝功能损害患者为64例(占24.3%),经护肝治疗后进行抗甲亢治疗,甲亢症状明显改善,大部分预后良好.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吴远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静脉麻醉胃镜检查术的观察与护理

    胃镜是消化道疾病常用的诊疗方法,但常规胃镜检查时可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呛咳、咽喉疼痛等不适,病人承受较大的痛苦,导致很多病人对此检查产生恐惧感,甚至拒绝检查.由于患者的不适,难于配合或无法忍受检查,给医生的操作和准确诊断带来了诸多困难,延误了治疗的时间.因此,在胃镜检查治疗中的镇痛和镇静是必要的.适度镇静能使胃肠道松驰,提高患者对胃镜检查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异丙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的静脉全麻药,己广泛应用于短小精手术、诊断和治疗性检查[1].

    作者:杜萍;黎清;韦玲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诊治的评价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治疗的118例临床资料.结果 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率为92.4%,不同时间活动性出血检出率不同,<24 h与24~48 h检查相比检出率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急诊胃镜止血总有效率93.8%,不同时间治疗一次成功止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仅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而且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镜检时间应该是越早越好.

    作者:陈毅斌;张锡迎;张宝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术中保温对儿童腹部手术后苏醒的影响及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术中保温对儿童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 方法选择全麻开腹手术患者70 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术中未采取任何保温措施;观察组35例术中注意保温,室内温度维持在23℃~28℃,使用WarmTouchTM 充气式保温装置及电子液体加温仪,冲洗液用水温浴箱加温至37℃.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体温的变化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寒战和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心率、体温与术前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而观察组患者无显著性改变(P>0.05);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压平稳、心率减慢、苏醒快、寒战及躁动发生率低(P<0.01).结论 术中低体温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和循环系统,延缓患者的术后恢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监测体温变化,对输液液体及冲洗液加温,下半身使用保温毯保暖,并保持手术间温度,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黄开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胫骨交锁型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疗效观察

    胫骨多段骨折内固定的选择比较有限,很难达到坚强固定,手术后软组织水肿,张力过大不能一期缝合.我们于2002年至2008年使用交锁型髓内钉技术,应用于胫骨多段骨折治疗36例,取得良好较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庞国栋;凌长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社区中老年人群腹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及综合干预前后的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贵阳市社区中老年人群腹型(中心性)肥胖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率及相关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并且对社区中老年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分析干预前后肥胖的相关指标,评价干预效果.方法 于2001年对贵阳市黔灵镇社区心脑血管病综合防治示范点中老年人群(大于35岁)进行调查,按照腰围(waistline,WL)进行分层,分析不同腰围人群 MS的患病率及有关代谢指标的异常情况.抽样方法采用三阶段固定样本随机抽取1524人.经过五年综合干预后,2006年按上述方法再次三阶段固定样本随机抽取1141人进行复查.结果 干预后MS、腹型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从干预前的12.0%、42.6%、23.1%、29.0%和34.3%下降到9.6%、 30.6%、19.1%、21.3%和27.4%(P均<0.05或0.01);当WL≥90 cm时,人群MS的患病率随 WL的增加而上升;人群中肥胖相关指标腰围、腰臀围比与干预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 结论贵阳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中腹型肥胖和MS患病率高.其MS的患病率随着WL的增加而升高.通过综合干预可以降低中老人群腹型肥胖及其MS的患病率.

    作者:周祖勇;潘仰中;梁金花;郑流波;令狐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补救治疗的疗效

    目的 观察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补救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经常规三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失败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给予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补救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四联补救治疗,随访一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相当(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用药相对简单,病人依从性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案.

    作者:余韩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口腔颌面血液供应丰富,组织结构复杂,是呼吸道、消化道入口处,与颅腔毗邻,所以颌面部外伤常并发出血、休克及颅脑损伤等并发症,如损伤严重时还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有效的救治及护理,可提高救治率.现将我院98例口腔颌面创伤病人的急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苏洁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形式的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形式的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6例拇指Ⅰ~Ⅳ度缺损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拇趾及第2足趾(带相应的足背皮瓣)移植再造.结果 6例手术顺利,再造拇指全部成活,优4例,良2例,再造拇指的两点辨别觉分别为5~12 mm,屈伸、对指、对掌、外展、内收运动灵活,外观满意,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供区行走无影响.结论 拇趾及第二足趾移植已成为当前再造拇指常采用的有效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条件和要求以及拇指缺损程度,选用不同形式的足趾组织移植,进行再造与修复,以获得大的效果.

    作者:李玉春;陈上保;李兴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58例急性心肌梗死分期康复护理的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康复护理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8例,护理中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同时期实施相应的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佩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测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建立共扼双烯法(CD)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改进分离低密度脂蛋白的方法,应用CD法与国内通用的ELISA法平行对比,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稳定心绞痛(SAP)患者各30例,并与健康人30例比较.结果 ELISA法检测OX-LDL的结果与CD法之间无相关性,各疾患组血清中LDL氧化形成CD的延迟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阻断LDL的氧化可能成为预防或治疗此类疾患的手段之一.

    作者:汪咏新;热阳古力·努尔麦麦提;廖洪利;姑丽娜尔·依明;田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98例诊治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又名硬膜下水瘤(Traumatic Subdural Hydroma),发生率为颅脑损伤的1.16%,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10%左右,其治疗方法一般为保守治疗、钻孔外引流、开颅清除积液或积液-腹腔分流术等,我院自1997年1月2006年8月收治98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效果满意,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雷建斌;赵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