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贤彬;刘裕恒;冯国生
目的 分析急诊病人流行病学特征,为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提供客观资料.方法 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2006年8月1日至2007年7月31日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20165例急诊患者进行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急诊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0.730;高发年龄组为0~10岁、21~30岁组和31~40岁组;午夜及清晨为急诊患者就诊低谷,18~22时为高峰;秋冬季节急诊患者密度略高于春夏季节;急诊患者以城镇居民为主,农民仅占4.25%.急诊服务半径相对较大;利用出租车来诊者占60.23%,利用公共交通车辆来诊者占5.11%,本院出诊接回占7.5%,利用城市急救中心救护车来诊者仅占0.07%.结论 该文所分析的资料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该院急诊病人的真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我国西南老、少、边、山、穷地区城市综合性医院急诊病人的基木特点,具有较大的可信性.
作者:李锦忠;黄胜立;黄顺忠;农善华;陆启峰;李军;蒙少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腹腔双套管已被广泛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术后手术区域的冲洗引流.双套管持续负压吸引可充分引流手术区域渗液,有助于对术后出血、胰瘘等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处理,并可减少腹腔积血积液、减少或清除残留坏死组织及多种毒素引起的膈下积液、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1].我科2004年1月~2008年11月共有35例重症胰腺炎(SAP)术后放置腹腔双套管患者,通过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效果满意.现将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蔡冬姣;于胜招;罗金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降压效果及对尿酸的影响.方法 将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患者85例随机分成两组,氯沙坦组(43例)和缬沙坦组(42例),观察治疗4周、8周末血压及血尿酸浓度的变化.结果 85例患者有83例完成观察过程.氯沙坦组42例,缬沙坦组41例,血压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8周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血压比较,治疗4周、8周末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氯沙坦组治疗4周、8周末明显降低(P<0.05),缬沙坦组则无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血尿酸比较.治疗4周、8周末血尿酸浓度氯沙坦组明显低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 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均能有效控制血压,而氯沙坦还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故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用氯沙坦治疗是种理想的选择.
作者:蒋连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腹部术后尿潴留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I临床上解决尿潴留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热敷、按摩、听流水声、针刺及注射新斯的明,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导尿常并发尿道黏膜损伤及尿路感染,为解决这一难题,我院胃肠腺体外科2007年10月~2007年12月,应用6805电针仪穴位脉冲电刺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治腹部术后尿潴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燕萍;何艳英;颜少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肱骨髁上骨折指肱骨内外髁上方的肱骨远端骨折,好发于儿童,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1].肱骨髁上骨折大多为伸直型,Gartland将其分为3型:Ⅰ型,无移位;Ⅱ型,有移位,但后方骨皮质相连;Ⅲ型,完全移位[2].我院于2006年8~2008年8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2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武振国;韦涵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现代化、高察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对高职高专助产专业的<助产学>课程进行了教育理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调整与优化了课程结构,浓缩与整合了专业知识,增加与强化了技能操作.使整个改革过程实现了四个创新、加强了六个培养、突出了三个特点.
作者:张秀英;欧阳云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股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其固定方式有95.钢板、动力髁钢板(DCS)等.近年来,由于带锁髓内钉可有效恢复骨折肢体的长度,防止旋转移位等,具有创伤小、术后骨折愈合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科自2005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达准;黄克;李林;梁红锁;韦程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穿刺活检对脊柱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 21例脊柱病变患者,包括胸椎9例,腰椎11例,骶椎1例,采用DSA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获得病理诊断.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取材,穿刺活检阳性率为90.47%,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DSA或CT引导下椎体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率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脊柱病变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袁贤彬;刘裕恒;冯国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金双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7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床号单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金双歧口服.结果 两组日平均胆红素下降值分别为63.33±26.21/μmol/L,35.29±22.43μmol/L,胆红素降至171μmol/L以下所需天数分别为2.9±0.02 d,4.6±1.23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丽婷;陈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浓度深静脉微泵补钾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56例合并低钾血症的危重患者(排除补钾开始前连续3小时每小时尿量<30 ml/h,补钾开始前出现急性肺水肿或中心静脉压超过12 cmH2O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补钾浓度分别为1341 mool/L(相当于10%的氯化钾溶液)和53.64 mmol/L(相当于0.4%的氯化钾溶液),补钾速度治疗组为6 ml/h,对照组在保持中心静脉压不超过12 cmH2O的条件下单位时间补钾量尽量保持与治疗组相同.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心电图变化、中心静脉压,血钾正常停止补钾.结果 两组补钾前、后血钾浓度、补钾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补钾液体量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高钾血症、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肾功能对补钾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 高浓度深静脉微泵补钾治疗危重低钾血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对合并急性肾损伤但无少尿或无尿的低钾血症患者也可在严密监测下行高浓度深静脉微泵补钾治疗.
作者:皇甫长梅;尹小健;蔡施霞;姚华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内高危新生儿的常见表现,也是引起新生儿出血与紫癜的常见原因,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出血而导致死亡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较多,其预后与病因及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关系密切.现就我院NICU近2年收治的52例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与预后分析如下.
作者:郑国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上睑下垂(ptosis)是由于提上睑肌(动眼神经支配)和Muller肌(颈交感神经支配)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致使一侧或双侧的上睑明显低于正常位置的一种临床常见病.临床上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上险下垂两大类,且以先天性上睑下垂多见.当患者自然睁眼平视时,轻者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超过3 mm,中等程度下垂遮盖角膜1/2,重度下垂者超过角膜1/2或遮盖全部角膜[1].
作者:卢银波;姜春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队列分析是考核和评价结核病控制效果的主要指标.为评价武鸣县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开展以来传染源控制成效,进一步提高DOTS策略实施质量,现将武鸣县2004~2007年涂阳肺结核病例转归进行队列分析,以改进各项措施,提高结核病控制效果.
作者:危国强;蒙福荣;韦芳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静脉输注营养液是长期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患病新生儿及早产儿保证充足营养的重要措施之一.输注营养液过程中液体外渗时有发生,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将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我科2008年1月~2009年2月采用硫酸镁联合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周围静脉输注营养液外渗的新生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碧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循证护理强调在护理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证据加以应用,从而使病人获得佳的护理,它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新可靠的科学证据,根据护理人员的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愿望和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周围的解剖复杂,变异多[1],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早期发现并发症,是保证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60例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云;杨光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在外科的就诊率明显提高,以结节性甲状腺肿居首位,手术仍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重要手段,但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预防仍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由于解剖的变异,使手术变得复杂和困难,手术并发症相应增多.笔者对我院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25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是能够较好地掌握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韩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150 ml经胃管注入或口服.每日2~3次.结果 治疗组患者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呼吸、心率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6、IL-8含量均降低,以治疗组降低为明显.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芍承气汤能显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和1L-6、IL-8水平,可以减轻胰腺炎症的全身损伤,从而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守搞;黄赞松;王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脓疱性银屑病是银屑病较重的类型,起病急,皮损为扩散性脓疱,常伴有高热和白细胞升高,甚至危及生命,诱发因素包括感染、药物等.现总结我院2004~2008年收治的15例成人急性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如下.
作者:陈怀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来体现.选择一个佳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是目前临床见习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罗前颖;黄芳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泼尼松治疗孕前抗磷脂抗体引起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 凡连续自然流产3次或3次以上,以及临床实验室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阳性即将受孕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51例,孕前使用泼尼松,在确诊受孕后使用泼尼松加阿司匹林;B组53例在确诊受孕后使用泼尼松加阿司匹林.使用相同的药物而方法不同,监测抗磷脂抗体阳性率变化,以及妊娠成功率的比较.结果 孕36周A组抗磷脂抗体阳性率为11.76%,B组抗磷脂抗体阳性率为35.84%,A组阳性率比B组阳性率组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组妊娠成功48例.妊娠成功率94.12%,B组妊娠成功41例,妊娠成功率77.35%,A组妊娠成功率比B组成功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孕前使用泼尼松治疗由抗磷脂抗体引起的复发性流产有效.
作者:张丽敏;张正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