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比较

张改琴;孟洁

关键词:异位妊娠, 甲氨喋呤, 米非司酮, 保守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更有效的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方案.方法 将确诊为异位妊娠并有药物治疗指征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4例)米非司酮片每天空腹口服50 mg,2次/d,3天为一疗程;B组(34例)甲氨蝶呤50 mg/m2肌注,共一次;C组(34例)米非司酮片每天空腹口服50 mg,2次/d,共3天,第四天行甲氨蝶呤50 mg/m2肌注,共一次.结果 C组治愈率显著高于A、B两组(P<0.05或0.01),而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P<0.05或0.01),C组显著低于B组(P<0.05);血β-HCG一周下降>15%例数 C组明显高于A、B两组 (P<0.01).结论 甲氨喋呤、米非司酮两药联用的疗效明显优于两药单用,两药联用的副反应低于单用甲氨喋呤.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27例诊治体会

    2002年7月~2007年7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患者27例,现对其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27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21~62岁,平均39岁;交通事故伤20例,高空坠落伤7例;GCS评分3~5分.其中21例为颅内血肿清除术后.

    作者:刘春峰;姚炳荣;徐爱明;徐朝晖;施红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80例不短缩骨末节断指再植的方法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短缩骨,不移植血管末节断指再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不短缩指骨及保留关节进行末节断指再植,血管分离、延长后,缝合血管周围筋膜组织,使血管端减张后进行吻合再植,随访成活率及指体功能.结果 180例210指末节断指再植,成活204指,成活率97.1%,术后随访3~12个月,手指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 不短缩骨、不移植血管,采用血管周分离延长,松解血管后,血管周筋膜组织缝合,使血管端减张后进行末节断指再植,方法可靠,手指外形及功能良好.

    作者:银春景;王荣春;陈泽群;陈拓;石思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早期梅毒实验室检查的现状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性传播疾病,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仅次于艾滋病,几乎可以引起全身所有组织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导致功能障碍.近年来,梅毒在我国的再次流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梅毒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1],给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既严重危害了社会健康,又影响了家庭的安定.

    作者:韦莹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清尿酸和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UA)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并比较30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的UA和Tbil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的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UA和Tbil同冠心病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病新的危险因素.

    作者:梁显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等仍是导致死、残的主要原因,致残率、死亡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能够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本科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建荣;陈家康;文超勇;陆建吾;郑捷敏;刘桂彪;李学东;肖其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30例下叶基底段结核X线误诊分析

    痰菌阳性或发生在两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有典型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的痰菌阴性肺结核易于确定诊断.肺下叶基底段结核较为少见,由于临床表现不够典型,X线影像也不典型,部分病灶较隐蔽,痰菌检查阳性率不高等原因,常导致误诊.笔者总结分析30例下叶基底段肺结核相关的临床X线资料,探讨误诊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提高对下叶肺结核病X线诊断水平.

    作者:李仕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的图像分析

    目的 通过阴道超声对盆腔静脉曲张的超声图像分析,为临床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经阴道超声观察子宫,卵巢影像学表现.结果 对154例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患者可做出定性、定位及病变程度的诊断.结论 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具有安全、无创、经济、准确可靠等优点,是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力勇;罗云英;陈凤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 选择3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30例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对照组,分别采血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浓度及肝肾功能.结果 观察组T3、T4均比对照组显著性下降(P<0.01),两组TSH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T3、T4分别与BUN、Cr呈负相关(P<0.01),TSH与BUN、Cr无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T3、T4变化对判断病情轻重与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麻尔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电动宫颈旋切器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48例临床分析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可避免全子宫切除术及部分子宫切除术的弊端,且具有减少手术步骤,减少副损伤,对性机能影响减少等优点,我院自2005年1月开展了电动宫颈旋切器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4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肖长凤;杨春燕;向红云;向晔;邹泉;王冉;鲁吉娟;彭小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95°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粉碎性不稳定骨折33例

    伴随着高速高能量损伤增多及社会老年化,粗隆间及粗隆下粉碎性不稳定骨折也日渐增多,此类骨折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自2004年4月~2007年1月采用95°动力髁螺钉(DCS)治疗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33例,通过临床观察,效果较好.

    作者:张晓剑;金小平;徐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旨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病情控制,满意度,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相关知识知晓率,糖代谢水平及血脂等疾病控制指标,护理质量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黄明宜;蒙连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15例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重症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发炎,而且是涉及多个脏器改变的全身疾病.胰性脑病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以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为特点,如果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减低其发生率,现将其治疗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旭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腋路三点注射臂丛神经阻滞效应的比较

    目的 观察等剂量、不同容量罗哌卡因的阻滞效果,并与单点法进行对比,以评价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上肢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例.其中A组采用30 ml容量单点法,B组采用45 ml容量单点法,C组采用30 ml容量三点法,D组采用45 ml容量三点法.观察各组麻醉操作所需时间,各分支阻滞完善情况及达完善所需时间,局麻药不良反应、穿刺部位血肿及上肢肌痛等.结果 C、D两组的操作时间均较A和B组长(P<0.01),而A组与B组、C组与D组间各自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分支阻滞完善所需时间以D组较短(P<0.05或0.01),各分支阻滞完善率以C、D组较高(P<0.05或0.01),且D组又优于C组(P<0.05或0.01).A组术后1例出现上肢肌痛.C组1例出现局部小血肿.四组中均无局麻药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腋动脉周围三点注射臂丛神经阻滞法操作时间比单点法长,但是45 ml容量三点注射阻滞法可明显提高臂丛神经阻滞的完善率,缩短阻滞完善时间,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须紧急救治.以往,在常规治疗(吸氧、镇静、扩血管、强心、利尿等)基础上,结合由小型呼吸机提供的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wel 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近年来,随着多功能呼吸机的使用,为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和康复创造了条件.2004年12月~2006年2月我院共收治1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使用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宋绪梅;李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208例危重患者ICU营养支持途径合理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途径的合理性.方法 对1208例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科室分布、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使用情况、营养支持途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住ICU时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721例,占59.7%.其中外科系统发生率48.4%,内科系统发生率47.2%.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患者1025例,占84.9%.营养支持中能耐受单纯EN途径占12.7%;EN联合补充的PN(EN+PN)占75.8%;全肠外营养(TPN)占11.4%.营养支持治疗1周后各组患者血清白蛋白(sALB)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N与PN相结合的营养支持方式在ICU中占重要地位,再评价PN在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是必要的.

    作者:胡桂芳;姚华国;张媛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各种危险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5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和排除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3例,对照组76例.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生化指标,记录体重指数、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代谢综合征各种危险因子与冠脉狭窄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HOMA-IR,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和冠脉狭窄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发病与HOMA-IR、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有相关性(P<0.05或<0.01).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密切正相关;胰岛素抵抗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银剑斌;韦金儒;卓柳安;陈世忠;蒋芳勇;曹燕清;谢晓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上睑病损切除行去皮重睑术防治继发性重睑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上睑病损切除后重睑继发性畸形的防治方法.方法 将伴有上睑皮肤松弛的上睑病损患者3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行直接切除+去皮重睑术,对照组16例予直接切除术,观察术后一个月复诊时的重睑有无明显畸形.结果 治疗组: 无明显畸形14例,有明显畸形3例;对照组:无明显畸形4例,有明显畸形12例,两组疗效比较并经统计学分析,P=0.002<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术后的重睑畸形发生较对照组少.结论 伴有上睑皮肤松弛的上睑病损患者,行病损切除术的同时行去皮重睑术操作简单,既可有效消除或减轻此类患者直接切除术后的重睑畸形,又能使患者的上睑皮肤松弛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黄欣;陕声国;麦慧;梁敏华;朱格非;滕晓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将50例需行剖宫产的临产妇,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B组为硬膜外麻醉(CEA);观察两组用药后的血压变化、诱导时间、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 两组术中MA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压下降低值出现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P<0.01);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诱导时间及术中麻醉效果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SEA和CEA均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是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急诊剖宫产手术,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作者:罗平;黄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由于全身脏器功能减退,应激、免疫或代谢机能均明显降低,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而糖尿病是外科手术患者较大的一个危险因素,术后易造成多种并发症.老年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护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大.因此,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平稳、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的有力保障,更是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了42例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健华;李小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伴呼吸衰竭病人28例分为对照组(n=13)和观察组(n=15),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意识恢复时间,谷氨酸氨基酸转移酶的变化,呼吸平稳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呼吸平稳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苏华丰;梁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