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治疗乙肝致肾病综合征一例

黄乙江;黄卫华;宁军

关键词:病毒性乙型肝炎, 肾病综合征, 干扰素
摘要: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是治疗病毒性疾病、恶性肿瘤的有效药物,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效的药物[1],但在重视其治疗作用同时亦应注意干扰素可引起来严重不良反应,现报告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诱发肾病综合征1例并复习国内文献.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诺贝特治疗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或高尿酸血症合并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或高尿酸血症合并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32例,给予口服非诺贝特0.2 g/次、3次/日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一疗程(12周)结束后进行用药前后血甘油三脂、血尿酸的疗效评价.结果 32例患者服用非诺贝特治疗后,血清甘油三脂(TGL)由3.85±0.64 mmol/L降至1.57±0.53 mmol/L;血尿酸(UA)由518±34 μmol/L降至315±21 μmol/L,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非诺贝特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或高尿酸血症合并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陈基运;张成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局部硬结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生局部硬结的相关因素并寻求对策.方法将2005年1~8月份来新洲社康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136名健康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由未受过专业接种培训的护士进行接种,B组由受过专业接种培训的护士接种;后根据有无局部硬结的发生对其发生可能相关的7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局部硬结的发生与接种者的技术水平及患者的年龄、体重、接种时气温、家长是否配合及接种的针次有关,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接种技术、体重、年龄、家长配合、气温、针次,尤其是接种技术影响大.A组局部硬结的发生率为10.39%,B组为4.2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影响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局部硬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接种者的技术水平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提高认识和改进接种技术,将可使局部硬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陈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难治性颅内高压21例

    颅脑损伤是成人亡常见的原因之一,在西方国家甚至占医院内死亡2/3.而继发性损伤又是颅脑损伤病人医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欧海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168例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较常见的急腹症,以往主要靠临床表现及体征、实验室诊断,但诊断率并不高,尤其对于症状不典型患者临床诊断更为困难.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超声检查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本文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急性阑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覃美瑛;陈成海;林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音乐疗法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音乐疗法对减轻人工流产手术者焦虑和稳定心率、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妇,排除有心血管疾病后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通过双耳式耳机收听MP3中播放的音乐;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手术前的心率、血压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音乐疗法具有减轻人工流产者焦虑,稳定心率、血压的作用.

    作者:欧阳月仙;向涛;潘喜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酰胺对慢性肺心病心衰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心酰胺(环磷酸腺苷葡甲胺,McAMP)对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的疗效. 方法 58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治疗组2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心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的改善程度.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1 %,对照组为72. 4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组PaO2和PaCO2改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酰胺能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并改善通气,可作为治疗肺心病心衰的常规用药.

    作者:曾彤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脏不停跳沐舒坦干预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对肺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浅低温不停跳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对照组(不用盐酸氨溴索),每组15例.于CPB前(T1)、CPB40min(T2)、CPB结束即刻(T3)、CPB结束后1 h(T4)、2 h(T5)、24 h(T6)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于T1、T2、T3、T4、T5、T6各时点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两组CPB期间TNF-α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干预组与对照组TNF-α、RI,在CPB中各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可作为CPB过程中检测肺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可抑制TNF-α形成,减轻CPB所致的炎性反应,具有较佳的肺保护效果.

    作者:何二宁;曾建业;黄国勇;邹建平;冯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是一组由T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Graves病(GD)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为代表,是人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该病的发生.

    作者:韦华;王民登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观察

    腰椎峡部不连或退行性变所致的腰椎滑脱在腰腿痛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很多.

    作者:韦庆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观察31例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宽P波和P波离散度,并与培哚普利干预治疗3个月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前的P波离散度为53±10 ms,P波离散度≥40 ms 26例(83.9%),治疗后P波离散度为42±8 ms,P波离散度≥40 ms 5例(16.1%).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培哚普利能减轻高血压病患者心房解剖重构及电重构,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韦挺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一期手术治疗外伤性结肠破裂的体会

    本院自1985年5月至2005年9月有选择性地行一期手术治疗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云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在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

    重症有机磷中毒可因呼吸肌麻痹,肺水肿,呼吸中枢抑制而造成急性呼吸衰竭[1],针对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顺锋;吴宗平;梅高财;熊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纵隔型肺癌X线分析(附23例报道)

    目的为了加深认识纵隔型肺癌的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X线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收集纵隔型肺癌23例,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纵隔型肺癌共同X线表现为纵隔影增宽.中央型肺癌伴有肺门增大或肿块、肺不张及其引起的局部肋间隙不同程度的变窄、气管移位、邻近肺叶有不同程度代偿性肺气肿等改变.胸膜下纵隔型肺癌还表现为轮廓分叶、毛刺征.隐匿型纵隔型肺癌仅表现为一侧纵隔增宽.结论纵隔型肺癌的共同X线表现为纵隔影增宽,中央型纵隔型肺癌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较易于诊断,周围型肺癌和隐匿型肺癌由于缺乏这些特点,诊断较为困难,需进一步CT或MRI检查.

    作者:李文强;马德智;罗维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云南白药加地塞米松外敷治疗PICC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以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固定等优点在临床上得以广泛推广应用.但由于导管对静脉的机械性刺激,仍有部分患者引起静脉炎.

    作者:胡敏芝;黄石群;莫翠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198例临床观察

    乳腺增生症是一种由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导致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纤维组织进行性增生的乳腺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常与月经及情绪变化密切相关,笔者采用三苯氧胺片结合中药乳癖消颗粒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23例儿童眼外伤的临床分析

    眼外伤及其并发症是小儿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眼外伤正确、及时、妥善的处理可减少眼盲的发生.为了探索眼外伤的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治工作,现将我院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所收治的123例小儿眼外伤进行分析.

    作者:郭金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及护理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超过20秒钟,伴心率减慢(《100次/分》,紫绀或肌张力低下的异常呼吸现象.是早产儿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发病率随着早产儿不成熟程度而增高.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肌氨肽苷并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肌氨肽苷并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扩血管药物,β受体阻制剂及抗血小板药物常规治疗,剂量和种类一致.治疗组加用肌氨肽苷和门冬氨酸钾镁,观察两组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66,P《0.01),心电图变化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肌氨肽苷并门冬氨酸钾镁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心绞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建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钦州市城区医疗机构门诊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为了解我市城区医疗机构门诊消毒工作质量和效果,为今后的医疗机构消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防止医源性感染,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们于2005年7~8月对我市城区国有各类医院门诊、单位卫生诊室、个体诊所进行了消毒质量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宁世仁;黄秀清;吴桂良;傅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静脉给药转复新近发生心房颤动的比较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静脉给药转复新近发生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8例接受胺碘酮治疗,即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150 mg,1 mg/min维持静脉滴注6小时,0.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18小时;37例接受普罗帕酮治疗,即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70 mg,未转为窦性心律者,30~60分钟后再静脉追加70 mg,口服普罗帕酮450 mg/d维持,观察24小时转复成功例数,同时观察两组病死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24小时内转复成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无死亡病例.结论和普罗帕酮相比,胺碘酮静脉给药在24小时内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任骞;孙绮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