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富运
目的 探讨建立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裸鼠爪垫皮下注射舌鳞状细胞癌Tca 8113细胞的方法建立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裸鼠模型,4周后收集腹股沟、腋窝、腹腔等部位淋巴结,进行H-E染色与EMA、CK 18免疫组化染色以及体外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纯化培养等检测,判定裸鼠模型建立的成功与否.结果 H-E染色与EMA、CK18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淋巴结有散在或灶性鳞状上皮癌细胞转移,体外纯化培养的细胞呈上皮样生长.在35只受试裸鼠中,23只建模成功,转移率为67.5%.结论 裸鼠爪垫皮下注射可成功建立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模型,为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的机理研究、药物干预提供动物模型.
作者:姚金光;邝晓聪;温冠媚;李祖云;李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们做为广西临床检验中心(下称我中心),多年来承担组织全区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的任务,中心是在全区实验室完成了内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 每年给参加EQA的实验室发放两次微生物质控品, 由各实验室进行检测并把检测结果上报, 中心进行统一评价和考核.由于微生物EQA的统计不是单纯的数值的统计,还需要结合文字(菌名)进行统计,因此通常用于生化、临床方面的EQA统计软件并不适用.我们利用Excel和WORD进行统计和输出质评成绩,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杏春;赵丽;林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3周内,这类肠梗阻有它的特殊性,处理方法和其它梗阻截然不同,常规西医方法为禁食、胃肠减压,应用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等[2],我科1994~2001年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大承气汤及足三里穴位注射VitB1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综合医院中,恶性肿瘤在住院病人疾病构成中呈历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1].为了便于资料相互比较,我国于2001年起推广采用国际统一的ICD-10疾病分类方法,为避免编码错误,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现结合临床诊断探讨影响ICD-10恶性肿瘤编码准确性的常见因素及对策.
作者:杨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复方冬凌草含片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50例,分别观察复方冬凌草含片、药物雾化、羟氨苄青霉素、草珊瑚含片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早期和轻型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单独使用复方冬凌草含片总有效率为88%,药物雾化为86%,羟氨苄青霉素为84%,草珊瑚含片为70%.复方冬凌草含片疗效与其他三组药物相似(P>0.05),与草珊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冬凌草含片疗效较好,使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子彦;张福兰;田效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由多种病因引起,如严重的烧伤、创伤、休克、肺部严重感染及肺内肺外因素,其中以吸入性肺损伤为常见.临床上以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弥漫浸润肺顺应性降低,氧运转障碍,PaO2严重降低的急性呼吸衰竭,一般氧疗无效,其病死率高达40%~70%[1].我科于2005年3~5月成功救治1例右半结肠癌不完全性肠梗阻并吸入性肺炎致ADRS的老年患者,现将其在ICU监护治疗期间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谢素青;农照美;李碧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妇科急腹症之一,病情变化快,易与其它急腹症相混淆而导致误诊误治,笔者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1月收治的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赵莉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作为目前较为理想的人工眶内植入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眼球摘除或眼球内容物摘除术后,但其价格亦较为昂贵,我院从2003年1月以来应用笼状硅橡胶义眼座替代HA共完成手术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光初;林雨;施东卫;吴春;韦传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即囊尾幼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神经性疾病,占囊虫病的52%~85%[1].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因囊尾幼在脑内的寄生部位和范围不同而出现多种症状,可引起脑膜炎、颅内水肿、颅内高压、癫痫发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100例脑囊虫病,进行杀虫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周金细;潘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本文收集我院2003年~2005年异位妊娠行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病例60例,分析其疗效.
作者:贺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我国南方两广地区是高发区.患者初来院就诊主要是以鼻塞、涕血、耳鸣、头痛、面麻、复视症状及鼻咽部肿块、颈部肿块、颅神经麻痹体征为主.放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因鼻咽癌照射野多,疗程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疗反应,形成放疗并发症,甚至中断放疗.因此,放疗患者需要承受癌症及放疗的双重打击,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相当的挑战[1],加强对患者放疗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及时对症处理,保证放疗过程的顺利进行.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6年5月收治的16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韦艳华;毛丽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螺内酯(安体舒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AMI患者共45例,随机分为螺内酯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螺内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螺内酯(安体舒通)20 mg,每日2次,疗程12个月,对照组:除未服用螺内酯外,其他治疗包括溶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他汀类、阿斯匹林等药物的应用,所有入选患者均于发病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观察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指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和12个月时螺内酯组与对照组相比,LVEDD、LVESD均有明显降低(P<0.05和P<0.01),LVEF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螺内酯能改善AMI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作者:黄照河;黄显南;梁燕玲;潘兴寿;兰景生;潘征;谭志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男性不育症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389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进行PCR检查,从中查找支原体、衣原体,同时评估其与83例正常生育男性的发病率.结果 男性不育症患者组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为46.37%,对照组(生育组)感染率为15.6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继发性不育症感染率高于原发性不育症(P<0.01),年龄分布以30~39岁组感染率高.结论 男性精液的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能对男性生育产生一定的负影响,必须针对其进行检查和治疗.
作者:罗日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使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抢救突发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34例急诊及ICU住院期间突然发生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同时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快,治疗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同时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抢救高血压急性左心衰患者,可以迅速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有效纠正心衰.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儿童与免疫球蛋白(Ig)的关系.方法 对56例RRTI儿童(复感儿)与条件相似的其它呼吸道感染的非复感儿56例进行IgG和IgA检测,并作对比观察.结果 复感儿组检出单纯IgG缺陷14例,占25%,单纯IgA缺陷22例,占39.3%,IgG、IgA同时缺陷12例,占21.4%.非复感儿组检出IgG缺陷15例,占26.8%,未检出IgA缺陷及联合缺陷.两组单纯IgA缺陷和联合缺陷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单纯IgG缺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加上联合缺陷病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RRTI与Ig缺陷有关.
作者:黄照国;林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经颈外静脉留置针静注诺维本(NVB)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应用NVB静脉化疗的患者分为上肢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组(A组)20例和颈外静脉留置针组(B组)44例,观察两组用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95.00%、4.5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1.03,P<0.01).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可减轻NVB对静脉的损伤和刺激,对未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而又必须静脉使用NVB的患者是又一理想的用药途径.
作者:黄石群;梁艳芳;胡敏芝;龙碧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的镇痛效果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50例可以阴道分娩而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的产妇,用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施行硬膜外阻滞麻醉为镇痛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同条件的未采取镇痛措施的50例产妇作对照.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等.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镇痛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产妇产程比较,镇痛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缩短(P<0.01),而第二产程较对照组延长(P<0.01);两组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剖宫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较佳,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冯玉珠;黄泽汉;罗琳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剖宫产指征放宽和社会因素介入,首次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各家医院看法不一,本文对133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覃秀珠;邱玉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异位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时,临床表现不明显.当发生流产或破裂时,患者突感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等症状.由于起病急,出血多,常有晕厥,严重可出现休克,若未能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异位妊娠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89例,现将其围术期抢救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陈江;陆小萃;许建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百色市城镇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以了解其乙肝免疫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百色市直机关、银行、学校、事业单位等部分人群3642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检测HBsAg、HBsAb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HBsAg携带率为11.8%,其中男性为12.4%,女性为10.5%,男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BsAb阳性率为49.6%,其中男性为52.6%,女性为43.6%,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阳性率(P<0.01).HBsAg随着年龄增高,感染率有增高趋势,各年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9.186,P<0.01);而HBsAb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阳性率反而降低,各年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57.661,P<0.01).结论 百色市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人群乙肝感染模式已发生变化,18~40岁人群HBsAg携带率显著低于40岁以上人群,表明青年人通过乙肝疫苗接种对控制乙肝病毒流行取得一定效果,而40岁以上成年人感染率较高,应制定乙肝免疫策略并对该人群实施预防性健康指导.
作者:农乐根;黄宏全;杨发奋;黄炜;汤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