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历导入式教学法在心胸外科护理学见习课的应用

罗前颖;黄芳艳

关键词:病例导人式教学, 教学方法, 心胸外科护理
摘要: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来体现.选择一个佳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是目前临床见习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开放式吸痰的研究现状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措施之一.由于患者不能自主咳嗽咳痰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只能通过负压吸引来清除痰液、血液或体液等对呼吸道的阻塞.但气管内吸引可引起缺氧、胸内压下降、反射性呼吸抑制、血液动力学改变、呼吸道黏膜损伤、医院内肺炎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不良反应[1],从而影响患者抢救和康复.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同行们不断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现将有关吸痰方法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陆小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留置气囊导尿管后尿液渗尿原因分析及对策

    气囊导尿管以其操作简便,固定稳妥的优越性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尿液从尿道口溢出,出现渗尿情况,其渗尿的原因一直困扰着医务人员.为此,我们对210例留置气囊尿管病人出现尿道口渗尿的39例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应对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群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症胰腺炎术后双套管冲洗低负压引流的护理

    腹腔双套管已被广泛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术后手术区域的冲洗引流.双套管持续负压吸引可充分引流手术区域渗液,有助于对术后出血、胰瘘等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处理,并可减少腹腔积血积液、减少或清除残留坏死组织及多种毒素引起的膈下积液、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1].我科2004年1月~2008年11月共有35例重症胰腺炎(SAP)术后放置腹腔双套管患者,通过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效果满意.现将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蔡冬姣;于胜招;罗金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凯西莱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凯西莱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药物性肝炎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凯西莱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护肝片、肌苷、维生素C等常规护肝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患者症状及体征、生化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9.4%;对照组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凯西莱治疗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肝功能至正常.

    作者:张泽敏;郭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胃肠道息肉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2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112例192枚胃肠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 112例患者共192枚息肉中,135枚直径小于1 cm的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APC治疗后,病变全部消除,治愈率为100%;47枚直径大于1 cm广基或亚蒂、细蒂息肉,经1~2次APC治疗,或配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后,病变全部消除;另10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治疗时采用内镜下APC配合治疗后病灶消除.结论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为消化道内镜治疗提供了广阔空间.

    作者:周喜汉;覃月秋;喻文强;黄明宜;何守搞;黄赞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66例体会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多.断裂后粘连阻塞引起泪溢,给患者带来痛苦.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成功,能有效防止泪小管断裂后粘连阻塞,从而避免上述症状的发生,技术难点为显微镜下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而寻找泪小管鼻儇4断端方法有多种,利用脂肪乳在显微镜下可容易找到,我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该方法治疗6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容勇贤;李水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病历导入式教学法在心胸外科护理学见习课的应用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来体现.选择一个佳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是目前临床见习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罗前颖;黄芳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炎性假瘤60例胸部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60例肺部炎性假瘤患者X线胸片、CT特征性改变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60例炎性假瘤的临床、胸部平片及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根据炎症假瘤的病灶特点,可分为圆形或类圆形(42例)和不规则形(18例)两种基本类型;X线胸片及CT形态学上具有浅分叶征、桃尖征、平直征和钙化等特征.结论 肺部炎性假瘤在X线胸片及CT上具有多种表现,与其他肺部疾病(尤其是支气管肺癌)鉴别困难,但浅分叶征、桃尖征、平直征和钙化等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作鉴别诊断.

    作者:李仕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双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7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床号单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金双歧口服.结果 两组日平均胆红素下降值分别为63.33±26.21/μmol/L,35.29±22.43μmol/L,胆红素降至171μmol/L以下所需天数分别为2.9±0.02 d,4.6±1.23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丽婷;陈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上睑下垂手术治疗概况

    上睑下垂(ptosis)是由于提上睑肌(动眼神经支配)和Muller肌(颈交感神经支配)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致使一侧或双侧的上睑明显低于正常位置的一种临床常见病.临床上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上险下垂两大类,且以先天性上睑下垂多见.当患者自然睁眼平视时,轻者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超过3 mm,中等程度下垂遮盖角膜1/2,重度下垂者超过角膜1/2或遮盖全部角膜[1].

    作者:卢银波;姜春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52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病因与预后分析

    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内高危新生儿的常见表现,也是引起新生儿出血与紫癜的常见原因,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出血而导致死亡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较多,其预后与病因及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关系密切.现就我院NICU近2年收治的52例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与预后分析如下.

    作者:郑国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洗胃置管技术的研究进展

    置入胃管洗胃是急诊科、儿科和消化内科基础护理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成功置入胃管则是洗胃的首要和必备条件.临床上中毒患者多数为意识清醒病人,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及负性情绪存在而缺乏良好的主动配合能力,使护士运用常规的胃管置入操作方法无法保证胃管置入成功.因此对胃管置入的研究更加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的多样化.广大护理同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现就胃管的改进、体位选择、置管方法、置人深度问题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凌彩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活检在脊柱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穿刺活检对脊柱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 21例脊柱病变患者,包括胸椎9例,腰椎11例,骶椎1例,采用DSA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获得病理诊断.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取材,穿刺活检阳性率为90.47%,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DSA或CT引导下椎体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率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脊柱病变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袁贤彬;刘裕恒;冯国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肿瘤坏死因子与颅脑损伤的关系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cytokines,CK)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作为细胞间信号传导的介质,调节细胞功能,保持成熟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参与调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炎症、外伤、自身免疫、局部缺血防御反应.细胞因子参与颅脑损伤是近年研究的一个新动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而作为主要炎性细胞因子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颅脑损伤后的作用己经被各种实验研究所证明,在此,笔者扼要综述TNF-α与颅脑损伤的关系、其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

    作者:邓元央;赵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职助产专业《助产学》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现代化、高察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对高职高专助产专业的<助产学>课程进行了教育理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调整与优化了课程结构,浓缩与整合了专业知识,增加与强化了技能操作.使整个改革过程实现了四个创新、加强了六个培养、突出了三个特点.

    作者:张秀英;欧阳云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单纯性支气管结核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早期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单纯性支气管结核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变位于主气管2例占9.52%,左侧支气管12例占57.14%,右侧支气管7例占33.33%;纤支镜下表现为浸润型10例(47.62%),干酪坏死型4例(19.05%),肉芽增生型5例(23.81%).纤维狭窄型2例(9.52%);组织活检阳性率75%(12/16),支气管刷检阳性率47.62%(10/21),支气管灌洗阳性率46.67%(7/15),纤支镜检查后留痰找抗酸杆菌阳性率11.11%(2/18).结论 早期纤支镜检查镜下表现无特异性.需结合镜下组织病理学和(或)细菌学检查等才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张振柱;陈永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鼻腔填塞术期间患者的应用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程度的护理方法[1].我科将其应用于鼻部手术鼻腔填塞术后的护理,收到了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岑红;唐梅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常州市天宁区2006~2008年餐饮具消毒监测分析

    餐馀具消毒合格率的高低反映餐饮单位的卫生状况,也是评价其卫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常州市天宁区的餐饮具消毒现状,以进一步采取针对措施,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对我区2006-2008年餐饮具消毒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张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进展期胃癌外科诊治的现状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数达875000[1].目前我国的胃癌分期主要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TNM分期系统和日本胃癌协会JGCA新胃癌处理规约第13版的分期系统,将胃周淋巴结分为3站33组.术前分期对胃癌的外科治疗起着关键作用,手术的方式决定依赖于胃癌的分期.而我国住院患者多属进展期胃癌,故进展期胃癌的诊治是目前胃癌治疗的重要内容.

    作者:黄许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ICU低钾血症患者高浓度静脉补钾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浓度深静脉微泵补钾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56例合并低钾血症的危重患者(排除补钾开始前连续3小时每小时尿量<30 ml/h,补钾开始前出现急性肺水肿或中心静脉压超过12 cmH2O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补钾浓度分别为1341 mool/L(相当于10%的氯化钾溶液)和53.64 mmol/L(相当于0.4%的氯化钾溶液),补钾速度治疗组为6 ml/h,对照组在保持中心静脉压不超过12 cmH2O的条件下单位时间补钾量尽量保持与治疗组相同.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心电图变化、中心静脉压,血钾正常停止补钾.结果 两组补钾前、后血钾浓度、补钾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补钾液体量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高钾血症、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肾功能对补钾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 高浓度深静脉微泵补钾治疗危重低钾血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对合并急性肾损伤但无少尿或无尿的低钾血症患者也可在严密监测下行高浓度深静脉微泵补钾治疗.

    作者:皇甫长梅;尹小健;蔡施霞;姚华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