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绍勇;黄慧君
骶尾部皮下组织少,骨性突出,是压迫性褥疮的好发部位,对面积较大,深及骶尾骨面或伴有骨坏死性感染的Ⅲ度、Ⅳ度患者,属于深度褥疮,临床治疗较为棘手[1],一般无自愈的可能性.我院2001年2月~2006年6月应用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1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富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衰老,生理储备能力有限,对手术的耐受力与年龄的增大成反比,尤其是伴有严重慢性病的老年人,手术的危险性高,术后并发症多[1].手术创伤可使原有并存病的病情加重,增加手术失败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围术期的护理,是确保生命安全和手术成功的关键[2],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对84例75岁以上骨科高龄患者行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5年6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的3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0例患者中,术后局部复发45例,局部复发率为12.5%(45/360),其中3年内复发38例,占84.4%(38/45).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为T3~4者的局部复发率比T1~2者显著增高(P<0.01),淋巴结转移数目≥4枚者比≤3枚者显著增高(P<0.01),TNM分期为Ⅲ期者比0~Ⅱ者显著增高(P<0.05),未完成辅助放化疗者比完成放化疗者显著增高(P<0.01),而在不同的年龄组、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与术后局部复发呈正相关(B为1.061,Sig为0.004),转移数目越多局部复发率越高;是否完成辅助放化疗与术后局部复发呈负相关(B为-0.756,Sig为0.036),未完成辅助放化疗者局部复发率高.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与原发灶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和是否完成辅助放化疗有密切关系.其高危因素是淋巴结转移数目≥4枚和术后未完成辅助放化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术后予辅助放化疗,可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作者:韦建宝;韦忠恒;陈山荣;浦涧;严浩然;卢冠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的进步,一般性传染病逐渐被控制,而恶性肿瘤则成为日益常见且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寻找利用抗肿瘤作用的新靶点进行肿瘤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酶抑制剂是一个具有广泛前景的药物.现在的研究表明许多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恶性肿瘤中可检测出这些酶有高水平的酶活性,而在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中则低很多.所以降低或抑制这些酶的活性则可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因此利用调节酶的活性来治疗肿瘤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目前,一些与肿瘤相关的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是作为肿瘤的标志酶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如端粒酶.而对于酶抑制剂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体外实验或临床实验阶段,这些抑制剂在体外实验中对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部分动物体内实验也证实了这些抑制剂的有效抗肿瘤作用,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是未知,真正作为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的还很少.笔者在本文中对近年来一些酶抑制剂的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作者:林静;梁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期末结业考试试卷,评价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方法 选择郧阳医学院2003级护理本科96名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为70.9分,标准差为8.57分,试卷难度为0.71,区分度为0.21.结论 本试卷难度稍大,区分度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同知识点成绩的高低反映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表明了教学中有待加强的环节,为今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及修订试题库提供依据.
作者:王斌;熊晓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内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内封药,对照组用甲醛甲酚根管内封药,10天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在减轻症状、瘘管闭合及封药次数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氢氧化钙糊剂对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优于甲醛甲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文东;罗超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探讨百色市近几年来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指导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现将2001~2005年百色市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梁华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在不同孕周与采用不同方法终止妊娠对母婴的影响,以求探索适时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恰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86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在不同孕周与采取不同方法终止妊娠对母婴结局影响的内在联系.结果 孕周<37周者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37周者,剖宫产者产后出血与产后子痫发生率低于阴道分娩者.结论 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可酌情在34~37周终止妊娠,并以剖宫产为好.
作者:刘小红;李春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HO-1、HSP27和HSP70)在脑死亡大鼠肾中的表达.方法 将气囊导管插入F344雄鼠大脑硬膜外慢慢充气,诱导脑死亡,未处理组做对照组,4 h后处死大鼠,采用RT-PCR、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肾脏HO-1、HSP27和HSP70的表达.结果 RT-PCR显示HO-1(P<0.01)和HSP70(P<0.01)基因编码表达增强.蛋白印迹也显示HO-1蛋白水平增加(P<0.01),但HSP70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显示HO-1蛋白在肾皮质表达增强.HSP27在脑死亡供体肾的表达无变化.结论 脑死亡引起的肾应激可诱导细胞保护基因HO-1和HSP70的表达.
作者:农绍军;梁庆祖;黄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乳突梅氏位是五官科常见投照位置,此位置显示颞骨岩部长轴方向的轴位.乳突小房、鼓窦、内耳孔、外耳孔、颈动脉管、迷路部位和颞颌关节等都能显影[1].若按传统投照方法不但复杂、难掌握,而且往往因为位置不正确或中心线对不准而产生废片.笔者经过多年研究,摸索出一种简单易行的乳突梅氏位投照方法,现将此方法加以介绍以供探讨.
作者:邹才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诺和龙(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对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监测等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诺和龙0.5~1.0 mg,每日3次,饭前服用,共观察8周.结果 治疗8周后20例患者达到良好控制,18例达到一般控制,总有效率为79.17%,治疗后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体重指数(BMI)也明显上升(P<0.01).结论 诺和龙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且副作用少,用药安全.
作者:王民登;李定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疼痛是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疼痛的发生对病人的身体和精神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疼痛治疗手段的发展,癌痛控制效果明显提高,但是未缓解的疼痛仍然普遍存在,严重的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中,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正在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转向以护士为主体[1].护士在对癌痛的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癌痛的评估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龙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含量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法分别对25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清HA、LN、IV-C、PCⅢ及TBA水平含量测定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慢性肝病各组之间HA、LN、PCⅢ、Ⅳ-C及TB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HA、LN、Ⅳ-C、PCⅢ及TBA升高趋势为:慢性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CAH)(重度)<肝硬化组(LC)<肝癌组(HCC);各组患者血清HA、LN、Ⅳ-C、PCⅢ及TB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联合测定血清HA、LN、Ⅳ-C、PCⅢ及TBA水平既能反映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轻重,又能了解肝细胞炎症活动及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仕顺;唐任光;何平;何正松;曾永龙;周辉登;韦彩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淑宁(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胶推射剂)配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8例确诊为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分为两组,单纯微波治疗126例为对照组,微波治疗加淑宁阴道给药142例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对照组阴道流液时间平均为3.04±0.75周,宫颈修复愈合时间平均为6.35±1.58周;治疗组阴道流液时间平均为2.34±0.76周,宫颈修复愈合时间平均为4.82±1.28周.两组阴道流液量及宫颈修复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愈率为82.54%,治疗组治愈率为95.77%,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淑宁配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效果显著.
作者:王素平;赵婷;丘玉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儿童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及意义.方法 用乙型脑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用放免测定仪检测30例患儿(实验组)和28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水平,分析其与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关系.结果 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儿童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1).结论 白细胞介素-12参与了机体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过程,为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唐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瘀胆合剂治疗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共71例,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以内科综合疗法治疗;配合应用维生素、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门冬氨酸钾镁、血制品、白蛋白等治疗.不加用退黄、降酶作用为主的药物,治疗组加用瘀胆合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服,共用4周.结果 两组肝功能四项指标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STB、AL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ALB、ALP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治疗后两组对比,STB、ALB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 瘀胆合剂治疗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更为有效,能减少重型肝炎的发生率,疗效优于对照组,副反应轻微,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吴德华;袁通其;张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腋下温度超过37℃,口腔温度超过37.5℃或肛温38℃以上,一昼夜温度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3岁以下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从母体获得免疫力逐渐消失,而后天免疫尚未健全,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皮下中枢活动过程不稳定,容易出现高热.当体温过高时,可引起心动过速、代谢增加、心脏负担加重.临床中偶有患儿术前未发热,但术中却出现体温升高现象.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施行婴幼儿唇腭裂修补手术124例,出现术中发热12 例,现就其发热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芳印;卢红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γ-干扰素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γ-干扰素,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缩短哮鸣音及咳嗽时间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γ-干扰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疗效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屈春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儿常规应用氨茶碱平喘,病毒唑抗病毒,合并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万托林、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非常显著(χ2分别为8.455、7.778,P均<0.01).结论 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万绍勇;黄慧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营养支持是危重病人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措施,热量平衡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直接相关[1].危重病人需禁食或不能进食,肠内营养(EN)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陆柳雪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