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李小云;杨光瑛

关键词:循证护理, 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
摘要:循证护理强调在护理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证据加以应用,从而使病人获得佳的护理,它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新可靠的科学证据,根据护理人员的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愿望和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周围的解剖复杂,变异多[1],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早期发现并发症,是保证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60例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开放式吸痰的研究现状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措施之一.由于患者不能自主咳嗽咳痰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只能通过负压吸引来清除痰液、血液或体液等对呼吸道的阻塞.但气管内吸引可引起缺氧、胸内压下降、反射性呼吸抑制、血液动力学改变、呼吸道黏膜损伤、医院内肺炎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不良反应[1],从而影响患者抢救和康复.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同行们不断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现将有关吸痰方法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陆小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TNF-α在妊娠期糖尿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中TNF-α浓度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TNF-a mRNA在GDM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空腹血清中TNF-α浓度,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PBMC和胎盘组织中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GDM组血清TNF-α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糖耐量(NGT)组;在胎盘组织中,GDM组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GT组;在PBMC中,两组TNF-α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清TNF-α 浓度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GDM组血清中升高的TNF-α可能主要来源于胎盘组织,且参与了GDM的发病过程.

    作者:唐曙明;杨自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普外科2006年10月~2008年3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奇偶数的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治疗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应用临床路径,评价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的掌握、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降低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住院费用、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兰艳平;赵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150 ml经胃管注入或口服.每日2~3次.结果 治疗组患者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呼吸、心率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6、IL-8含量均降低,以治疗组降低为明显.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芍承气汤能显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和1L-6、IL-8水平,可以减轻胰腺炎症的全身损伤,从而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守搞;黄赞松;王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出生体重对青少年(17~22岁)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LBW)对青少年(17~22岁)血脂代谢的影响,为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随机选取盐城地区健康青少年(17~22岁)1200名,采集其出生体重;在低出生体重者中随机抽取20人为实验组,正常出生体重者中随机抽取20名为对照组,测定血脂含量,统计分析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BW可使青少年血脂水平紊乱,增加心血管发病的危险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从胎儿时期抓起.

    作者:黄波兰;许红;徐智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5天,与对照组50例吸人沙丁胺醇气雾荆治疗5天进行对比,观察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l/FVC),并测定空腹血糖、电解质等.结果 FEV1%与FEV1/FVC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FEV1%和FEV1/FV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FEV<,1>/FVC均有明显升(P<0.01),但对照组的改善情况不如治疗组;治疗组及对照组空腹血糖、电解质无明显变化.结论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两药联合应用可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功能,增加其抗炎活性,临床效果显著,吸入治疗副作用小.给药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徐峰;吴宗强;邬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2例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及致残率都很高,病死率约40%~50%[1],临床证实,外科治疗疗效优于内科治疗,现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立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治疗组口服胺碘酮.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和QT问期均有显著降低,治疗组降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用药途径方便,相对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黄土庆;尤海传;廖欧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眼挫伤性前房出血的治疗体会

    外伤性前房出血是眼球挫伤常见的表现,虽然大部分前房出血能够吸收完全,但伤后近期和远期仍可发生一些并发症,威胁视力[1].因此,需认真处理前房出血,尽可能减少视功能的损害.本文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问所收治的67例挫伤性前房出血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俊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病历导入式教学法在心胸外科护理学见习课的应用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来体现.选择一个佳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是目前临床见习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罗前颖;黄芳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有限切开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股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其固定方式有95.钢板、动力髁钢板(DCS)等.近年来,由于带锁髓内钉可有效恢复骨折肢体的长度,防止旋转移位等,具有创伤小、术后骨折愈合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科自2005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达准;黄克;李林;梁红锁;韦程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54例纤维胆道镜术中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体会

    多年来,对于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通常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T管引流术有很多弊端.我院自2004年2月~2008年10月对54例开腹胆囊切除术中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采用切除胆囊后经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I期缝合胆囊管,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国明;阚小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循证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循证护理强调在护理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证据加以应用,从而使病人获得佳的护理,它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新可靠的科学证据,根据护理人员的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愿望和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周围的解剖复杂,变异多[1],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早期发现并发症,是保证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60例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云;杨光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7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前列腺良性增生症(BPH)是泌尿外科常见的老年男性疾病之一[1],其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简称TURP)有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仍是治疗该病的金标准[2],尤其适用于高龄且合并症较多的前列腺增生病人.但TURP对机体整体存在一定损伤,导致相应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能造成手术失败甚至严重后果.因此,围手术期护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对176例TURP围手术期护理及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翠欢;杜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好发于中老年人,但发生在青年人并非罕见,有关其发病因素分析国内报道较少,我院于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确诊18~45岁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8例,现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覃保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成人急性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15例临床分析

    脓疱性银屑病是银屑病较重的类型,起病急,皮损为扩散性脓疱,常伴有高热和白细胞升高,甚至危及生命,诱发因素包括感染、药物等.现总结我院2004~2008年收治的15例成人急性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如下.

    作者:陈怀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4~2007年武鸣县涂阳肺结核病人转归队列分析

    队列分析是考核和评价结核病控制效果的主要指标.为评价武鸣县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开展以来传染源控制成效,进一步提高DOTS策略实施质量,现将武鸣县2004~2007年涂阳肺结核病例转归进行队列分析,以改进各项措施,提高结核病控制效果.

    作者:危国强;蒙福荣;韦芳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穴位脉冲电刺激防治腹部术后尿潴留的护理

    腹部术后尿潴留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I临床上解决尿潴留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热敷、按摩、听流水声、针刺及注射新斯的明,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导尿常并发尿道黏膜损伤及尿路感染,为解决这一难题,我院胃肠腺体外科2007年10月~2007年12月,应用6805电针仪穴位脉冲电刺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治腹部术后尿潴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燕萍;何艳英;颜少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49例随机分为微创治疗(微创组)24例和内科治疗(内科组)25例,以有效率、住院时间和6个月后后遗症发生率为判断指标.结果 微创组有效率100%,后遗症发生率4.3%,内科组有效率76.0%,后遗症发生率36.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微创组(18.6±2.2)d,内科组(29.2±3.5)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明显,后遗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方法简单有效,安全.

    作者:梁高连;杨青和;陈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肿瘤坏死因子与颅脑损伤的关系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cytokines,CK)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作为细胞间信号传导的介质,调节细胞功能,保持成熟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参与调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炎症、外伤、自身免疫、局部缺血防御反应.细胞因子参与颅脑损伤是近年研究的一个新动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而作为主要炎性细胞因子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颅脑损伤后的作用己经被各种实验研究所证明,在此,笔者扼要综述TNF-α与颅脑损伤的关系、其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

    作者:邓元央;赵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