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顺平;王伟川;黎立明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或高尿酸血症合并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或高尿酸血症合并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32例,给予口服非诺贝特0.2 g/次、3次/日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一疗程(12周)结束后进行用药前后血甘油三脂、血尿酸的疗效评价.结果 32例患者服用非诺贝特治疗后,血清甘油三脂(TGL)由3.85±0.64 mmol/L降至1.57±0.53 mmol/L;血尿酸(UA)由518±34 μmol/L降至315±21 μmol/L,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非诺贝特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或高尿酸血症合并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陈基运;张成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睾丸扭转是青少年急性阴囊疼痛的主要原因多发生于25岁前的青少年.阴囊急症极易误诊,误诊率高达55%~85%[1].常导致睾丸坏死或不可逆性的睾丸萎缩,早期诊断与及时手术是治疗的关键.我院自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10例,现结合文献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吴江鸿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临床护理教学是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在这一环境中,护士长、临床教师、护生及病人等均有其权力和职责,但是他们之间有时相互矛盾,这些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护士长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如何发挥护士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有序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临床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作者:蒙连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因全身红斑伴发热4天,脓疱1天入院.患者4天前突然出现头、面部水肿性红斑,迅速蔓延至颈、躯干及四肢,自觉瘙痒.口腔疼痛,并有发热(高体温可达39.0C),入院当天上午于头、面部红斑上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脓疱,密集对称分布,迅速发展至胸、背部,发疹前一周因口腔粘膜疼痛自采中药咀嚼服用(具体中药名称不详)致口唇红肿,瘙痒明显.
作者:唐秀生;陈集敏;覃俊;蓝艳;武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静脉给药转复新近发生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8例接受胺碘酮治疗,即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150 mg,1 mg/min维持静脉滴注6小时,0.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18小时;37例接受普罗帕酮治疗,即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70 mg,未转为窦性心律者,30~60分钟后再静脉追加70 mg,口服普罗帕酮450 mg/d维持,观察24小时转复成功例数,同时观察两组病死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24小时内转复成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无死亡病例.结论和普罗帕酮相比,胺碘酮静脉给药在24小时内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任骞;孙绮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黄蛰虫丸辅助药物流产减少阴道流血的效果.方法把200例停经50天内的早孕妇女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药物流产,从药流第1天起口服米非司酮上午50 mg,12小时后服25 mg,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连服2天共150 mg,第三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治疗组于服药第1天起每天饭后加服大黄蛰虫丸,一次2粒,一日2次,连服3天.于第3天上午来妇产科门诊观察药流情况.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采用大黄蛰虫丸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能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阴道流血量,降低不全流产率,且安全、经济,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程梅英;李红;魏毅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万爽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43例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在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万爽力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万爽力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万爽力(曲美他嗪)治疗,各组病人观察治疗8周,每组病人分别进行血浆脑钠素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的测定.结果万爽力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血浆脑钠素水平(P《0.01或P《0.05),但万爽力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更有效降低血浆脑钠素的浓度及改善心功能(P《0.05).结论万爽力能有效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素水平,改善心功能.同时脑钠素可作为一种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程度及预后的新的敏感指标.
作者:翁建新;方伟;郑兆华;罗建方;郭津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药物性鼻炎是滥用鼻血管收缩剂引起的以双侧持续性鼻塞,分泌物增多为主要症状的鼻腔疾病,笔者自1995年至2004年用复方丹参液治疗药物性鼻炎15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嘉宁;何忠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自20世纪90年代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引进国内以来,该手术已在我国迅速开展,在治疗慢性鼻窦炎方面基本上代替了传统的柯-陆氏手术.随着FESS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并发症问题及如何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鼻科医生们关注的焦点.现对我院2000~2005年间我科行鼻内镜鼻窦手术658例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吸取经验及教训,报告如下.
作者:班春隆;覃继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观察31例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宽P波和P波离散度,并与培哚普利干预治疗3个月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前的P波离散度为53±10 ms,P波离散度≥40 ms 26例(83.9%),治疗后P波离散度为42±8 ms,P波离散度≥40 ms 5例(16.1%).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培哚普利能减轻高血压病患者心房解剖重构及电重构,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韦挺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心酰胺(环磷酸腺苷葡甲胺,McAMP)对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的疗效. 方法 58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治疗组2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心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的改善程度.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1 %,对照组为72. 4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组PaO2和PaCO2改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酰胺能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并改善通气,可作为治疗肺心病心衰的常规用药.
作者:曾彤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洗胃是中毒患者的首要急救措施,为达到尽快清除胃内毒物的目的,自2004年1月以来,我们在洗胃方法上进行改进,选用型号F18号的粗胃管经口插管,胃管插入深度55~70cm[1],洗液用1%氯化钠,术中不断改变体位,重复洗胃2~3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医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毕业实习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深化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随着高等医学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由于教学医院的师资及教学条件等方面相对不足, 给临床教师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也给教学管理部门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作者:周岐江;韦红卫;韦建宝;黄勇平;卢晓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是一组由T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Graves病(GD)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为代表,是人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该病的发生.
作者:韦华;王民登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沿海地区肺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预后关系.方法观察112例住院的沿海地区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血清尿酸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加重期的血清尿酸值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两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肺心病患者血清尿酸含量变化对判断其病情和疗效观察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顺平;王伟川;黎立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睡眠障碍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生率占72.4%[1].它既是精神分裂症发病前驱症状,又与该疾病的轻重程度和康复时间密不可分.因此,对该症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改善精神症状和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黎艳鲜;陆青;何永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有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其中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STP)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何冬;马勇;梁家耀;黄献宏;许德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腰椎峡部不连或退行性变所致的腰椎滑脱在腰腿痛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很多.
作者:韦庆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为了解我市城区医疗机构门诊消毒工作质量和效果,为今后的医疗机构消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防止医源性感染,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们于2005年7~8月对我市城区国有各类医院门诊、单位卫生诊室、个体诊所进行了消毒质量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宁世仁;黄秀清;吴桂良;傅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为了加深认识纵隔型肺癌的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X线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收集纵隔型肺癌23例,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纵隔型肺癌共同X线表现为纵隔影增宽.中央型肺癌伴有肺门增大或肿块、肺不张及其引起的局部肋间隙不同程度的变窄、气管移位、邻近肺叶有不同程度代偿性肺气肿等改变.胸膜下纵隔型肺癌还表现为轮廓分叶、毛刺征.隐匿型纵隔型肺癌仅表现为一侧纵隔增宽.结论纵隔型肺癌的共同X线表现为纵隔影增宽,中央型纵隔型肺癌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较易于诊断,周围型肺癌和隐匿型肺癌由于缺乏这些特点,诊断较为困难,需进一步CT或MRI检查.
作者:李文强;马德智;罗维贵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