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振国;韦涵渝
目的 比较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CSEA组(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30例,EA组(单纯硬膜外麻醉)30例.结果 与EA组比较,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上界平面达T<,7>时间明显缩短,局麻药用量少,而且镇痛好.肌松佳.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碱用量及输液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为全子宫切除手术提供了一种起效迅速、神经阻滞完善、合并症较少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进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凯西莱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药物性肝炎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凯西莱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护肝片、肌苷、维生素C等常规护肝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患者症状及体征、生化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9.4%;对照组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凯西莱治疗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肝功能至正常.
作者:张泽敏;郭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缺血性脑卒中好发于中老年人,但发生在青年人并非罕见,有关其发病因素分析国内报道较少,我院于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确诊18~45岁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8例,现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覃保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穿刺活检对脊柱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 21例脊柱病变患者,包括胸椎9例,腰椎11例,骶椎1例,采用DSA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获得病理诊断.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取材,穿刺活检阳性率为90.47%,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DSA或CT引导下椎体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率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脊柱病变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袁贤彬;刘裕恒;冯国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老年性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6月治疗老年尖锐湿疣患者共121例,其中单纯电凝法治疗61例;综合治疗法(电凝法、心理干预、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局部抵抗力)60例.结果 本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51%、19.83%和17.36%.其中综合组分别为88.33%、10.00%和8.33%;电凝组分别为68.85%、29.51%和26.2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老年性尖锐湿疣患者具有病程长、伴发疾病复杂、治愈率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以及心理影响大等临床特点.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红;李浪;潘启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现代化、高察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对高职高专助产专业的<助产学>课程进行了教育理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调整与优化了课程结构,浓缩与整合了专业知识,增加与强化了技能操作.使整个改革过程实现了四个创新、加强了六个培养、突出了三个特点.
作者:张秀英;欧阳云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LBW)对青少年(17~22岁)血脂代谢的影响,为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随机选取盐城地区健康青少年(17~22岁)1200名,采集其出生体重;在低出生体重者中随机抽取20人为实验组,正常出生体重者中随机抽取20名为对照组,测定血脂含量,统计分析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BW可使青少年血脂水平紊乱,增加心血管发病的危险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从胎儿时期抓起.
作者:黄波兰;许红;徐智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由胚胎肝脏和成人肾脏分泌的一种低分子糖蛋白.传统认为EPO在体内主要功能是促红系分化增殖、促进造血.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证实,EPO是细胞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具有多种非造血作用:抗凋亡、抗氧化应激、促血管生成、调节炎症和促干细胞迁移等作用[1];更有潜在的细胞保护作用,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等非肾性缺血细胞保护[2,3].现对其在心脑血管等系统的潜在保护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雷定和;尹友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多年来,对于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通常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T管引流术有很多弊端.我院自2004年2月~2008年10月对54例开腹胆囊切除术中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采用切除胆囊后经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I期缝合胆囊管,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国明;阚小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数达875000[1].目前我国的胃癌分期主要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TNM分期系统和日本胃癌协会JGCA新胃癌处理规约第13版的分期系统,将胃周淋巴结分为3站33组.术前分期对胃癌的外科治疗起着关键作用,手术的方式决定依赖于胃癌的分期.而我国住院患者多属进展期胃癌,故进展期胃癌的诊治是目前胃癌治疗的重要内容.
作者:黄许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合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来修复难愈性创面的优越性.方法 根据糖尿病、放射性、烧伤瘢痕溃疡、褥疮等引起雌愈性创面的性质、部位、大小,将其溃疡创面的基底部以及边缘0.5~1 cm正常组织切除,彻底清创;再根据其组织缺损的部位和面积,选取邻近筋膜皮瓣、带神经血管营养蒂的筋膜皮瓣、臀大肌肌皮瓣、小腿内/外侧筋膜皮瓣等修复.结果 所修复的35例的皮瓣完全成活,术后全部病例均随访6~12个月,修复刨面的皮瓣质地柔软,与周围皮肤的颜色一致,功能和外形满意,伤口完全愈合.结论 将整形外科技术结合应用于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术后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得到更好恢复,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新;刘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症是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其人群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多见于青壮年,治疗方法多种.我们自2004年12月~2007年3月共采用多种方法治疗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清社;陈国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从单纯的血压控制转移到降低脑血管疾病为治疗原则的高血压新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38例高血压病患者(基础收缩压为160 mmHg以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3例持续的给予氨氯地平(5 mg)加辛伐他汀(20 mg).对照组115例给予氨氯地平(5 mg)加安慰剂;观察两年内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绪果两组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的卒中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临床效果越显著.结论 给予高血压患者氨氯地平控制血压联合他汀类药物降血脂能够更大幅度的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作者:严洁;张成忠;唐子惠;蒋恒波;胡斌;唐启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治疗组口服胺碘酮.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和QT问期均有显著降低,治疗组降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用药途径方便,相对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黄土庆;尤海传;廖欧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49例随机分为微创治疗(微创组)24例和内科治疗(内科组)25例,以有效率、住院时间和6个月后后遗症发生率为判断指标.结果 微创组有效率100%,后遗症发生率4.3%,内科组有效率76.0%,后遗症发生率36.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微创组(18.6±2.2)d,内科组(29.2±3.5)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明显,后遗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方法简单有效,安全.
作者:梁高连;杨青和;陈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腹腔双套管已被广泛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术后手术区域的冲洗引流.双套管持续负压吸引可充分引流手术区域渗液,有助于对术后出血、胰瘘等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处理,并可减少腹腔积血积液、减少或清除残留坏死组织及多种毒素引起的膈下积液、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1].我科2004年1月~2008年11月共有35例重症胰腺炎(SAP)术后放置腹腔双套管患者,通过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效果满意.现将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蔡冬姣;于胜招;罗金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对糖尿病足的疗效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株洲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9月~2007年6月46例糖尿病足患者应用全身和局部治疗的资料,将24例增加糖尿病足护理的患者作为治疗组,余为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及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总有效率100.0%,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糖尿病足的护理对糖尿病足的治疗起到十分明显效果,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积极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陈娟;黄红;陈芙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是骨科常见病,患者大多数为青壮年,常因不能早期获得治疗而致残,严重影响劳动力.其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发展较快,术式包括姑息性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关节融合术等.现将近年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治疗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陆文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置入胃管洗胃是急诊科、儿科和消化内科基础护理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成功置入胃管则是洗胃的首要和必备条件.临床上中毒患者多数为意识清醒病人,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及负性情绪存在而缺乏良好的主动配合能力,使护士运用常规的胃管置入操作方法无法保证胃管置入成功.因此对胃管置入的研究更加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的多样化.广大护理同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现就胃管的改进、体位选择、置管方法、置人深度问题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凌彩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细胞因子(cytokines,CK)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作为细胞间信号传导的介质,调节细胞功能,保持成熟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参与调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炎症、外伤、自身免疫、局部缺血防御反应.细胞因子参与颅脑损伤是近年研究的一个新动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而作为主要炎性细胞因子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颅脑损伤后的作用己经被各种实验研究所证明,在此,笔者扼要综述TNF-α与颅脑损伤的关系、其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
作者:邓元央;赵邦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