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素青;农照美;李碧双
目的 探讨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使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抢救突发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34例急诊及ICU住院期间突然发生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同时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快,治疗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同时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抢救高血压急性左心衰患者,可以迅速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有效纠正心衰.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对家蝇体内的抗菌物质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喂菌及超声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物质,采用比浊法对家蝇体内抗菌物质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家蝇经诱导后产生的抗菌物质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但对不同细菌所产生的杀菌效果有一定差别.结论 研究结果 可为进一步纯化和分析家蝇体内的抗菌蛋白奠定了基础.
作者:郭金英;文阳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3周内,这类肠梗阻有它的特殊性,处理方法和其它梗阻截然不同,常规西医方法为禁食、胃肠减压,应用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等[2],我科1994~2001年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大承气汤及足三里穴位注射VitB1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解百色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原因、死亡率变化情况以及死前医疗保健服务状况,本文对2001~2005年百色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必要的干预措施.
作者:钟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腹部脏器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称为食管裂孔疝,疝出部分主要是胃,有时也包括部分大小肠甚至部分肝、脾等脏器.而先天性短食管型食管裂孔疝是一种较少见的消化道畸形,为食管先天变异的一种,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婴幼儿中,主要临床症状为食后出现呕吐症状,往往在出生后不久即已出现,也可呈喷射状,但无特异性,如认识不足,会延误诊断和治疗,导致不良后果.本文收集经X线、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报道如下.
作者:苏赞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们做为广西临床检验中心(下称我中心),多年来承担组织全区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的任务,中心是在全区实验室完成了内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 每年给参加EQA的实验室发放两次微生物质控品, 由各实验室进行检测并把检测结果上报, 中心进行统一评价和考核.由于微生物EQA的统计不是单纯的数值的统计,还需要结合文字(菌名)进行统计,因此通常用于生化、临床方面的EQA统计软件并不适用.我们利用Excel和WORD进行统计和输出质评成绩,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杏春;赵丽;林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0月间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4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33例,女12例,年龄42~75岁,其中50岁以下6例,51~70岁33例,70岁以上6例.有高血压病史42例,发病前有饮酒、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36例.
作者:罗象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的镇痛效果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50例可以阴道分娩而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的产妇,用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施行硬膜外阻滞麻醉为镇痛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同条件的未采取镇痛措施的50例产妇作对照.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等.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镇痛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产妇产程比较,镇痛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缩短(P<0.01),而第二产程较对照组延长(P<0.01);两组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剖宫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较佳,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冯玉珠;黄泽汉;罗琳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注射液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难治性NHL20例作为治疗组,使用0.1%AS2O3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和毒副作用情况,并与对照组12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CR 2例,PR 3例,NC 9例,PD 6例,有效率70.0%,对照组CR 0例,PR 1例,NC 2例,PD 9例,有效率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68).治疗组仅出现轻度消化道症状毒副作用,发生率35.0%;对照组除有消化道症状之外,尚有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发生率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09).结论 AS2O3注射液对难治性NHL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可作为难治性NHL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陶丽菊;王小超;陈诗强;揭旭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产科合并症,是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死亡率为0.73%,心脏病孕妇易发生心衰的时期是妊娠32~34周,分娩期和产后3天[1],因此加强对围产期孕产妇的监护,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对降低心脏病孕产妇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收治的1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韦咏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微创诊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与经股动脉介入相比较,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尤其是术后不需停用肝素抗凝治疗等诸多优点.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婉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男性不育症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389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进行PCR检查,从中查找支原体、衣原体,同时评估其与83例正常生育男性的发病率.结果 男性不育症患者组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为46.37%,对照组(生育组)感染率为15.6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继发性不育症感染率高于原发性不育症(P<0.01),年龄分布以30~39岁组感染率高.结论 男性精液的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能对男性生育产生一定的负影响,必须针对其进行检查和治疗.
作者:罗日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梗死的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各种原因如结缔组织病,感染,药物等引起的动脉炎.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合并脑梗死者约占10.6%[1],年轻女性多见.现将一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以提高对此病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张海容;贺淑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手外伤致掌、指骨骨折临床常见,如何做好骨折复位内固定及终恢复手的功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若治疗不当易发生畸形愈合、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功能的恢复,在临床工作中常采用的克氏针内固定,存在固定不确实,需辅以较长时间的外固定,不利于术后关节早期康复训练,常可能导致手部功能恢复欠佳.我们自2002年1月~2006年3月采用国产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掌、指骨骨折57例(65处),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黄富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小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及康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出血部位及患者的发病前的状态等,这些是人们的主观所不能控制的因素,但在同样病例面前,治疗方式选择得当,无疑是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促进临床康复的主要因素[1].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了17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占同期脑出血的6.64%,其中保守治疗11例,手术治疗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淑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即囊尾幼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神经性疾病,占囊虫病的52%~85%[1].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因囊尾幼在脑内的寄生部位和范围不同而出现多种症状,可引起脑膜炎、颅内水肿、颅内高压、癫痫发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100例脑囊虫病,进行杀虫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周金细;潘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们自2004年2月份开始应用微创穿刺结合负压球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与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高炼;黄海能;赵邦;邓元央;黄华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逐渐上升,瘢痕子宫育龄妇女也相应增多.一旦避孕失败或发现胎儿死亡、胎儿畸形,则会带来高危人工流产的问题,尤其是中、晚期妊娠引产面临着较大危险.虽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及中期非瘢痕子宫妊娠引产效果肯定,但用于瘢痕子宫还处于探索阶段.我院从2000年1月~2006年5月对住院的60例瘢痕子宫16~34周妊娠的孕妇应用口服米非司酮及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引产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秀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病例介绍患者陆某,女性,80岁.因突然跌倒致全身多处疼痛,呕吐,不能进食4天于2006年6月6日入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入院时查体:BP128/80 mmHg,神志清醒,瞳孔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双前臂见大片状淤血斑.心、肺、腹部未见异常.
作者:农杭霖;苏达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螺内酯(安体舒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AMI患者共45例,随机分为螺内酯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螺内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螺内酯(安体舒通)20 mg,每日2次,疗程12个月,对照组:除未服用螺内酯外,其他治疗包括溶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他汀类、阿斯匹林等药物的应用,所有入选患者均于发病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观察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指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和12个月时螺内酯组与对照组相比,LVEDD、LVESD均有明显降低(P<0.05和P<0.01),LVEF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螺内酯能改善AMI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作者:黄照河;黄显南;梁燕玲;潘兴寿;兰景生;潘征;谭志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