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照国;林娜
胫腓骨骨折是全身长骨骨折中常见的骨折,近年来AO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术,治疗上以钢板加压内固定为主.随着手术原则的不断改善,BO的理论已经被大多临床医师所理解和接受,并不断应用于临床.2002年~2005年我们收治胫腓骨骨折80例,依据生物学固定的原则,均采用半管状钢板于胫骨后内侧内固定,经过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栋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由于病程长,心功能差,术中辅助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故对体外循环(CPB)的管理要求较高,我院自2002年11月~2004年12月共行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52例,现将CPB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建华;陈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剖宫产指征放宽和社会因素介入,首次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各家医院看法不一,本文对133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覃秀珠;邱玉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使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抢救突发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34例急诊及ICU住院期间突然发生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同时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快,治疗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同时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抢救高血压急性左心衰患者,可以迅速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有效纠正心衰.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即囊尾幼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神经性疾病,占囊虫病的52%~85%[1].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因囊尾幼在脑内的寄生部位和范围不同而出现多种症状,可引起脑膜炎、颅内水肿、颅内高压、癫痫发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100例脑囊虫病,进行杀虫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周金细;潘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小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及康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出血部位及患者的发病前的状态等,这些是人们的主观所不能控制的因素,但在同样病例面前,治疗方式选择得当,无疑是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促进临床康复的主要因素[1].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了17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占同期脑出血的6.64%,其中保守治疗11例,手术治疗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淑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肺野周边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多数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未能定性诊断,对位于气管支气管外或肺野周边的占位病变宜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可明确定性诊断.为探讨肺内占位性病变性质特点及发病病种规律,我们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年在我院行CT引导经皮穿刺肺脏占位病变的65例患者的肺活检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维贵;林剑勇;李清锋;赵杏荣;卢运隆;曲德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作为目前较为理想的人工眶内植入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眼球摘除或眼球内容物摘除术后,但其价格亦较为昂贵,我院从2003年1月以来应用笼状硅橡胶义眼座替代HA共完成手术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光初;林雨;施东卫;吴春;韦传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及腹膜透析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使用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对照组20例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使用腹膜透析连续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 d,观察比较两组血清、腹膜透析液中TNF、IL-6、IL-8、IL-10 四种细胞因子在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血清内细胞因子TNF、IL-6、IL-8含量在治疗后第1天、第3天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而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IL-10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治疗后第6天和第3天比较,两组TNF、IL-6、IL-8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腹膜透析灌洗液中细胞因子TNF、IL-8、IL-6在第1天、第3天下降明显(P<0.01),但治疗后第6天和第3天相比,三种细胞因子及IL-10下降均不明显(P>0.05).结论 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及腹膜透析治疗SAP清除细胞因子均有明显效果.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优于单纯腹膜透析,早期应用疗效更明显.
作者:杨发奋;尤燕舞;林栩;王洁;陆桂荣;何美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儿童与免疫球蛋白(Ig)的关系.方法 对56例RRTI儿童(复感儿)与条件相似的其它呼吸道感染的非复感儿56例进行IgG和IgA检测,并作对比观察.结果 复感儿组检出单纯IgG缺陷14例,占25%,单纯IgA缺陷22例,占39.3%,IgG、IgA同时缺陷12例,占21.4%.非复感儿组检出IgG缺陷15例,占26.8%,未检出IgA缺陷及联合缺陷.两组单纯IgA缺陷和联合缺陷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单纯IgG缺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加上联合缺陷病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RRTI与Ig缺陷有关.
作者:黄照国;林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红霉素无论口服或静脉给药,都易发生胃肠道反应,为克服红霉素静滴引起的胃肠道平滑肌及血管平滑肌痉挛,我院对120例患者联合应用思密达与654-2进行预防,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自1995年1月~2006年1月间共收治外伤性肠破裂80例,现对其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80例,其中男66例,女14例;年龄7~56岁.撞击伤21例,坠跌伤10例,刀刺伤18例,车祸伤21例,枪伤2例,其它伤8例.其中闭合性损伤57例,开放性损伤23例,伤后1 h~3 d就诊.
作者:马艾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经颈外静脉留置针静注诺维本(NVB)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应用NVB静脉化疗的患者分为上肢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组(A组)20例和颈外静脉留置针组(B组)44例,观察两组用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95.00%、4.5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1.03,P<0.01).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可减轻NVB对静脉的损伤和刺激,对未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而又必须静脉使用NVB的患者是又一理想的用药途径.
作者:黄石群;梁艳芳;胡敏芝;龙碧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建立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裸鼠爪垫皮下注射舌鳞状细胞癌Tca 8113细胞的方法建立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裸鼠模型,4周后收集腹股沟、腋窝、腹腔等部位淋巴结,进行H-E染色与EMA、CK 18免疫组化染色以及体外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纯化培养等检测,判定裸鼠模型建立的成功与否.结果 H-E染色与EMA、CK18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淋巴结有散在或灶性鳞状上皮癌细胞转移,体外纯化培养的细胞呈上皮样生长.在35只受试裸鼠中,23只建模成功,转移率为67.5%.结论 裸鼠爪垫皮下注射可成功建立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模型,为舌鳞状细胞癌淋巴道转移的机理研究、药物干预提供动物模型.
作者:姚金光;邝晓聪;温冠媚;李祖云;李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我国南方两广地区是高发区.患者初来院就诊主要是以鼻塞、涕血、耳鸣、头痛、面麻、复视症状及鼻咽部肿块、颈部肿块、颅神经麻痹体征为主.放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因鼻咽癌照射野多,疗程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疗反应,形成放疗并发症,甚至中断放疗.因此,放疗患者需要承受癌症及放疗的双重打击,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相当的挑战[1],加强对患者放疗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及时对症处理,保证放疗过程的顺利进行.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6年5月收治的16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韦艳华;毛丽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口服甘露醇广泛应用于妇科择期手术的肠道准备[1],本研究通过三种口服甘露醇的方式,了解它对妇科择期手术术前排便次数、术后首次排大便的影响,现将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陆爱金;陆梅;陆迎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GDM不包括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后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作者:叶雪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前,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中,中期妊娠引产主要还是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但引产过程中,病人疼痛时间长;易致宫颈裂伤;产后宫腔残留物多需清宫等.为解决此类问题,我院采用米非司酮结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黄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照组(n=25例)予常规病因治疗,治疗组(n=25例)加用生大黄粉10 g口服,不能口服者保留灌肠,连用5天.测定SIRS患者血清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CRP、TNF-α、IL-1β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也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MODS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黄能明显改善SIRS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临床应用有很好的前景.
作者:雒云祥;周领;李洪艳;李莲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百色市城镇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以了解其乙肝免疫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百色市直机关、银行、学校、事业单位等部分人群3642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检测HBsAg、HBsAb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HBsAg携带率为11.8%,其中男性为12.4%,女性为10.5%,男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BsAb阳性率为49.6%,其中男性为52.6%,女性为43.6%,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阳性率(P<0.01).HBsAg随着年龄增高,感染率有增高趋势,各年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9.186,P<0.01);而HBsAb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阳性率反而降低,各年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57.661,P<0.01).结论 百色市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人群乙肝感染模式已发生变化,18~40岁人群HBsAg携带率显著低于40岁以上人群,表明青年人通过乙肝疫苗接种对控制乙肝病毒流行取得一定效果,而40岁以上成年人感染率较高,应制定乙肝免疫策略并对该人群实施预防性健康指导.
作者:农乐根;黄宏全;杨发奋;黄炜;汤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