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顺概
目的 观察不同尿道下裂手术的治疗情况,为临床选择佳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78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45例采用阴囊纵隔血管带蒂皮瓣翻转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B组33例采用背侧带蒂包皮内(Duckett术)或带蒂阴囊中隔推移皮管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结果 A组一期成形术成功率为66.7%(30/45),B组一期成形术成功率为87.9%(29/33),两组比较,B组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P<0.05),而B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背侧带蒂包皮内板或带蒂阴囊中隔推移皮管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军;梁庆祖;黄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标本中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的状况,研究有无生物膜的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差异,帮助临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及时有效控制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刚果红,微量平板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观察葡萄糖、乙醇、氯化钠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对临床标本分离的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刚果红法检测腐生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阳性率分别为10.0%、16.7%、40.0%;生物膜半定量法: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阳性率TSB、TSB-0.25%Glu、TSB-2%Alc,TSB-4%Alc、TSB-2%NaCl、TSB-4%NaCl分别为13.5%、34.6%、33.3%、29.2%,19.4%、32.1%,其中0.25%Glu、TSB-2%Alc、TSB-4%NaCl为佳浓度;药敏结果,产生生物膜的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有增加趋势,耐药率分别为:86.43%、82.44%、78.35%.结论 临床标本葡萄球菌绝大部分能产生生物膜、葡萄糖、乙醇、氯化钠能促进生物膜形成;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对其引起的感染可用万古霉素.
作者:张丽萍;李清;古丽娜依明;李玲玲;田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尤其是腹部或盆腔肿瘤的患者,肠梗阻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依赖非手术的姑息性支持治疗.顽固性恶心、呕吐是其临床主要症状之一,大多病人需长期使用鼻胃管减压,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优点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护理方便.
作者:智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上尿路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并发急性梗阻致.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治疗护理此类病人58例,无一例死亡.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冰;李运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多巴酚丁胺和卡托普利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强心剂治疗,治疗组加用多巴酚丁胺和卡托普利治疗.结果 两组在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心衰纠正时间比较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3.5%和30.2%,总有效率分别为95.4%和74.4%,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巴酚丁胺和卡托普利联用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强心剂.
作者:林玉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科学技术发展的进步,知识更新速度的日新月异,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发展.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专业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者:张建和;李思;贾振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煤油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燃料和有机溶剂,主要含脂肪饱和烃及不饱和烃,含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易挥发[1].进入人体后,主要引起刺激和麻醉作用.由于小儿各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低,中毒后症状表现严重,早期如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往往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我科收治的13例煤油中毒患儿,经治疗和护理后12例康复出院,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聪介;王群英;邓美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支原体的感染情况以及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采用上海奥普生物技术生产的支原体试剂盒对285份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 285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支原体培养阳性155例(54.3%),单一UU感染106例(37.2%),单一MH阳性标本5例(1.7%),UU+MH混合感染44例(15.4%);支原体对交沙霉素敏感,药敏率97.4%;其次是氧氟沙星,药敏率86.9%;林可霉紊药敏率低,为7.1%.结论 本地区妇女支原体的感染率较高,其中UU高,值得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应首选交沙霉素,其次为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索.
作者:冯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脑弓形虫病是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并发的一种机会性感染.通过分析3例经流行病学史、实验室资料及临床表现综合证实为脑弓形虫病的CT、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认识.
作者:余波;韩丹;马存文;邓成仕;李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温对轴承行业热处理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90名热处理厂从事炉前作业的工人进行血压及心功能测定,并与200名无高温接触史的工人进行对照,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热处理作业工人的心脏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减少(P<0.01),总外周阻力明显增高(P<0.01),收缩压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轴承行业热处理作业对机体心血管系统有不良影响.
作者:宋秀丽;夏杰;栾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西医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0%(36/40);西医治疗组有效率为72.5%(29/40),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杨红灵;韩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80%~90%[1],容易造成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EPH)、巨大胎儿和死胎,严重危害母婴安全.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1月,收治行剖宫产术的GDM患者13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龙翠燕;唐玭;文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ICU需气管插管患者80例,随机分成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BC)组和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KC)组,比较两组的插管用时、第一次插管成功率、平均每次口腔护理时间、鼻窦炎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例数、两周内的死亡例数.结果 BC组与KC组比较,插管用时短,平均每次口腔护理用时短,第一次插管成功率高,鼻窦炎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医院获得性肺炎和两周内的死亡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
作者:黄胜立;黄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喉罩压力支持通气(PSV)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PSV组(P组)和容量控制通气(VCV)组(Ⅴ组),每组20例.两组麻醉诱导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司可林,静注后置入第一代喉罩,接麻醉机先行VCV.P组待司可林作用消失,自主呼吸恢复后,使用PSV;Ⅴ组待司可林作用消失,自主呼吸恢复后,静注维库溴铵,继续行VCV.两组维持麻醉均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观察PSV和VCV通气后10 min(T1),20 min(T2),30 min(T3)的BP、ECG、呼吸频率(RR)、气道峰压(Pmax)、平均气道压(Pmean)、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清醒时间.结果 两组的Pmax、Pmean、清醒时间比较,P组明显小于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的BP、SpO2、PETCO2、PaC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PSV模式,在不需要肌肉松弛的情况下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可以减少肌松药的应用,麻醉苏醒快,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吴登友;胡贵萍;王国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压迫脊髓或颈神经根而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脊柱疾病,该病症在骨科临床中并不少见.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结合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46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症状,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惊厥对新生儿期后脑的发育有影响,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一旦发生惊厥,必须紧急寻找病因,并立即给予有效处理.现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惊厥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粟顺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其治疗方法较多,有石膏、夹板、牵引、钢板、外固定支架等固定方法,我院1998年6月~2005年6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8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文忠;韦文;凌尚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常规甲状腺手术在颈部留下5~10 cm疤痕而影响外观,患者难以接受.自从1996年Gagwr[1]开创性地应用腔镜外科技术完成世界上首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002年Ohgam[2]报道以乳房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作者:陈小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小儿腺样体肥大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发生在4~7岁.小儿腺样体与睡眠呼吸障碍、鼻塞、中耳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儿腺样体肥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3月对18例因腺样体肥大引起的OSAHS[1]行腺样体切割吸引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军;李晓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86例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418例中青年病例比较.结果 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胃癌多见,分别占43.5%和18.28%,与同期中青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老年组合并症、并发症、再出血率、病死率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为多见,胃癌在发病中占有一定地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刘蠡;林绍贤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