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干骺端骨折15例疗效观察

钱学峰;李建强;蒋富贵;鞠文;朱晓东

关键词:微创手术, 下肢干骺端骨折, 钢板内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高能量下肢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15例下肢干骺端骨折.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8~28个月,平均13.2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8周,平均13.4周,按Johner-Wruhs评价标准,优10例,良4例,中1例,差0例.1例出现浅表伤口感染,1例患者侧方成角10°.结论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下肢干骺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免疫球蛋白缺陷的关系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儿童与免疫球蛋白(Ig)的关系.方法 对56例RRTI儿童(复感儿)与条件相似的其它呼吸道感染的非复感儿56例进行IgG和IgA检测,并作对比观察.结果 复感儿组检出单纯IgG缺陷14例,占25%,单纯IgA缺陷22例,占39.3%,IgG、IgA同时缺陷12例,占21.4%.非复感儿组检出IgG缺陷15例,占26.8%,未检出IgA缺陷及联合缺陷.两组单纯IgA缺陷和联合缺陷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单纯IgG缺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加上联合缺陷病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RRTI与Ig缺陷有关.

    作者:黄照国;林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注射液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难治性NHL20例作为治疗组,使用0.1%AS2O3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和毒副作用情况,并与对照组12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CR 2例,PR 3例,NC 9例,PD 6例,有效率70.0%,对照组CR 0例,PR 1例,NC 2例,PD 9例,有效率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68).治疗组仅出现轻度消化道症状毒副作用,发生率35.0%;对照组除有消化道症状之外,尚有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发生率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09).结论 AS2O3注射液对难治性NHL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可作为难治性NHL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陶丽菊;王小超;陈诗强;揭旭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创穿刺结合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3例

    我们自2004年2月份开始应用微创穿刺结合负压球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与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高炼;黄海能;赵邦;邓元央;黄华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概况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病死率高达30%[1].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会发生多系统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护理工作是根据这些变化对病情进行观察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现根据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就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颅内高压的监测、血液动力学的监护以及呼吸系统的管理等关键性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黄秀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βR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SABC法对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胃溃疡、30例胃癌标本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GEFR)和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βRⅡ)检测.结果 EGFR和TβRⅡ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癌胃组织中的表达不同,癌胃组明显高于胃溃疡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1);EGFR和TβRⅡ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两者均与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同时TβRⅡ与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共同表达符合率为93.3%.结论 EGFR、TβRⅡ在胃癌中有过度表达,其表达与胃癌的进展、转移有关,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无关;同时二者在胃癌组织中有协同表达.

    作者:何守搞;黄燕;王超;卢运龙;黄永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蛇毒抗黏附作用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细胞黏附是细胞移行和增殖的前提,干扰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就可以切断细胞增殖的途径,从而减弱增生性病变的强度.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与各种细胞外基质黏附是关键的一步,干扰RPE细胞的黏附就能阻断PVR的发生、发展.蛇毒多肽蛋白抗黏附作用体现在通过与细胞外基质竞争性黏附RPE细胞,从而干扰了RPE细胞的黏附、迁移,进而阻断PVR的发生和发展.现就蛇毒多肽蛋白在抑制PVR中的抗黏附作用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彭燕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深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临床上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肿瘤,常规采用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而许多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化疗药物的渗漏,导致给药的静脉及邻近组织损伤坏死,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而且使肿瘤治疗不能顺利进行.为了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及渗漏性组织损伤坏死的发生,降低药物的血液毒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份以来,对肿瘤化疗病人均采取深静脉置管术进行化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陆小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60例分析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本文收集我院2003年~2005年异位妊娠行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病例60例,分析其疗效.

    作者:贺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32例临床治疗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一般4~14 h)脑组织广泛肿大或膨胀,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是重度脑损伤后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CT的广泛应用,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2例做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恒林;韩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

    目前,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中,中期妊娠引产主要还是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但引产过程中,病人疼痛时间长;易致宫颈裂伤;产后宫腔残留物多需清宫等.为解决此类问题,我院采用米非司酮结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妊娠糖尿病诊治进展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GDM不包括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后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作者:叶雪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影响恶性肿瘤ICD-10编码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

    在综合医院中,恶性肿瘤在住院病人疾病构成中呈历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1].为了便于资料相互比较,我国于2001年起推广采用国际统一的ICD-10疾病分类方法,为避免编码错误,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现结合临床诊断探讨影响ICD-10恶性肿瘤编码准确性的常见因素及对策.

    作者:杨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00例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

    脑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即囊尾幼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神经性疾病,占囊虫病的52%~85%[1].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因囊尾幼在脑内的寄生部位和范围不同而出现多种症状,可引起脑膜炎、颅内水肿、颅内高压、癫痫发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100例脑囊虫病,进行杀虫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周金细;潘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1次/日,观察组100例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1次/日.结果 观察组显效62例(62.0%),有效33例(33.o%),无效5例(5.0%),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48例(48.0%),有效率38例(38.0%),无效14例(14.0%),总有效率为86.0%.两组比较,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疗效好于单用利巴韦林.

    作者:甘秀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BiPAP呼吸机联合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性左心衰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使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抢救突发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34例急诊及ICU住院期间突然发生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同时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快,治疗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同时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抢救高血压急性左心衰患者,可以迅速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有效纠正心衰.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一例老年吸入性肺炎致ARDS成功救护体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由多种病因引起,如严重的烧伤、创伤、休克、肺部严重感染及肺内肺外因素,其中以吸入性肺损伤为常见.临床上以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弥漫浸润肺顺应性降低,氧运转障碍,PaO2严重降低的急性呼吸衰竭,一般氧疗无效,其病死率高达40%~70%[1].我科于2005年3~5月成功救治1例右半结肠癌不完全性肠梗阻并吸入性肺炎致ADRS的老年患者,现将其在ICU监护治疗期间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谢素青;农照美;李碧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36例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与35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患者(对照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6个月,两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血肿完全吸收清除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疗效好、简便易行、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作者:邢九冬;陈莽;韩利军;朱延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外伤性肠破裂80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95年1月~2006年1月间共收治外伤性肠破裂80例,现对其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80例,其中男66例,女14例;年龄7~56岁.撞击伤21例,坠跌伤10例,刀刺伤18例,车祸伤21例,枪伤2例,其它伤8例.其中闭合性损伤57例,开放性损伤23例,伤后1 h~3 d就诊.

    作者:马艾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重度颅脑外伤100例疗效观察

    研究证据表明,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很有效[1],为进一步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1999年至2005年我科分别对重度颅脑外伤后<12 d与30~45 d的患者配合高压氧综合治疗,并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伟;廖振南;陈梅艳;张业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护理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我国南方两广地区是高发区.患者初来院就诊主要是以鼻塞、涕血、耳鸣、头痛、面麻、复视症状及鼻咽部肿块、颈部肿块、颅神经麻痹体征为主.放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因鼻咽癌照射野多,疗程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疗反应,形成放疗并发症,甚至中断放疗.因此,放疗患者需要承受癌症及放疗的双重打击,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相当的挑战[1],加强对患者放疗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及时对症处理,保证放疗过程的顺利进行.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6年5月收治的16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韦艳华;毛丽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