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外敷对新生儿周围静脉输注营养液外渗肿胀的治疗体会

廖碧玲

关键词:静脉输注, 营养液, 外渗, 联合外敷, 新生儿
摘要:静脉输注营养液是长期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患病新生儿及早产儿保证充足营养的重要措施之一.输注营养液过程中液体外渗时有发生,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将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我科2008年1月~2009年2月采用硫酸镁联合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周围静脉输注营养液外渗的新生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功能衰竭42例误诊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进行性、严重的代谢紊乱及其他损害所组成的一组症候群,当肾功能进入尿毒症阶段时,病变累及全身各系统造成复杂的临床表现,可出现高血压、贫血、胃肠道症状、心力衰竭、皮肤瘙痒及水、电解质失衡等并发症,因其症状无特异性.故易发生漏诊、误诊[1].本文对我院2003年7月~2008年7月误诊的42病例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符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介素-5、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

    目的 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干扰索-γ(IFN-γ)和白介素-5(IL-5)血清水平,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方法 ELISA法检测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人血清IL-5和lFN-γ水平.结果 特异性免疫治疗前IL-5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IL-5下降;特异性免疫治疗前lFN-γ明显低于正常人,治疗后lFN-γ升高.结论 Th1/Th2失衡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免疫调节达到其治疗作用.

    作者:李仰琪;龚业青;梁艳华;赵晓岚;梁碧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腹痛体会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维生素K3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腹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各种急性腹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维生素K3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64例,给予患者臀部654-2针10mg肌注解痉止痛,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腹痛疗效显著.

    作者:王悦;要建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7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前列腺良性增生症(BPH)是泌尿外科常见的老年男性疾病之一[1],其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简称TURP)有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仍是治疗该病的金标准[2],尤其适用于高龄且合并症较多的前列腺增生病人.但TURP对机体整体存在一定损伤,导致相应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能造成手术失败甚至严重后果.因此,围手术期护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对176例TURP围手术期护理及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翠欢;杜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2例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及致残率都很高,病死率约40%~50%[1],临床证实,外科治疗疗效优于内科治疗,现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立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病历导入式教学法在心胸外科护理学见习课的应用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来体现.选择一个佳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是目前临床见习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罗前颖;黄芳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治疗组口服胺碘酮.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和QT问期均有显著降低,治疗组降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用药途径方便,相对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黄土庆;尤海传;廖欧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水垫在神经外科患者预防压疮中的临床应用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危重,肢体活动、感觉功能障碍,反应迟钝,对疼痛、冷、热不敏感;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低,长时间未改变体位也不觉得受压部位疼痛,如护理不到位,易造成压疮.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我科对236例卧床患者应用水垫预防压疮,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艳;杜芸;庞兰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联合检测抗核抗体、抗ENA谱、抗dsDNA抗体对SLE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抗原抗体(抗ENA)及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价值.方法 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ds-DNA抗体采用胶体金斑点渗透法检测,抗ENA谱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 SLE组ANA阳性率为94.44%,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63.33%,抗sm抗体阳性率为50.00%,对照组中只有ANA的阳性率为6.67%,其他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AN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可作为检测SLE的标志性抗体,联合检测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提高SLE的检出率,对病情的诊断分型、治疗、追踪和预后判定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罗斌;曾永龙;黄玮;韦彩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5天,与对照组50例吸人沙丁胺醇气雾荆治疗5天进行对比,观察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l/FVC),并测定空腹血糖、电解质等.结果 FEV1%与FEV1/FVC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FEV1%和FEV1/FV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FEV<,1>/FVC均有明显升(P<0.01),但对照组的改善情况不如治疗组;治疗组及对照组空腹血糖、电解质无明显变化.结论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两药联合应用可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功能,增加其抗炎活性,临床效果显著,吸入治疗副作用小.给药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徐峰;吴宗强;邬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循证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循证护理强调在护理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证据加以应用,从而使病人获得佳的护理,它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新可靠的科学证据,根据护理人员的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愿望和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周围的解剖复杂,变异多[1],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早期发现并发症,是保证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60例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云;杨光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7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176例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中青年病例比较.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多见,胃溃疡出血发生率高于十二指肠溃疡,与中青年十二指肠溃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胃癌出血率占病因第二位,与中青年相比有显著差异;老年病人伴发病、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多见,胃溃疡、胃癌出血发生率较高,伴发病、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

    作者:吴学红;翟穗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护理

    翼状胬肉除影响美观外,随着胬肉逐步向角膜中心方向推进还可以引起角膜散光,一旦伸展至瞳孔区,则可严重妨碍视力,较大的翼状胬肉还可影响眼球的运动.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多为20%~40%[1],且易发生睑球粘连、散光等并发症.因此,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的治疗措施是眼科界所寻求的.随着眼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院开展了一项新技术,即翼状胬肉切除术+生物羊膜移植术,手术对眼部损害小,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经精心护理,I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术92例临床体会

    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10%以上[1].目前认为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理想的方法.但胆囊切除后会对消化系统造成重创,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和人体生理机能失调,长期的消化不良可能导致结肠癌,1978年Capron首次报道胆囊切除术可增加结肠癌的发病率[2],也有统计表明胆囊切除后结肠癌的发病率普遍增高,不切除胆囊又能大限度避免结石复发及治愈胆囊疾病是病人与医生的共同愿望.

    作者:陈上保;李玉春;麦海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出生体重对青少年(17~22岁)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LBW)对青少年(17~22岁)血脂代谢的影响,为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随机选取盐城地区健康青少年(17~22岁)1200名,采集其出生体重;在低出生体重者中随机抽取20人为实验组,正常出生体重者中随机抽取20名为对照组,测定血脂含量,统计分析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BW可使青少年血脂水平紊乱,增加心血管发病的危险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从胎儿时期抓起.

    作者:黄波兰;许红;徐智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肿瘤坏死因子与颅脑损伤的关系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cytokines,CK)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作为细胞间信号传导的介质,调节细胞功能,保持成熟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参与调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炎症、外伤、自身免疫、局部缺血防御反应.细胞因子参与颅脑损伤是近年研究的一个新动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而作为主要炎性细胞因子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颅脑损伤后的作用己经被各种实验研究所证明,在此,笔者扼要综述TNF-α与颅脑损伤的关系、其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

    作者:邓元央;赵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整形外科技术修复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结合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来修复难愈性创面的优越性.方法 根据糖尿病、放射性、烧伤瘢痕溃疡、褥疮等引起雌愈性创面的性质、部位、大小,将其溃疡创面的基底部以及边缘0.5~1 cm正常组织切除,彻底清创;再根据其组织缺损的部位和面积,选取邻近筋膜皮瓣、带神经血管营养蒂的筋膜皮瓣、臀大肌肌皮瓣、小腿内/外侧筋膜皮瓣等修复.结果 所修复的35例的皮瓣完全成活,术后全部病例均随访6~12个月,修复刨面的皮瓣质地柔软,与周围皮肤的颜色一致,功能和外形满意,伤口完全愈合.结论 将整形外科技术结合应用于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术后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得到更好恢复,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新;刘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普外科2006年10月~2008年3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奇偶数的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治疗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应用临床路径,评价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的掌握、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降低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住院费用、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兰艳平;赵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单纯性支气管结核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早期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单纯性支气管结核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变位于主气管2例占9.52%,左侧支气管12例占57.14%,右侧支气管7例占33.33%;纤支镜下表现为浸润型10例(47.62%),干酪坏死型4例(19.05%),肉芽增生型5例(23.81%).纤维狭窄型2例(9.52%);组织活检阳性率75%(12/16),支气管刷检阳性率47.62%(10/21),支气管灌洗阳性率46.67%(7/15),纤支镜检查后留痰找抗酸杆菌阳性率11.11%(2/18).结论 早期纤支镜检查镜下表现无特异性.需结合镜下组织病理学和(或)细菌学检查等才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张振柱;陈永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2例钩端螺旋体病的观察与护理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早期的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损害及功能紊乱、以及病程后期的各种变态反应性并发症,重症患者可发生严重肝肾功能衰竭和肺弥漫性出血,常危及患者生命[1].

    作者:兰小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