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癌痛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疗效观察

梅菊香;汪英;周泉华;陶瑛

关键词:晚期癌症, PCIA, 氯诺昔康, 芬太尼, 静脉连续输注
摘要:目的 观察晚期癌症病人自控PCIA镇痛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晚期癌痛病人60例,采用 PCIA连续输注:镇痛配方为氯诺昔康32 mg加芬太尼0.5 mg、氟哌啶醇5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 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混合液.观察镇痛效果、睡眠质量、镇痛前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有效镇痛率97.5%,并发症减少,病人睡眠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氯诺昔康联合芬太尼PCIA镇痛可持续有效控制晚期癌症病人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癌痛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晚期癌症病人自控PCIA镇痛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晚期癌痛病人60例,采用 PCIA连续输注:镇痛配方为氯诺昔康32 mg加芬太尼0.5 mg、氟哌啶醇5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 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混合液.观察镇痛效果、睡眠质量、镇痛前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有效镇痛率97.5%,并发症减少,病人睡眠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氯诺昔康联合芬太尼PCIA镇痛可持续有效控制晚期癌症病人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梅菊香;汪英;周泉华;陶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下鼻道开窗术加导尿管置入术治疗上颌窦病变50例

    鼻内镜鼻窦手术开展之前,上颌窦炎症或肿瘤病变主要依靠经典上颌窦根治手术,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发展,经鼻道上颌窦手术技术越来越成熟[1].我科于2005~2008年在鼻内窥镜下施行下鼻道开窗术+导尿管置入引流冲洗术治疗上颌窦病变50例(56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症胰腺炎术后管道的护理

    重症胰腺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危重病之一,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随着重症胰腺炎治疗技术的提高,病死率也随着下降.

    作者:鄢春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塞通片对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塞通片对高血压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8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血塞通片口服,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的hs-CRP水平均显著改善(P<0.01),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结论 血塞通片能降低C-反应蛋白,改善高血压病的血液流变学,减轻高血压病及器官损害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世亚;颜永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严重的临床类型,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治疗的根本在于早期恢复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静脉溶栓治疗仍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多年内治疗AMI主要手段之一,溶栓的目的是尽早、尽快、充分而持久的使梗死血管相通.溶栓后详细的病情观察、心电监护、精心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对于溶栓的成功非常重要.

    作者:韦柳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型新生儿破伤风治疗体会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不洁分娩造成了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痉挛为特征的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破伤风是新生儿疾病中的重症、危症,其病发症多,死亡率高.随着我国城乡推广新生儿新法接生及预防注射,本病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在边远农村及山区、外来打工人员经济拮据及违法生育情况下,私自接生者发病仍不罕见.

    作者:黄海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坏死.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

    作者:黄丽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06例晚期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治体会

    晚期肝病主要包括肝硬化和重症肝炎等严重肝脏功能受损和各种并发症,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晚期肝病并发症中较为常见又较严重的一种,常使病情迅速加重.因此,早期诊断、合理的治疗是提高晚期肝病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措施.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间我院共收治106例晚期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谭启文;李宗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Zimmer不锈钢空心螺钉治疗内踝骨折20例体会

    内踝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手术的目的是要达到骨折解剖复位,保持踝穴的稳定性,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关节面不平所带来的创伤性关节炎和固定不牢靠或软组织嵌顿所造成的骨不连发生的概率.

    作者:单宇;徐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80例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测量踝部动脉和肱动脉血压,计算ABI;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n=46)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非AS组,n=34),比较两组的ABI变化;同时对AS组的ABI与IMT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AS组和非AS组分别有30例(65.22%)和12例(35.29%)患者ABI减低(P<0.05),两组的ABI分别为(0.79±0.08)和(0.90±0.16),P<0.05.在AS组中,ABI减低患者的IMT较ABI正常患者明显增厚[(1.20±0.16)vs(1.10±0.10),P<0.05],经直线相关性分析,ABI与IMT呈负相关(r=-0.452,P<0.01).结论 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BI明显减低,ABI与IMT呈负相关,高血压患者常规测量ABI对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价值.

    作者:甘毅;刘建义;谢丽璋;李应钦;任正康;张吉红;卢柳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重型肝炎是以肝细胞坏死、肝功能衰竭为特征的危重疾病,由于肝脏严重损害,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和大量毒素堆积,反过来又加重肝细胞坏死和肝功能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王忆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血栓性微血管病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特点为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部分小血管内可见血栓形成.

    作者:王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院前急救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病,是造成目前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常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之一.50%的死亡发生在发病1 h之内[1],而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是重要的致死原因,实行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廖树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窦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例体会

    我科自2006年9月~2008年12月对高血压脑出血18例实行鼻窦镜辅助下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曾松;梁子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伴梗阻性黄疸31例诊疗体会

    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症状的原发性肝癌临床上较少见,部分极易造成误诊,我们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31例,术前误诊7例,术中仍误诊1例.本文通过分析31例病人的诊断情况,旨在探讨其误诊原因及避免误诊的对策.

    作者:秦博;汪建初;韦忠恒;陆涛;韦邦宁;马日海;浦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Orem护理模式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护理模式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治疗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4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自护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而自护组采用Orem护理模式护理.结果 自护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且自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3个月、6个月HSS评分依次明显高于前一时间段(P<0.01);在出院时两组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术后3个月、6个月HSS评分自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治疗术后采用Orem护理模式护理,其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彦;刘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药物性肝炎76例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药物种类的日益增多,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也在相应增加.现收集我院近五年来的76例药物性肝炎进行病因和临床分析,增加对其认识.

    作者:万红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8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2∶1比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1%(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谷绍芳;成玉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颅内静脉血栓11例的临床治疗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es CVT)作为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无论在发病机制还是在影像学表现上都不同于动脉系统血栓.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脑静脉血栓性闭塞性疾病少见,但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近年来报道病例的逐渐增多,对于颅内静脉血栓的认识不断加深,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得颅内血栓性疾病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变得更加安全有效.而颅内静脉窦血栓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溶栓也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选择之一.

    作者:罗洪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FSW艾滋病危险行为干预模式的研究现状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传染病.艾滋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严峻的问题,截止2003年底已累计6 900 万人感染,2 300万人死亡[1].

    作者:潘新莲;柳智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