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甘秀红

关键词:思密达, 利巴韦林, 小儿秋季腹泻
摘要:目的 观察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1次/日,观察组100例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1次/日.结果 观察组显效62例(62.0%),有效33例(33.o%),无效5例(5.0%),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48例(48.0%),有效率38例(38.0%),无效14例(14.0%),总有效率为86.0%.两组比较,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疗效好于单用利巴韦林.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老年吸入性肺炎致ARDS成功救护体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由多种病因引起,如严重的烧伤、创伤、休克、肺部严重感染及肺内肺外因素,其中以吸入性肺损伤为常见.临床上以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弥漫浸润肺顺应性降低,氧运转障碍,PaO2严重降低的急性呼吸衰竭,一般氧疗无效,其病死率高达40%~70%[1].我科于2005年3~5月成功救治1例右半结肠癌不完全性肠梗阻并吸入性肺炎致ADRS的老年患者,现将其在ICU监护治疗期间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谢素青;农照美;李碧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外伤性肠破裂80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95年1月~2006年1月间共收治外伤性肠破裂80例,现对其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80例,其中男66例,女14例;年龄7~56岁.撞击伤21例,坠跌伤10例,刀刺伤18例,车祸伤21例,枪伤2例,其它伤8例.其中闭合性损伤57例,开放性损伤23例,伤后1 h~3 d就诊.

    作者:马艾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裸鼠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建立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裸鼠爪垫皮下注射舌鳞状细胞癌Tca 8113细胞的方法建立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裸鼠模型,4周后收集腹股沟、腋窝、腹腔等部位淋巴结,进行H-E染色与EMA、CK 18免疫组化染色以及体外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纯化培养等检测,判定裸鼠模型建立的成功与否.结果 H-E染色与EMA、CK18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淋巴结有散在或灶性鳞状上皮癌细胞转移,体外纯化培养的细胞呈上皮样生长.在35只受试裸鼠中,23只建模成功,转移率为67.5%.结论 裸鼠爪垫皮下注射可成功建立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模型,为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的机理研究、药物干预提供动物模型.

    作者:姚金光;邝晓聪;温冠媚;李祖云;李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Excel与Word在微生物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我们做为广西临床检验中心(下称我中心),多年来承担组织全区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的任务,中心是在全区实验室完成了内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 每年给参加EQA的实验室发放两次微生物质控品, 由各实验室进行检测并把检测结果上报, 中心进行统一评价和考核.由于微生物EQA的统计不是单纯的数值的统计,还需要结合文字(菌名)进行统计,因此通常用于生化、临床方面的EQA统计软件并不适用.我们利用Excel和WORD进行统计和输出质评成绩,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杏春;赵丽;林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的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微创诊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与经股动脉介入相比较,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尤其是术后不需停用肝素抗凝治疗等诸多优点.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婉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颅颈联合伤37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称为颅颈联合伤.其病情凶险、隐匿,极易漏诊而引起严重后果.我院近5年来收治37例,现分析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29例,女8例;年龄11~68岁,平均41.2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8例(48.65%),摔伤8例(21.62%),砸伤6例(16.22%),高处坠落伤3例(8.11%),其他伤2例(5.41%).

    作者:黄海能;赵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的管理体会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由于病程长,心功能差,术中辅助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故对体外循环(CPB)的管理要求较高,我院自2002年11月~2004年12月共行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52例,现将CPB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建华;陈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室间隔缺损并声音嘶哑二例

    病例介绍患儿1,男,3个月.因声音嘶哑1月余于2002年2月入院.孕1产1,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哭声大,吸吮力好.1月后哭声渐小,声音嘶哑,进行性加重.无咳嗽及气促.父母体健.否认母孕期疾病史及用药史.查体:T 36.8℃,P 120次/分,R 36次/分,体重5 kg,营养中等,刺激哭闹时无声音,无紫绀.胸廓对称,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罗音.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逐渐上升,瘢痕子宫育龄妇女也相应增多.一旦避孕失败或发现胎儿死亡、胎儿畸形,则会带来高危人工流产的问题,尤其是中、晚期妊娠引产面临着较大危险.虽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及中期非瘢痕子宫妊娠引产效果肯定,但用于瘢痕子宫还处于探索阶段.我院从2000年1月~2006年5月对住院的60例瘢痕子宫16~34周妊娠的孕妇应用口服米非司酮及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引产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秀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护理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我国南方两广地区是高发区.患者初来院就诊主要是以鼻塞、涕血、耳鸣、头痛、面麻、复视症状及鼻咽部肿块、颈部肿块、颅神经麻痹体征为主.放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因鼻咽癌照射野多,疗程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疗反应,形成放疗并发症,甚至中断放疗.因此,放疗患者需要承受癌症及放疗的双重打击,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相当的挑战[1],加强对患者放疗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及时对症处理,保证放疗过程的顺利进行.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6年5月收治的16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韦艳华;毛丽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后内侧半管状钢板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胫腓骨骨折是全身长骨骨折中常见的骨折,近年来AO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术,治疗上以钢板加压内固定为主.随着手术原则的不断改善,BO的理论已经被大多临床医师所理解和接受,并不断应用于临床.2002年~2005年我们收治胫腓骨骨折80例,依据生物学固定的原则,均采用半管状钢板于胫骨后内侧内固定,经过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栋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1例原发性胆囊癌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性胆囊癌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比较低,但是由于症状、体征往往与胆囊炎和胆石症相类似,容易混淆,大部分胆囊癌是在胆囊手术时发现,发现时已为晚期,故对胆囊癌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讨论有一定意义.本文收集了原发性胆囊癌21例,就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钱振华;赵光明;谢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在心绞痛症状缓解及心电图变化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缓解症状,心电图缺血性S-T段改善明显.

    作者:刘俊伟;袁斌;罗伟;谢毅;黄有胜;罗方莹;李文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BiPAP呼吸机联合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性左心衰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使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抢救突发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34例急诊及ICU住院期间突然发生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同时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快,治疗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同时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抢救高血压急性左心衰患者,可以迅速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有效纠正心衰.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11例分析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妇科急腹症之一,病情变化快,易与其它急腹症相混淆而导致误诊误治,笔者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1月收治的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赵莉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创穿刺结合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3例

    我们自2004年2月份开始应用微创穿刺结合负压球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与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高炼;黄海能;赵邦;邓元央;黄华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33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剖宫产指征放宽和社会因素介入,首次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各家医院看法不一,本文对133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覃秀珠;邱玉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βR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SABC法对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胃溃疡、30例胃癌标本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GEFR)和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βRⅡ)检测.结果 EGFR和TβRⅡ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癌胃组织中的表达不同,癌胃组明显高于胃溃疡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1);EGFR和TβRⅡ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两者均与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同时TβRⅡ与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共同表达符合率为93.3%.结论 EGFR、TβRⅡ在胃癌中有过度表达,其表达与胃癌的进展、转移有关,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无关;同时二者在胃癌组织中有协同表达.

    作者:何守搞;黄燕;王超;卢运龙;黄永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低血钾钠氯致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改变一例

    病例介绍患者陆某,女性,80岁.因突然跌倒致全身多处疼痛,呕吐,不能进食4天于2006年6月6日入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入院时查体:BP128/80 mmHg,神志清醒,瞳孔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双前臂见大片状淤血斑.心、肺、腹部未见异常.

    作者:农杭霖;苏达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钻孔负压引流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46例

    我院自2002年至2005年共收治硬膜外血肿102例,其中46例采用小切口颅骨钻孔负压引流,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韦立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