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80例疗效观察

杨睦富;刘宝炉

关键词: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心化瘀汤, 针刺疗法
摘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包括了初发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各型自发性心绞痛.2004年1月~2006年1月,笔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益心化瘀汤和针灸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单纯西药治疗作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隧道式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10例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第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52%,第7天≥0.5者占62%,术后1个月≥0.5者占83%.结论 反眉状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李秀芹;姜莉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ERCP及EST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初探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目前已成为胆系和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口],当临床上怀疑有胆、胰系统疾病而超声、实验室或CT扫描等检查未能确诊时,可行ERCP检查,如证实有胆、胰疾病且有内镜治疗适应证者,可同时进行EST取石、扩张、放置引流等相应的内镜治疗.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5年12月共完成ERCP及EST取石11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雪梅;朱曲;张琳;陈海针;谢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DM)合并大血管及无大血管病变与血清超敏CRP及脂联素水平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受试者血清超敏CRP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等指标.结果 2型DM大血管病变组超敏CRP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DM无大血管病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型DM大血管病变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DM无大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清hs-CRP与脂联素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CRP可能是2型DM和2型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脂联素具有延缓和抑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作用.

    作者:万惠;姚伟峰;钱铁镛;黄雌友;陈一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18例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起病后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顺应性降低,常迅速出现严重低氧血症,若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死亡.在抢救过程中纠正缺氧尤其重要,因此早期提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具有重要意义.近2年来,我们对18例急性左心衰竭伴严重低氧血症患者,早期运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给予呼吸支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炳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体系对呼吸系统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是血红素代谢的起始酶和限速酶.HO分解血红素所产生的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是内源性CO的主要来源.研究已经证实,HO存在三种同功酶[1]:HO-1、HO-2、HO-3.HO-1为诱导型,HO-2及HO-3为结构型,通常不被诱导.HO-1是一种热休克蛋白,正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血细胞代谢活跃的组织器官如脾、肝、肺、肾、骨髓等,以脾脏的活性高,约为肝脏的10倍.HO-1的生成可被血红素、内毒素、热休克、缺血、谷胱苷肽还原酶缺失、紫外线辐射、低氧、氧中毒和细胞转运障碍及炎性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所诱导.本文就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HO-1)及其产物CO对呼吸系统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龙淑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PICC在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脑卒中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病情重、病程长,需长期静脉输液,急性期常用甘露醇等刺激性药物经静脉给药治疗.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置管,能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1],为避免重复静脉穿刺,减少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及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炎症或者坏死,减轻患者痛苦.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PICC进行静脉输液,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岑春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作为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皮瓣,愈来愈受到重视,临床应用也愈来愈广泛.它代表了皮瓣神经化、多源化、操作简单化和减少供区损害的这一发展方向.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现就其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强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凝血酶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2周内TIA停止发作率、6个月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应用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比常规治疗有明显优势,2周内TIA停止发作率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禤彩霞;周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全瓷贴面修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全瓷贴面修复技术治疗前牙缺损、间隙和变色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患者,252颗牙分成两组,试验组126颗牙,以IPS Empress 2全瓷贴面修复技术修复;对照组126颗牙,以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采用根据美国加州牙科协会的评价标准和改良Ryge贴面复查标准的修正标准,对其临床结果进行追踪评价.结果 经3年的临床观察,试验组在颜色满意程度、边缘适合性、邻边缘变色、术后敏感、牙龈着色、牙龈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0.001),修复体完整度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PS Empress 2全瓷贴面修复技术治疗前牙缺损、间隙和变色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邓文正;曾冠强;蔡永林;邱伟芳;黄汝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CT诊断先天性处女膜闭锁一例报告

    先天性处女膜闭锁致子宫、阴道积血比较少见,影像学检查有关B超表现国内外有个案报道,但关于其CT表现的文献较少.笔者搜集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处女膜闭锁,分析其CT表现和鉴别诊断,以加深对先天性处女膜闭锁CT诊断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陆玉敏;黄德尤;赵杏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洛伐他汀对正常血脂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92例确诊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洛伐他汀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抗心肌缺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洛伐他汀胶囊20 mg,睡前服用,经过12个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心脏缺血相关事件.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心肌缺血总负荷(TIB)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1年时总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洛伐他汀后减少缺血相关事件发生,冠心病患者从中受益不仅来自于其降脂作用,而且来自于该药在稳定斑块,改善炎症,降低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非降脂作用.

    作者:彭军;何国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损伤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近年来,颅脑损伤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文献报道重型脑损伤患者约97%有精神或肢体方面的缺失,其中>1/3有躯体方面的残疾,2/3有认知障碍[1],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在医学水平发达的国家,脑损伤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已成为共识.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对58例脑损伤偏瘫病人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素梅;罗前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危重哮喘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危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1例危重哮喘辅以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吸气压为20~25 cmH2O,呼气压为3~5 cmH2O,观察通气前后呼吸(RR)、心率(HR)、血压(BP)、手指血氧饱和度(SO2)的变化.结果 抢救成功10例,通气后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P<0.01),血压变化不明显,死亡1例.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危重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阳光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及对策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位居人类死亡原因的前3位,仅次于冠心病[1].脑卒中患者有各种各样的损伤,常可致程度不同的残障和后遗症[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3,4],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解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本文对118名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凤形;林丽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超声产前诊断胎儿脐膨出或腹裂畸形13例报告

    随着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的使用和超声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率也不断提高,超声检查已成为胎儿畸形产前诊断的主要手段.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6年2月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的胎儿脐膨出或腹裂畸形13例报告如下,旨在提高今后产前诊断率,提高出生人口健康水平,减少畸形儿的出生.

    作者:胡小韦;刘江泽;卓涛;殷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黄治疗颅脑损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大黄对颅脑损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颅脑损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常规系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治疗.结果 治疗1~36 d呼吸和心律异常平均出现例次、平均颅内压(ICP)、血浆BUN平均水平和平均高水平、同为血透治疗时平均需要血透治疗次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多尿期出现时间、尿常规正常(血尿、尿蛋白、尿红细胞及潜血消失)时间观察组早于对照组(P<0.001);血浆Cr平均水平、平均高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5);应激性溃疡出现率、需要血透治疗例数、无效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大黄治疗期间及停药后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大黄用于颅脑损伤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作者:罗赛华;张超元;阮玉山;李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美多心安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美多心安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29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经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加服美多心安,从小剂量缓慢递增,检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及结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明显增加(P<0.01),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减小(P<0.05).结论 美多心安能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收缩和舒张功能,逆转左室重构.

    作者:杜红坤;韦宗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有其特殊性,容易延误诊治,病情加重,影响预后.早期诊治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现将我院1995年5月至2005年12月期间住院手术治疗的74例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陆汉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43例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躯体症状或意识状况完全恢复后,因脑器质性损伤而遗留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精神障碍.颅脑损伤后出现精神障碍临床上常有发生,特别是额、颞叶损伤其发病率更高,而且症状多样.1998年1月~2006年3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患者43例,对其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开展康复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光查;吴海春;胡北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特异性风险和前瞻性护理干预

    人工股骨头置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手术,术中常使用低黏度骨水泥和加压技术,使假体和骨之间达到大稳定,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活动.但骨水泥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单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及毒性,术中应用骨水泥对血流动力学将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1],国内已有使用骨水泥致心跳骤停的报道[2].

    作者:罗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