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祖来
晚期肝病主要包括肝硬化和重症肝炎等严重肝脏功能受损和各种并发症,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晚期肝病并发症中较为常见又较严重的一种,常使病情迅速加重.因此,早期诊断、合理的治疗是提高晚期肝病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措施.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间我院共收治106例晚期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谭启文;李宗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Orem护理模式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治疗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4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自护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而自护组采用Orem护理模式护理.结果 自护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且自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3个月、6个月HSS评分依次明显高于前一时间段(P<0.01);在出院时两组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术后3个月、6个月HSS评分自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治疗术后采用Orem护理模式护理,其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彦;刘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76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B组36例,分别于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治愈率、复发率及创面愈合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疗效确切,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复发率,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李少珠;肖胜雄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3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为单纯全麻组,B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维库溴铵、琥珀胆碱等药.B组于诱导前选择T9~10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5%利多卡因3~4 ml,测定麻醉平面后给追加量,麻醉平面控制在T4~T12之间.诱导插管后术中以微泵输注丙泊酚,按需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辅以吸入0.5%~1%异氟醚维持麻醉.监测麻醉前、切皮、术中1h、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记录两组病人麻醉维持用药量和苏醒时间.结果 B组切皮、手术1h及手术结束时的MAP明显低于A组(P<0.05),HR明显慢于A组(P<0.01),麻醉药用量及苏醒时间B组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减少,术后苏醒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唐进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鼻内镜鼻窦手术开展之前,上颌窦炎症或肿瘤病变主要依靠经典上颌窦根治手术,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发展,经鼻道上颌窦手术技术越来越成熟[1].我科于2005~2008年在鼻内窥镜下施行下鼻道开窗术+导尿管置入引流冲洗术治疗上颌窦病变50例(56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内踝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手术的目的是要达到骨折解剖复位,保持踝穴的稳定性,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关节面不平所带来的创伤性关节炎和固定不牢靠或软组织嵌顿所造成的骨不连发生的概率.
作者:单宇;徐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应用及对血浆IL-1β,IL-6,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MODS患者42例,治疗组24例,予高容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V-CVVH)模式治疗.于CBP前、CBP开始后4、12、24、48、72 h留取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1β,IL-6,IL-10含量;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对照组18例MODS患者,为同期病人或病人家属不愿意接受CBP治疗者,给予除CBP以外的常规治疗,在诊断后0、4、12、24、48、72 h留取血标本.结果 CBP治疗后治疗组24、48、72 h的APACHEⅡ评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改变(P>0.05).与CBP前比较,治疗组IL-1β,IL-6及IL-10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点IL-1β,IL-6,IL-10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过度的炎症反应是MODS发生的原因之一,CBP能够削弱血循环中炎症介质的峰值浓度,有效遏制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防治MODS的作用.
作者:熊滨;林勇军;李桂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股骨颈骨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多见于老年人,若处理不当,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以及肺炎、褥疮等并发症.我院自2000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三枚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曹明;张晓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新生儿泪囊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约占新生儿的6%,临床主要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溢泪,伴脓性分泌物.我院眼科门诊自2002年2月至2005年7月,共治疗1285例新生儿泪囊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鸿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药物.方法 按随机原则将19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96例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94例采用炎琥宁与病毒唑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体温正常、皮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4天内治愈率治疗组97.9%,对照组87.2%,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 =7.94,P<0.01).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黄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晚期癌症病人自控PCIA镇痛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晚期癌痛病人60例,采用 PCIA连续输注:镇痛配方为氯诺昔康32 mg加芬太尼0.5 mg、氟哌啶醇5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 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混合液.观察镇痛效果、睡眠质量、镇痛前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有效镇痛率97.5%,并发症减少,病人睡眠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氯诺昔康联合芬太尼PCIA镇痛可持续有效控制晚期癌症病人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梅菊香;汪英;周泉华;陶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均寿命延长,社会活动的增加,老年人髋部损伤有增多的趋势[1].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常见治疗方法,其临床常用的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我院骨科自2004年至2008年间共进行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37例.
作者:吴云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在评价肝动脉栓塞介入(TACE)治疗肝癌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对143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后行CDU检查,观察肿瘤大小、血供及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TACE术后大多数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总有效率为62.94%;肿瘤内部及周边血供明显减少(P<0.01),以肿瘤内血流减少更明显,肝动脉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 CDU能客观判断肿瘤大小及血流灌注状态,是检验肝癌TACE效果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张慧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药物种类的日益增多,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也在相应增加.现收集我院近五年来的76例药物性肝炎进行病因和临床分析,增加对其认识.
作者:万红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简称血灌)、血液透析(简称血透)两种治疗方式对维持性透析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简称P300)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4例须行维持性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灌组30例,血透组34例,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开始前、6个月后P300的潜伏期、波幅,并与4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前ESRD患者的P300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波幅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血灌组和血透组P300潜伏期和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血灌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血灌对维持性透析患者P300的影响较血透有显著性差异,血灌对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较血液透析好.
作者:李雪斌;王洁;林栩;何美娟;陆桂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有效性.方法 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例行玻璃体腔注射TA(4 mg/0.1ml)治疗,对照组12例不行玻璃体腔注射TA.对比分析治疗前后3个月、12个月佳矫正视力、FFA、眼压.结果 两组矫正视力治疗前视力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12个月时两组视力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3个月时FFA示黄斑区荧光素渗漏减少;12个月后黄斑区荧光素渗漏较3个月时增加,眼压未有明显升高.没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TA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安全、有效的方法,3个月的疗效明显,12个月疗效有所回落.
作者:王雪菁;邝国英;陈一兵;翟楠;王炜;秦伟;甘惠霞;凌娅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群中较常见的肩部损伤.肱骨近端特殊的解剖结构,加上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或伴发糖尿病、高血压及慢性肺炎等疾病,加大了临床治疗难度,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仍是该疾病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李瑞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严重的临床类型,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治疗的根本在于早期恢复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静脉溶栓治疗仍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多年内治疗AMI主要手段之一,溶栓的目的是尽早、尽快、充分而持久的使梗死血管相通.溶栓后详细的病情观察、心电监护、精心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对于溶栓的成功非常重要.
作者:韦柳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上尿路结石患者已无需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镜、肾镜等腔镜技术,为肾内结石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有效安全的治疗途径.
作者:覃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腹膜后阑尾炎由于病变阑尾位于腹膜后,其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本文通过对我院1998年6月至2009年6月间23例腹膜后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和手术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腹膜后阑尾炎的认识.
作者:马忠才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