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13例复发再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维持治疗现况及影响因素

李洪毅;罗明;熊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维持治疗, 现况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复发再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维持治疗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复发再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13例,在患者入院时,通过与知情者的面谈完成调查资料.结果:213例调查对象按上次出院后距本次入院时间长短分为3个月、12个月及36个月3组,在出院后的相同时间内(月末),其维持治疗剂量不同,3月组<12月组<36个月组,部分月份剂量差异有显著性;3组患者在既往复发次数上: 3月组>12月组>36个月组,经LSD-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36个月组上次出院时自知力和疗效好,而3个月组则差.进一步调查不遵从医嘱减、停药的6种原因,其中家属对维持治疗重要性认识差达113例(32.8%),自知力差94例(27.3%).结论:① 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对减缓复发有重要意义,维持治疗状况与出院时自知力,出院时疗效成正相关,与复发次数成负相关.② 在院外维持治疗不良的病例中,以家人对维持治疗重要性认识不够和患者自知力差为主要因素.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恢复期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及其防护

    精神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需要住院治疗,而更长期的康复期是处在家庭和社会当中.这类患者病情稳定后内心活动隐蔽复杂,而家庭成员对患者的病情过于乐观,疏于关心,估计不足.

    作者:孔惠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36例临床分析

    肺心病与冠心病并存的现象在老年患者中并不少见,文献报道两病同时存在的临床患病率约占肺心病的 4.3%~29.1%[1],二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前区疼痛,心脏扩大及无明显杂音,临床表现更复杂,诊断更困难,现将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目的旨在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合理性,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闵晓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低血钾致间歇性右束支阻滞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上腹部疼痛伴发热3天于2007年12月24日16∶00入院.有高血压病史5年,正规服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可.

    作者:黄建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杜仲叶醇提物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杜仲叶醇对骨密度和血清雌激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切除雌性Wistar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给予杜仲叶醇灌胃,治疗12周后,检测大鼠骨密度、血清雌激素、IL-6水平.结果:去势后大鼠骨密度降低,采用杜仲叶醇治疗后骨密度、血清雌二醇(E2)含量显著升高(P<0.05),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杜仲叶醇可显著提高去势大鼠骨密度和血清雌激素水平,对血清IL-6水平有抑制作用.

    作者:白立炜;翁孝刚;索新华;张清贵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奎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3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奎硫平组47例,氟哌啶醇组46例.分别治疗6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组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显效率63.8%,有效率87.2%,无明显锥体外系反应.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许建雄;张杏莲;涂哲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人格特征与血清脂质相关性研究

    在冠心病预防试验中,由于暴力、意外事故、凶杀和自杀所致死亡人数逐年增多,使人们对降低血清胆固醇这一预防措施所带来的危害重新作了评价.本文为探讨血清脂质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了相关性研究.

    作者:袁浩龙;谢文卫;万里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伤残军人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伤残军人抑郁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50例伤残军人用自评抑郁量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50例伤残军人发生抑郁39例占78%,伤残程度与抑郁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与抑郁发生无统计学意义(0.25)P>0.01.结论: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能使临床护士较准确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伤残军人抑郁的发生率高(78%),主要有疾病长期折磨,社会及家庭角色的改变、经济影响、生活单调,求助自卑心理,针对抑郁发生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熊艳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医学生吸烟原因调查

    我国是烟草大国,据统计,目前全国有3亿多吸烟者,1993年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联合国内三家单位的调查表明,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40.7%[1].吸烟的原因多种多样,本篇文章主要是对部分医学生做吸烟的原因调查,对预防青少年吸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周建国;顾卫强;符春娥;朱维果;叶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CR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三腔起搏器(CRT)治疗心衰植入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方法:对15例病人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护理是三腔起搏器植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首勤;付海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20例脑性瘫痪儿童早期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改善脑瘫儿童运动及智能语言障碍.方法:20例病儿均为住院病人,采取以Vojta诱导疗法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结果:通过治疗症状明显改善,结果与年龄、程度、智能反应有关.结论:年龄越小,程度越轻,效果越好.

    作者:薛小棠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护理病历质量缺陷的表现与控制

    目的:以湖南省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为标准,提高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保护护理人员自身的利益.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6年逢双月的出院病历480份,对照标准,找出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缺陷明显,原因集中在重视思想不够,时间紧、任务重,业务素质欠缺,质控力度不够等四个方面.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质量监控、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是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喜春;刘志芳;朱晓凤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认知行为疗法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治疗,而对照组只给予单纯的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予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PANSS)评分.结果:至第8周末,治疗组PANSS量表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作者:邓良华;李耀东;宋志文;郑庆梅;罗澍韩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丹参联合川芎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2例,仅给予常规降血糖、降血压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3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UAER)等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UAER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组UAER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低于治疗后(P<0.05).结论:在控制好血糖及血压的基础上,使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王卫民;曹萌;李拉克;海洁;张清贵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的原因和方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以护理记录和护理交班本为线索,调查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在精神科病房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藏药行为.结果:藏药的原因主要为无自知力50例(46.73%),药物不良反应30例(28.037%),被害妄想14例(13.08%),担心药物引起肥胖或刺激7例(6.48%),藏药企图自杀4例(3.74%);藏药的方式主要为直接拒绝服药24例(22.43%);巧用手段藏药83例(77.57%),包括①将药片吐在水杯中18例(21.69%),②舌下,两面颊,龉齿洞内27例(32.53%),③藏于手指缝中12例(14.46%),④衣袋裤袋内11例(13.25%),⑤滑入袖口内8例(9.64%),⑥存于咽喉部到厕所洗刷间又吐出7例(8.43%).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手段繁多,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陈明慧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降纤酶、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1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低分子肝素(速避凝)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6例 UA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抗血小板、抗凝基础上,用降纤酶10 U、5 U、5 U加入0.9%氯化纳注射液250 ml分别于入院第1、3、5 d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1~1.5 h.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8.6%,总有效率95.4%,对照组显效率36.7%,总有效率86.1%;两组比较显效及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降纤酶、低分子肝素(速避凝)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使用简便安全.

    作者:王臻;孙云富;常鲁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大动脉僵硬度新指标CAVI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心脏-脚踝血管指数(CAVI)在正常人与患有心血管相关疾病人群之间的差异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以更好的评价CAV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7人进行CAVI检测,观察CAVI在不同人群组之间的差异、与性别年龄的关系;通过对部分受检者进行复测,评价CAVI指标的稳定性.结果:CAVI指标在正常人与冠心病、高血压及其他疾病的人群之间有显著差异,但采用偏相关统计方法,在控制年龄因素的情况下,正常人组与各患病组之间无显著差异;CAVI检测值与性别无相关性,但与年龄呈较强的正相关;同一受检者两次检测的CAVI值之差在0.3以下,前后两组数据具有强相关.结论:CAVI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性别无关,临床检测值较为稳定.

    作者:李方洁;郭小玉;王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苯二氮(艹卓)类抗焦虑药物使用与滥用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苯二氮(艹卓)类抗焦虑药物的使用现状.方法:随机对150户家庭应用心理卫生调查表、药物依赖性调查表、精神现状检查(PSE)、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试,并采用SA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及成瘾率城里高于农村,女性多于男性,有职业者高于无职业者,文化程度偏低者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P<0.01).结论:苯二氮NFDA1类药物,应用广泛,可致一定程度的滥用.

    作者:马照红;吴琼;张衍军;王宝莲;宋艳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间关系.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36例患者分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A组,n=51)、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B组, n=45)及正常对照组(C组,n=40),检测各组甲状腺功能、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及三酰甘油(TG),并统计各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A组与C组相比TC、LDL-C及TG显著升高,但与B组相比TC、LDL-C则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情况则A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但有升高趋势,而B组较C组则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明显升高患者TC、LDL-C、TG水平,应对此加强监测,以防发展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从而增加冠心病发病率.

    作者:杨欣;刘丕卫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新型抗抑郁药的机制与应用的临床分析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患病率(约3%~5%)、高复发率(约70%~80%)、高致残率(约25%),有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减退50%显慢性病程和高致死率(约15%~25%,终自杀成功),在全球疾病负担排序名列第5位,推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冠心病后第2位疾病负担.抑郁症可分为三个类型:①忧郁型抑郁症;②非典型抑郁症;③混合型抑郁症[1].

    作者:陈丽娟;卓志明;庄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北濠社区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通过对南通市北濠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管理与个体化健康行为指导, 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摸索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以2005年至2006年北濠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筛选出的65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干预对象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情况并测量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结果:经过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其生活方式(遵医行为、合理饮食、不饮酒或少饮酒、不吸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均有明显改进.结论:规范定期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进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是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陈小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